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1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冰血暴”的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和“老无所依”的哈维尔…巴登都先后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但他们的出色都是来自于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诠释,而不是导演对表演细节的捕捉,所以,科恩兄弟总是更加喜欢启用表演功底扎实、气质契合角色的演员。

    如此一来,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镜头的运用、故事的讲述和风格的传递。

    现在看来,科恩兄弟对于演员、对于表演、对于风格,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寻找到最合适的演员,并且挖掘出演员的独特气质,与故事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保证作品的完整性。

    如果演员能够在表演与风格之中寻找到契合点,那么就可以大放异彩;但如果不行,演员则将彻底淹没在导演的风格之中,成为这部作品的一个完美零件部位。

    在蓝礼目前为止合作的导演之中,保罗…格林格拉斯、托尼…凯耶、阿方索…卡隆都可以算是风格鲜明的艺术创作者。

    不过,保罗的“明日边缘”,本来就是爆米花作品,演技探索并不深刻;而托尼和阿方索则都是将镜头聚焦于演员身上,全身心地信任演员,放大表演、放任表演,他们的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更加瞩目于演员表演的导演。

    像科恩兄弟这样的,应该是第一次。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在脑海之中思考着,上一世的奥斯卡…伊萨克,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到底算是出彩了呢?还是淹没了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议题,他忍不住就将“醉乡民谣”与“机械姬”、“至暴之年”等其他几部奥斯卡…伊萨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起来。

    “蓝礼?”耳边传来了呼喊声,蓝礼的眼神抬了起来,然后就注意到,所有演员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他歉意而不失礼貌地露出了一抹微笑,表示自己刚才有些走神,却没有进一步地道歉,那坦然的模样反而是让众人微微愣了愣。

    而后,每个人都流露出了不同的反应。

    乔尔…科恩却根本不在意,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语,“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刚才正在讨论着,电影里的音乐应该如何重新编曲,更加符合整个故事的风格,你之前已经听过母带了,现在有什么意见?又或者是,你刚才正在思考着什么意见?”

1145 丢掉拐杖() 
    众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神之中隐藏着只有自己才能够理解的意味深长。不仅仅是演员,还有工作人员。

    业内关于蓝礼的传闻着实太多,而蓝礼本人的消息又太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神秘感,总是让人怀抱更多的期待,同时还有更多的挑剔。

    尤其是去年以大幅度打破历史记录的姿态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之后,鸡蛋里挑骨头的视线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名利场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了嫉妒和揣测的圈子。站得越高,压力就越大;瞩目越多,偏见就越多。

    刚才,蓝礼的走神以及被识破之后的坦然,落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就解释出不同的味道了:高傲自大?狂放不羁?心不在焉?自以为是?还是迷失自我?

    业内传闻,蓝礼是一位无比敬业的演员,但是,刚才的表现却丝毫和敬业沾不上边。显然,这又是一个经纪人和公关人联手用传闻打造出来的一个“巨星”,每个人的表情之中都流露出了属于自己的解读,戏谑而滑稽,嘲讽而深刻。

    但蓝礼却仿佛没有察觉到这些视线一般,主动迎向了乔尔的目光,轻轻收了收下颌,“是的,事实上,我刚才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电影呈现出的是一个圆环,勒维恩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努力做出改变,但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了原点,似乎做出了许多尝试,但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

    周围的骚动渐渐平复了下来,交流的视线也渐渐聚集了过来,大家还以为蓝礼是在信口开河,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勒维恩陷入了一个生活困境之中,他一直在漂泊着、茫然着、无序着,他试图寻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但内心深处的躁动和忐忑却依旧无法稳定下来;他试图放弃过梦想,但终究还是重新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上。”

    “对于电影创作来说,他就是绕了一个圈,重新回到原点,但对于表演来说,这个圈是怎么绕的,在绕圈过程中,心态产生了什么变化,这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的意思是,你更加倾向于通过音乐来传达?还是通过表演?”

    蓝礼确实是在思考,离开了“地心引力”剧组以后就开始思考,真正地投入了全新角色之中。

    无疑,这是蓝礼所有表演经历之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因为,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个没有变化的角色。

    即使是“活埋”和“地心引力”这样被困在一天的时间里的绝境求生电影,角色也产生了一个心理起伏、心态变化的激烈过程;其他作品就更是如此了,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之中,角色的状态是持续变化的,这也呈现出了一个曲线,串联起演员的表演脉络。

    就好像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九集故事里,尤金先是遇到了婴儿而后遇到了濒死的尸体,这是一个转折点,心态的转折点。

    但“醉乡民谣”却不是,勒维恩始终处于同一个状态,反反复复地在原地打转,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停留,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他的心态、情绪、状态仅仅只是产生了微微的起伏,却没有真正地改变,犹如困兽一般。

    而科恩兄弟希望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严峻挑战。可以简单地认为,没有表演拐杖。

    什么叫做表演拐杖?

    其实就是情绪爆发点,又或者是表演借力点,愤怒、痛苦、幸福、喜悦、悲伤,任何一个情绪的激烈起伏都可以成为爆发点,“抗癌的我”之中的癌症,“爱疯了”之中的离别,“超脱”之中的死亡,诸如此类。

    对于学院来说,他们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就是这种爆发时刻。每一年颁奖典礼之上,四大表演奖项的提名瞬间,剪辑的永远是这样的时刻,将演员的“表演力量”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

    客观来说,这也是普罗大众最为喜欢的,因为可以“看到”演技,就如同狗血一般,可以清楚地看到瞬间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带来震慑和惊叹。

    但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一味地追求表演拐杖,渐渐就会走入桎梏之中,陷入表演的窠臼,不仅无法突破,反而会慢慢退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代表。

    人们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莱昂纳多努力了如此多年,始终无法赢得学院的青睐?即使是后来他在第八十八届奥斯卡之上成功登顶,也更多是因为竞争对手终究还是缺少对抗的能力和资本。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则是两点。

    第一,莱昂纳多的表演必须有“拐杖”,“不一样的天空”里的智障,“边缘日记”里的叛逆,“全蚀狂爱”里的癫狂,“飞行家”里的精神分裂,“无间行者”的卧底……每一个角色都或多或少拥有一股暴戾而外放的张扬,包括“荒野猎人”的绝境复仇者,都是如此。

    缺少了拐杖之后,他似乎就不会演戏了,“泰坦尼克号”、“逍遥法外”、“盗梦空间”、“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之中,他的表演就彻底被吞噬了,角色魅力来自于演员的个人魅力,而表演则完全消失在了故事和角色之中。

    第二,正是因为太过依赖于拐杖,莱昂纳多的表现就陷入了套路化,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紧皱眉头的表情更是成为了角色的标志,这也使得所有角色都变成了一个模样,缺少新意,更加缺少深度。

    唯一的突破是在“被解救的姜戈”里,莱昂纳多确实迸发出了一丝邪气。但可惜的是,昆汀…塔伦蒂诺不是以调/教演员见长的导演,没有能够发扬光大。

    2015年凭借着“荒野猎人”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莱昂纳多就渐渐转向了幕后,开始成为了制作人,演员作品则迟迟没有动静。

    年少成名的詹妮弗…劳伦斯,某种意义来说也有着相似的困扰。

    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表演是具有爆发力的,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表演的时刻;但对于演员来说,这样的表演是缺少变化和深度的,因为情绪的爆发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特性。

    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科林…费斯在2009年和2010年,前后凭借着“单身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