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下午的时候,日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栗子园,现场留下了四千多具死尸,其中三分之二是日本士兵。

    与此同时,据守安东的苏元春部,怕后路被断,也放弃了阵地,撤到了九连城。

    这样到了2月1日傍晚,中国在鸭绿江一线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鸭绿江集团军已经被分割成了虎山和九连城两大块。

    日军则攻占了栗子园和安东,佯攻部队见达到目的,也相继撤回,近卫师团进入安东,与第二师团会合,第一、第四、第五三个师团驻扎栗子园,第三和第六师团集结于安平河口。山县有朋准备休整两天之后,全军合围虎山,困死中国人。

    刘锦棠深感事态严重,这种状况出乎他的意料。按照正常的情况,近卫军如果严阵以待,日军是无法攻克栗子园的。之前双方的多次交锋已经证明了一点:只要近卫军愿意死守,日军无法攻占中国的任何阵地,无论是汉城、平壤、平城还是虎山。

    但这一次栗子园是个例外,刘锦棠放了一个整师,居然还失守了,只能说指挥官轻敌是很大的原因,但吴长庆危急之中,还能把部队整建制撤回来,作用也不能全部抹杀。

    仔细一思索,刘锦棠认为要改变战场的被动态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集中所有力量进攻栗子园,把退路打通,让虎山的部队撤回来,然后放弃这一条防线,退往辽阳一带重新组织。

    但这样做,有政治上的障碍。皇帝已经下令,一步也不能后退!如果后退,只怕舆论上很难过关,朝野必然一片骂声,到时候只怕连皇上也会承受压力。

    刘锦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打电话。

    事情大出他的意料,皇帝只用了两秒钟,就同意了他的计划,并宣布原来"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立刻撤销,并向他训示:战场出现被动也是正常,因为敌人也很强大。在必要时,撤退和进攻同样重要,但要记住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不能靠撤退实现的。

    同时皇帝表示,他只需要集中注意力打仗,战场外的事情跟他无关。

    打过电话后,皇帝的理解使刘锦棠深受鼓舞。事不宜迟,他立刻命令九连城内所有部队,第七师、第九师、苏元春旅共28000人,连夜全部出动,向栗子园猛扑!同时电令虎山的第四和第六师,立刻放弃阵地,也马上连夜进攻栗子园。

    刘锦棠要用偷袭对偷袭!日本人集中优势兵力,利用中国的松懈突击栗子园,那现在近卫军也要如法炮制,利用日本计划刚刚得逞的松懈,也集中兵力进行突击,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数万近卫军几乎在半个小时内,就收拾好了行装,丢下一切坛坛罐罐,从九连城鱼贯而出,消失在黑夜中。

    几乎在同时,虎山上的近卫军,包括刚撤过来,气还没喘稳的第四师,也全部动员起来,静悄悄地出发了。血战坚守下来的阵地,很多好兄弟都为此战死,现在就这么白白放弃了,有些士兵还流了眼泪。

    2月1日半夜,栗子园。

    经过一天的战斗,又煎熬着各种痛苦,日军官兵极为疲惫,大多数人不顾天寒地冻,头一沾地就睡着了。但山县有朋却非常谨慎,他下令加派了好几道的警戒线,并命令各个哨卡不得有丝毫懈怠。

    他如此小心是有原因的,在西南战争中,山县有朋手下的部队曾在熊本遭到叛军的偷袭,天皇亲赐的联队旗也被抢走,联队长乃木希典差点为此而自杀,作为政府军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山县有朋对此也深感耻辱,由此他在行军打仗时十分谨慎。

    山县有朋的谨慎得到了回报,凌晨时分,他得到了惊人的报告,从九连城和虎山方向,几乎同时出现大批中**队,漫山遍野,攻势极为猛烈,外围防御部队已经快挡不住了!

    中国人白天才刚放弃,晚上就立刻大举反攻,如此的有弹xing,如此的迅速果断,实在令人震惊。山县有朋马上召集各个指挥官商讨,但就在片刻工夫,手下报告,敌人已经攻至外围!

    其实不用报告,他也已经知道,因为镇子外头早已经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攻势之猛烈,有若雷霆万钧,让人生起根本无法抵挡之感。

    山县有朋喃喃自语:“这就是支那的真正实力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目标,山东半岛() 
1884年,2月2日,日军撤出了栗子园。

    事实上日军也并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但山县有朋认为敌人两面夹击,来势汹汹,固守栗子园可能会吃亏,索xing退出来,吸引中国人追击。同时,他命令安平河口和安东的日军立刻增援,只要这些部队一到,就能围歼对手。

    但是中**队并没有追击,甚至也没有去占领整个镇子,取得连通之后,立刻全军转而向北,撤往了凤城方向。等到天明日军第六和近卫师团赶到,看到的只有一座空dangdang的栗子园。

    鸭绿江边的战斗,最后是以日军占领江北岸的各个滩头城市而结束。在战术上,日军获得了胜利,突破了中国的防线,并夺取了一块中国领土。

    但在战略上却是日军重大的失败,中日双方进行了一些战斗,日军在付出相对较大的伤亡后,却并没有对中国的主力部队造成重大损失,战争无疑将拖延下去,日本速战速决的希望落空了。接下来往北的追击战,补给线必然继续延伸,困难在进一步加剧,这是日本不愿意看到的。

    近卫军到目前为止,伤亡总数将近7000,这个缺口基本上被国内新训练的部队所补充。

    而另一方面,日军从登陆朝鲜到现在,伤亡人数大的超出想象,达到日军总数的两成,这个比例十分惊人,光死亡人数就有16000余人,其中将近三分之一是非战斗xing的伤亡,包括冻死,病死等。而且因为后勤条件差,医疗药品不足,天气又严寒恶劣,所以日军士兵受了伤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让死亡率大大增加。

    除了近卫师团之外,其他各个师团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员,比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师团,都和近卫军恶战过,尤其第六师团,战斗步兵剩下了不到一半。

    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日军的士气和战斗力,让山县有朋对接下来的进攻战十分不乐观,他不得不让部队停下来修整,补充粮食,弹药,也包括兵员。

    山县有朋在给大本营发出绝密报告里,除了要求得到至少两万预备役官兵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意见:日军远离本土作战,气候地理条件又极为恶劣,支那主力军的顽强又完全出乎战前的预料,在支那辽阔的土地上,很有可能会形成无尽的拉锯战,这对帝国是不利。

    因此必须采取果断决定,调动预备役主力,在靠近支那统治中心的地方登陆,比如山东半岛,直接威胁北京,迫使支那决战,早日结束战争。

    2月4日,日本大本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相关问题。

    战争旷日持久,靡费巨大,到现在却还是僵持不下。陆地上看似步步前进,舆论上都是胜利的消息,但政府有苦自知,敌人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海上同样如此,看着好像把中国人堵在港里,但对方并没有大的损失。因此到目前为止,事实上战果非常有限,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肯定是不会屈服的,到最后只怕日本会被先耗死,这所有的人都觉得心情沉重。

    最后会议逐渐倾向同意山县有朋的计划,派出早已集结在码头的预备役主力,在山东半岛开辟第二战场,既能围攻威海卫,歼灭中国海军,又能威胁中国的首都。

    虽然也有意见,主张在辽东半岛登陆,支援山县有朋作战。但很快被会议否决了,原因很简单,目前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兵力其实并不少,但由于气候、地理、补给等各方面原因,无法发挥应有的力量。现在即便在辽东登陆,中**队战力完整,大不了继续后退,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形成没完没了的追逐战,实在让日本政府有些胆寒了。

    而且参谋本部经过计算,中国有战斗的精锐部队近卫军,大约在五个到六个师之间,而在鸭绿江一带的中**队,大约是五个师,因此可以判断在其后方也就一个师左右,兵力空虚,因此登陆山东有较大的胜算。

    最后会议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是同意给山县有朋补充两万兵员,以保持北面方向对中国的压力。

    第二,集结预备役主力,准备登陆山东。

    第三,扩大宣传胜利的消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