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十来个浪人左冲右杀,居然打得数百朝鲜官兵溃不成军,就在此时,一阵爆豆般的响声,新军里唯一的一架哈乞开司机关炮发威了,子弹雨像一阵狂风,刮得浪人们东倒西歪,冲在前面的三浦梧楼,就像一片风中的落叶,被子弹打得腾空飞起,摔出了好几米远,马上就一命呜呼。人的**在机械的物理力量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和渺小。

    本来已经四散的朝鲜官兵士气大振,重新围拢上来,将那些受伤躺在地上的浪人们全部砍成了肉酱。残余的浪人和开化党人,只得退入县衙,闵泳翊带着部下将县衙团团围住,还让人架起格鲁森炮,眼看用不了多久,就能全歼对方了。

    就在此时,后方突然响起了马蹄声,由远及近,转瞬之间响声就已经变得如同雷鸣一般。正当众人疑惑不解时,前方立刻出现了大批的日本骑兵,前面的手持短管型的斯宾塞m1865卡宾枪,后面的全部挥舞着军刀,闪电般呼啸而来,很快就把朝鲜部队冲得七零八落,作鸟兽散了。

    指挥这股骑兵的,正是秋山好古大佐,他指挥一个骑兵大队疾驰行军,仅用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平泽,正好救了竹添和金玉均等人。秋山好古是日本军中有名的骑兵专家,曾有学生问到底什么是骑兵,他当场运拳打碎教室的玻璃,然后举起流血的拳头,告诉学生,这就是骑兵(表示速度、力量和伤亡),在军中被公认为未来的骑兵名将。

    在向竹添等人了解了情况后,秋山好古命令部下把城里最好的建筑物全都霸占了,作为后续大部队的军营,当地人在刺刀的威胁下,不敢有丝毫的抱怨。同时,他还派出多个批次的骑兵哨,对北面情况进行侦察,为下一步的进军收集情报。

    9月19日晚,在暹罗曼谷的大皇宫里,国王朱拉隆功正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薄毯,旁边坐着一个英国医生。

    这几个月里来,朱拉隆功一直觉得胸口发闷,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吃了很多药都没有好转。殊不知这病是个心病,药石自然无效。

    这时,朱拉隆功第二子,尖竹汶亲王吉滴耶功,进来耳语几句,朱拉隆功竟然立刻精神大振,掀开毯子蹦了起来,刚才还一脸病容的他,现在却已经是满面红光了。原来中日已经宣战了,他终于有机会洗刷耻辱了。

    朱拉隆功立刻召开了军事会议,他否决了立刻发起进攻的提议,认为应该等到中国遭受重大杀伤,没有余力兼顾南方的时候。会议决定进行秘密动员,储备粮食、军火等各种物质,同时还在湄公河南岸集结渡船,做好随时强渡的准备。

    在北京的皇宫里,丁云桐也在进行准备,他知道暹罗必然会发起进攻。他命令澜沧江方向的水陆军做好准备,上寮地区的左宝贵部进入一级战备。至于万象地区的防御,丁云桐交给了潘鼎新指挥的巡防军。

    潘鼎新在军队改制前,就是一方大员,军中的重臣,威权甚隆。但丁云桐对他前世的表现印象不好,将他排除出了新军的指挥团队。本来是统兵的大帅,结果成了二流部队的将领,军衔更是区区一个上校,而原来与他平级的,现在很多人都成了中将,想必潘鼎新的心中非常郁闷。此番由他指挥23个营,一万两千人兵力的巡防军守御万象。这也是给他一个机会,如果有好的表现,未必不能再重新考虑他。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卯兔() 
1883年9月22日,汉城,景福宫后园,庆农斋,此地背靠北岳山,青山绿水,景色优美宛若仙境,袁世凯正在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根据逃回的朝鲜士兵报告,平泽已经出现了大批日本骑兵,也就是说这两天日军的大部队就会赶到平泽,这个速度要快于预期。让袁世凯郁闷的是,朝鲜新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甫一接触,四分之一的兵力就完蛋了,指挥官闵泳翊更是彻底失踪,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这样的部队完全是凑数的,袁世凯顿时有了很大的危机感,他有些担心单凭仅有的一个团只怕守不住汉城。

    皇帝已经下了命令,让他坚守汉城,直到后方的援军赶到,但援军此刻还在平壤,平壤和汉城之间又没有铁路,不是几天功夫就能赶到的,而日军却已经近在咫尺了。

    怎么办呢?

    这时马建忠提出,放弃仁川,把张光前的一个团也调来汉城。陈树棠表示反对,放弃仁川的话,日军后续部队有可能会从仁川直接登陆。

    但袁世凯权衡利弊,日军新的部队应该不会这么快,而汉城的危机却已经迫在眉睫了,如果丢了汉城,即便仁川守得再好,也没什么意义了。最后他拍板决定暂时放弃仁川,把张光前团立刻调来。

    在平泽,日军高岛部队已经抵达。秋山好古通过骑兵的侦察,发现有大批朝鲜人在汉江北岸修建防御工事,他向高岛鞆之助强烈建议,部队必须立刻发起进攻,否则时间拖得越久,汉江的工事就会越坚固完善,进攻的难度也会更大。

    高岛觉得有理,立即下令全军不在平泽停留,继续向北前进,准备对汉城发动突击!

    在双方的军事准备之外,外交上的斗争也不含糊。

    9月23日,英国内阁就中日战争召开会议,主持者是首相,自由党党魁威廉?格莱斯顿,在他面前放着两份文件,一份是驻华公使巴夏礼发回的长电,一份是日本特使青木周藏的信。

    会议就英国在战争中的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但最后巴夏礼的电报,以及中国工业化的订单发挥了作用,中国政府的决心、善意和市场份额,让英国人认为如果中国胜利了,对英国相对有利。因为以中国皇帝的坚决态度来看,即便中国输了,日本也一定会元气大伤,这样亚洲就没有人有力量牵制俄国了。

    因此会议决定拒绝日本关于贷款的要求,但又允许日本接收已经建造完成的军舰,这也是青木的要求之一。按照战时中立原则,第三国应该拒绝交付军事订单,但英国希望中国在战争中也遭受损失,这更符合英国在亚洲的利益。

    青木周藏当天就收到了英国政府的回复,对于没能获得英国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他深感失望。之前,他试探了德国和法国的口气,但显然都不愿意得罪中国,青木向国内报告,应该试试俄国方面的运气。

    同一天,在北京的皇宫中,丁云桐却还在考虑别的事情。

    在年初,美国十大报纸之一,<波士顿环球报>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连载了一本奇书<锡安长老会议定以一群犹太长老的口吻,描述了犹太人是如何阴谋统治整个世界的。刊登之后,很快引起了美国舆论的轰动,虽然有很多人怀疑书是虚构的,但对美国刚刚兴起的反犹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事实上背后的策划者却是丁云桐,书稿很早就在俄国流传了,丁云桐派人将其翻译出来,然后用五万美元的赞助,同时暗中又给<波士顿环球报>的主编塞了一万两千美元,最终让这本书以连载的形式刊登,这个影响力要远远胜过出版单行本。这样的反犹思潮,会导致一部分犹太知识分子转而前往中国和丰沙里。

    丁云桐又觉得现在是一个成立老挝土著武装的好时机,放在平时,有可能会引起犹太人的疑心,现在正好可以借口防御暹罗。成立佬族的武装,将来可以用来对抗犹太人,因为随着犹太移民的大量增加,必然会导致犹太人与当地佬族土著的矛盾冲突。

    想来想去,现任驻暹罗公使唐景菘,是最好的组织人选,他熟悉中南半岛的风俗人情,在越南战争前的操作,也体现了他的组织能力。

    于是,丁云桐电令唐景菘立刻前往老挝北部考察,并尽快把相关计划拟定出来。至于他驻暹罗公使的职位,将从国内调外务部副部长容闳接任。

    容闳接到通知之后,皇命紧急,决定马上回府,交待他的夫人谷氏收拾行装,等他进宫见驾,商讨方略之后立即动身。

    他平日里忙于公务,每天都要到了天黑才能回府休息,今日提早回家,没想到却意外撞破了一桩奸情。等他带着人踹开小柴房的木门,竟发现自己的夫人谷氏,和自己的外甥王立,两个人正**相拥,拼死交媾。

    这个王立方面大耳,貌似忠厚,容闳从在外做官一直到中央工作,都把他带在身边,想好好培养他当个部下,没想到今日却这般无耻败伦。盛怒之下,容闳扇了王立一个耳光,命令手下将他和谷氏都看管起来,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