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鸿蒙元仙-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星叟深以为然,却道:“话虽如此,但要彻底剿灭断音寺魔窟,大有阻碍,你我此时不得脱身,却还需差一位根性深厚之弟子,前去鲲江西流,回返我禹山,求得几位同门前来相助方可。”

    赵重阳、张谷阳、李秀奇三人听罢,立刻站出来应道:“弟子愿往。”

    点星叟点点头,“尔等心意可嘉,但此事不该落在你们头上,且退下。”

    三人不敢抗命,只好回座,点星叟又唤道:“连旗我徒何在。”

    “弟子在。”连旗顾不得惊讶,赶忙起身应道。

    “为师着你西返禹山无涯洞,将此间事宜告知长秋老祖,他老人家自有分教,你届时听候吩咐就是,可敢前去!?”

    此去禹山,不下五百万里,纵然御剑飞行,也是遥远,但连旗丝毫不惧,应道:“弟子领命。”

    说罢,连旗转身告退。

    清羽客点点头,“此子根性之深厚,生就仙骨玉肌,日后可为广大门楣,道兄真个好福气。”

    点星叟摇头不语,遣散其他弟子,又与清羽客不知秘议了什么,才自闭关去了。

    再说李尘,施展玄功妙法,终借玄霄神雷锻炼形骸,省去了化气之境三十年苦工,离形气合一之境大进一步,耗费十日,从江州远遁云州,先避开断音寺大战,要闭关静修一段时日。

    “此番救人,禹山派怕是吃了大亏,对方那么多一等一的剑仙,纵然点星叟法力高强,也只他一人,如何能敌?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断音寺,如今却成了马蜂窝,丝毫惹不得。”

    李尘暗叹一声,进入云州后,他便往东飞去。

    云州亦东临荒海,南接江州,此州多幽山古寺,河道脉络更是起伏跌宕,因四江之一的云江东流经此入海,而得名云州。

    云州青山格外清,碧海云天透灵霄。

    河洛水境皓如月,古刹晨暮几千年。

    云州之秀,天下之最,自古都未遭刀兵人祸,也甚少有天灾地患,故万古长青,安泰祥和,人人固寿延年,民风淳朴,多产贤良文儒。

    李尘飞御三万六千多里,此时正值子夜,遥见海波生月,朗照中天,亮如白昼。

    “就在此处寻个安生吧。”李尘降下云霄,正在一处幽隐青山绝峰,高三千丈,烟云九重,参入星汉,人迹罕至。

    李尘来到一处绝壁,以真气为斧凿,劈、砍、削、剁,一盏茶功夫就开辟出一方洞府,又在里面以石为胚,削砍成桌、椅等器具。

    最后,又铸石成门,布置了符法机关,加持禁制,安排几道阵法,便匆匆进入洞府开始闭关。

    “我与梦中听讲,参玄悟道,始以为静行修习,养气培真,固守形骸,终是炼形之道,乃静中参玄,悟恒始不变,其实亦是为求长生安在。”

    “寻常仙道功果,不过是信心苦志,道中求法,法中取术,以证人仙,性命不修,到底是个气漏神泄之身,若不尸解,也只有八百之寿。”

    “但就算明心见智,参见上乘,以身炼形,成就驻世长存之地仙,虽无寿元大限,却还有道家四九重劫,还是未证大道。”

    “至于鬼仙、尸解仙等,更是下乘,似乎要受地府阴曹管辖,还不如地仙逍遥。”

    “看来唯有参证大道,性命兼修,彻悟上上之果,方能见证真仙之道,更能脱离大千,飞升天府,甚至有机会得游三十三天,与天仙论道,赴蟠桃,游玉京,穷碧落,下黄泉,此个真正逍遥长生,无灾无劫。”

    李尘这一番入世,终究渐渐开悟,更是开始参悟妙玄,理会道枢,分玄论教,为求长生。

    “我如今借雷解,配合机缘,玄功逆转,终于将形骸炼散,此时正好炼存神之法!”

    一念至此,他便坐定盘膝,闭目观想,坐忘遗形。

    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见神,守心汇意,人以神游观想,先见己身之奥妙,方能印证天地乾坤,造化之道。

    此亦静功,也是众妙之门,人有五脏六腑,皆有神灵性气,所谓五神守其脏,身有三万六千神,千多形影,但人乃混蒙之体,有先天之源,生却后天,是故神堕形移,影藏精散,所以人生来无法明悟性命,偶有圣贤惊醒,方作真言传世,参求长生。

    李尘修行至今,才开始真正存神观想,想要追求先天之源,是谓炁。但欲归炁,便要后天返先天,乃漫长功夫,绝非一日而就。

    “我日后要受地水火风四劫,乃为形气合一之最终成就,参求炼形为气之化境,便先观想出四象之神吧。”

    四象介乎身神内外,周绕于身,青龙扶左,白虎居右,朱雀在前,玄武从后,十分玄妙。

    “要分四象,必先理阴阳两仪!”

    李尘运转妙诀,心神沉浸,细细回悟曾经梦中听道,曾记得那位无名道人讲:日为功曹,阳气升,月为主簿,阴血变。

    正所谓,人合乾坤造化全,体含日月四象生。

    此种奥妙,实难以赘言,只是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尘心神识海中,终于照见己身两仪气旋,四象图腾隐现,但实际真身枯坐,毫无异象。

    此时虚实两界,静玄奥妙,物我相忘,真冥相间。

    李尘观想出四象神意,便能神魂散游于外,使四象护佑,不惧邪魔侵扰。

    青龙出于肝,白虎出于肺,朱雀出于心,玄武出于肾,配乎五行,又乃神、魂、精、气、形、魄护持法兽神将,祛邪避魔,清神定心。

    李尘存神闭息,炼至一段,便将四象归附,各安其脏,睁眼微视,见自己一身尘土,也不知坐定多久。

    化气存神之境,实是两步,化气而外,存神于内。

    存神于内,说到底是壮大神魂,修炼精神,为日后元神做为道基。

    炼形为气,说到底就是炼三宝,铸道基,为日后长生久视,永驻仙胎。

    洞府无光,幽暗深邃,李尘便想那些凡俗僧道,不入真流之人,尽占名山大川,自己却是青冥修真客,反而如同野人避居于此,虽说物我相忘,但未至大成道果,到底还要讲求法侣财地,就是有道仙真,亦追求洞天福地,仙境妙府。

    “有机缘,一定要寻个清净道场才是,似现在这般,与流浪客无异。”

    李尘摒去杂念,此时他大功告成,观想神境中,四象神全,两仪日月,阳气升,阴血沉,近乎天地之道,令他神清体真,灵感性应,万物相同,和合乾坤。

第二十三章 形神俱全一体真,五玄造化炼乾坤() 
李尘存想出四象两仪,化气圆满,此时本早可参寻返元筑神之境,甚至不需几年,尽可以四象返两仪,两仪归太极,强证元神,也不是难事。

    届时,他便真正神通广大,一口先天真炁,蕴无极法力,真气返元,造化万千。

    只是如此虽也乃上乘仙果,但到底最终要步入地仙,需过四九重劫,方能证得仙真,此非要大机缘不可,绝非凡同。是故他仍要坚修后路,不满止步于此。

    “我此时,也算得上形神俱全,炼形为真,形清神出,气清合神,神气和合,正当一鼓作气,追求化气形骸之道。”

    原来他虽然借助殷风的玄霄神雷,施展雷解之道,将自身肉身形骸炼散,但还强聚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脾、肺等诸器脏,所以身形未变。

    此时他存神而出,四象两仪变化神境之中,已为后来元神筑基,正好以气证玄,行形气合一,到时存与天地,视万物为己,也有不可思议之神通。

    只是形气合一,极为难证,只因为不证此道,便是有形之躯,纵然与天地合,也终究腐朽,虽可保命固形,得寿数万载,终究是地仙之成就。

    李尘继续坐定行功,开始运转真气,又分神观想出四象妙境,炼化形骸,此乃水磨工夫,需时长久。

    以他如今境界,早就无梦,但梦由心生,那时辰一至,他便心生感应,更算出时日,也不误形骸化气,枯坐死关,神游梦中听道去了。

    无相道人依旧高坐,静谈黄庭,玄诵三乘,转论妙法,又讲道德,座下弟子各个注目恒听,李尘依旧旁坐,参听大道。

    道人止讲,一黄袍弟子突然起身拜问:“敢问吾师,弟子以自身为轮回,参证三千大道,造化宇宙,铸就玄黄,恒转洪荒,生生灭灭,过无量量劫,仍无法照见万境虚真,慧光有时被昧,虽脱三灾九难,却依旧有劫,灾患不止,难证清虚道果,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