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1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没有正面回答,“布莱德利,你听说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社会运动团体C…P吗?”

    “是的,我当然知道。”布莱德利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会转换一个截然不同的话题。

    C…P,全称是“艾/滋/病/患者联合起来发挥力量(DS…Colo…o…les…Poer)”,也可以直译为“行动起来”,1987年三月在纽约成立,并且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蔓延全世界,全面崛起,真正地让整个社会开始正视艾/滋/病的存在,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你知道为什么C…P在短短数年之内就如此壮大起来吗?”蓝礼没有继续行走,只是站在街道边上,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纽约的繁华在此刻被一点一点地放大,世界无边无际,但个体的渺小也同样被放大,微不足道,“因为当时他们没有时间了。”

    站在历史洪流和社会机器面前,个人总是如此渺小;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只有当人们迈开脚步,社会才能进步,历史才能前进;只要当人们勇敢发起抗争,社会就能进步,历史就能前进。

    “我们之所以奋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社会,而是不让这个社会改变我们。”

    在八十年代末,全世界艾/滋/病患者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科研进展迟缓,几乎找不到有效的特效药,即使是延缓病情的药物也无比稀少且昂贵;最新生产的药品甚至无法在本国合法购买,药监部门的审查无比缓慢,大部分药品都被列位非法;就连医院都拒绝接受病人,保险拒绝理赔,甚至死后也难以获得安葬的权利。

    于是,在这场危机之中,政/府的冷眼旁观和社会的排斥冷战,迫使每一个患者以及患者的家人朋友不得不扮演不同角色:他们需要成为研究者,不断研究各国的专业期刊和报道;他们需要成为医生,自己掌控药品的用量和剂量;他们还需要成为看护,陪伴着患病的家人;甚至还要成为社会活动者,站在镁光灯之下为自己的生命呐喊。

    他们是不起眼的尘埃,除了他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在乎他们的生命。

    正如蓝礼所说,他们没有时间了,他们也没有选择了,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必须站出来、必须奋斗到最后一刻。

    2013年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7年的“每分钟一百二十击”,聚焦的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讲述了那些平凡却伟大的故事。

    身为记者,布莱德利瞬间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他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脱口而出,“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不是艾/滋/病。”

    蓝礼轻笑了起来,“在这之前,你听说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吗?”

    简单的一个反问,布莱德利却哑口无言,愣在了原地,蓝礼嘴角的笑容平添了一抹苦涩,“是的,在海瑟…克罗斯之前,我也没有听说过,而我不是庞大社会里唯一的一个漠不关心者。谁会在乎又一道光熄灭呢?”

    最后一句话,这是“又一道光”的歌词,放在此时,却有特殊的意义。布莱德利沉默了下来。

1018 一人千面() 
    也许,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不是艾/滋/病,人们不会避之不及,不会视为洪水猛兽;但人们同样漠不关心、同样充耳不闻、同样陌生疏离。

    类似的疑难杂症着实不少,可是在病症来到自己身边之前,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也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只是放任那些患者自生自灭,悄无声息地。

    又一道光的熄灭,有谁会在乎呢?

    ACT…UP的壮大和成熟,唤醒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正视和重视,真正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但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必须如此,这是唯一的生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也是如此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患者们来说,他们没有时间了,也没有退路了。

    他们只是普罗大众之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如果他们不主动站起来,团结起来,奋斗起来,那么,他们的生命就将走向终点。

    如同海瑟…克罗斯一样。

    所以,罗宾如此失态、如此激动、如此狂热;所以,蓝礼愿意选择信任罗宾。更重要的是,蓝礼选择了主动站出来,选择了以炒作宣传的方式,真正地让越来越多人将瞩目的视线集中过来;哪怕这是他所抗拒的、厌恶的方式。

    注视着波澜不惊的蓝礼,布莱德利却感受到了沸腾汹涌的热血,肾上腺素的炸裂引导着话语脱口而出,“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吗?”

    冲动之下的话语是如此简单如此质朴,却又如此真诚。蓝礼不由莞尔,轻笑地说道,“你是记者,你是那个掌握着舆论动向的人,你是那个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的人,只要你愿意帮忙,随时都可以。”

    记者的角色,也远远不仅于此。

    愣了愣,布莱德利回过神来,跟着轻笑了起来,用力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不经意间的小小插曲,打断了采访进程,却意外地再次让我走近蓝礼,窥探那个二十二岁皮囊之下的苍老灵魂。

    在蓝礼短短的职业生涯之中,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饱受争议和质疑;同时也拥有了数不胜数的支持和追捧,但似乎人气越高、争议就越大,人们总是在好奇着、困惑着:为什么?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能够一炮而红、为什么能够越走越稳、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他能够赢得如此多的拥簇者?于是,身世背景所代表的降落伞成为了最可靠的猜测,但隐藏在真相背后,隐藏在面具背后,人们却始终不曾真正地了解蓝礼。

    剥离名利场的光影,脱离好莱坞的瞩目,甚至摆脱世袭男爵的家世,真正地将目光放在’蓝礼…霍尔’的身上,他是如此真诚、如此专注、如此执着,甚至是如此愚蠢,但他也是如此纯粹,骨子里的那股璀璨,光彩夺目。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快餐文化、娱乐至死已经成为主流,这样的演员几乎已经绝迹,但他依旧真实地存在着。

    也许,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蓝礼…霍尔,就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

    惊讶和赞叹,再次轻溢了出来,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布莱德利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看着渐行渐远的蓝礼,快步追了上去,而后继续并肩而行,如此采访方式,总是让人沉浸其中。

    “‘我不是一名出色的滑板者,我还在学习,但我十分享受这项运动。我是说,我喜欢冲浪、攀岩、跳伞、徒步等等,但,滑板是特别的,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城市之间翱翔,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成为成为主宰这座城市的王者。就好像蝙蝠侠一样。’

    我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答,摄影师显然也没有预料到。只是,当我们亲眼目睹蓝礼在街头开始展示自己的滑板技巧时,一切都成为了真实,尤其是当蓝礼穿着西装搭配滑板鞋,踩着滑板滑翔而过时,在这一刻,有谁能够拒绝那一抹阳光呢?”

    在“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之中,出现了一组蓝礼踩滑板的照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人们从来不曾接触过的蓝礼——严格说来,这也是不对的,至少纽约市民和伦敦西区的影迷们都已经见识过蓝礼的这一面了;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确实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

    “‘蝙蝠侠?我从来不知道,你喜欢蝙蝠侠。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你有可能出演蝙蝠侠,乃至其他超级英雄?’

    ‘哈,欢迎来到好莱坞。’

    当蓝礼拒绝出演’雷神’之后,所有人都认为蓝礼注定与超级英雄无缘了;可是作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蓝礼版蝙蝠侠或者蓝礼版蜘蛛侠……总是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但蓝礼给出了一个狡猾的答案。至于答案之中的深意,就留给每个人自己解读了。”

    边走边谈,偶尔停下来休息片刻,偶尔更换衣服进入拍照模式,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穿行,也在采访之内和之外游走,好莱坞与曼哈顿之间的界限变得薄弱起来,尤其是在拍照的时刻,恍惚之间,总是容易让人忽略蓝礼的年龄,领略那一份与众不同。

    “‘我可以肯定,绝对不止一个人称赞过,你的穿着打扮总是非常时髦。’艾伦…德詹尼斯在节目之上如此评价蓝礼,今天见证了蓝礼驾驭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服装之后,那种感受变得真实贴切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