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较而言,“127小时”的宣传资源远远不是“活埋”可以比拟的,现在两部作品被摆放在一起讨论,“活埋”的曝光率直线上升,再加上此前两天高峰长龙所制造的话题效应,投射到“活埋”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这部独立作品,正在以匪夷所思的姿态持续上升。

    可是,业内人士们却百思不得其解——“活埋”到底是如何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在强手云集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杀出一条血路的;更重要的是,“活埋”的首批评论虽然不俗,但在电影节上着实不能算是顶尖,“蓝色情人节”和“127小时”都不分伯仲,后者甚至还更加出色,但为什么只有“活埋”引爆了如此声浪呢?这绝对是今年电影节上最有趣的也最罕见的一次事件。现在,不仅仅是观众们产生了好奇,就连业内人士的好奇和探究也熊熊燃烧起来——没有看过电影,他们就没有发言权,这场热闹也就没有办法掺和了,不是吗?

    “活埋”第四场公众加场的放映结束之后,组委会安排了官方的第二场业内场,这一场次座位一抢而空,甚至还有媒体没有能够拿到座位,只能等待明天的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业内场。如此盛况,除了“黑天鹅”和“蓝色情人节”之外,“活埋”还是今年电影节上破天荒的头一遭。

    主会场门前的加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不等组委会做出回应,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两位当事人,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詹姆斯…弗兰科在“黑天鹅”的首映式红地毯上被记者逮到了,“哈哈,这应该是对我的赞赏吧?”詹姆斯的心情看起来十分好,“作为一名演员,参演作品能够收到如此多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件喜事;其中还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我的表演,这就更好不过了。”

    “我暂时还没有观看过’活埋’,但我从演员同僚那儿听说过不少传闻,所以我也很期待能够走入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詹姆斯应对媒体的经验无比丰富,始终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不过,我同意蓝礼说的,作为演员,我们应该为电影服务,作品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作为’127小时’的一份子,能够和丹尼…鲍尔合作,这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看着詹姆斯打着太极拳,记者们自然不愿意轻易放过他,又有人追问了尖锐的问题,“那么你觉得,自己和蓝礼的表演,谁更加出色呢?”

    詹姆斯丝毫没有慌乱,畅快地大笑了起来,“既然我还没有看过’活埋’,那么我猜,除了我自己之外,就没有其他选择了,不是吗?”

    詹姆斯始终笑容满面,话语轻松,看起来根本不介意这场争议和混乱,轻描淡写地就揭过了,这让记者们十分失望,他们还以为詹姆斯会被激怒,甚至和蓝礼对骂,那么一场骂战就可以期待了。可惜,狡猾的詹姆斯根本没有给予任何机会,于是,记者们就把目标瞄准了蓝礼。

    连续两天都在接受媒体采访,从集体采访到专访,前前后后至少有超过七十家媒体完成了采访,如果再继续看到录音笔,蓝礼就要呕吐了。但记者还是不愿意轻易放过他。

    蓝礼好不容易赢得了喘息空间,准备到外面吃一顿晚餐,让视线摆脱酒店房间的枯燥无味,哪怕只是看一看街道上的行人那也是好的。可才走出电梯,就在酒店大堂被记者们团团包围,超过三十名记者将蓝礼团团围住,一点空隙都没有,完全无法动弹。

    蓝礼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晚应该还有其他大事件吧?难道改期了?”“黑天鹅”首映式,难道不是所有记者都应该蜂拥而去吗?

    蓝礼的嘲讽让记者们面面相觑,不过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眼前这只小羔羊,“蓝礼,听说,你认为自己的表演比詹姆斯…弗兰科更加出色,这是真的吗?”第一个问题就尖锐地刺了过去,没有丝毫留情。

    蓝礼本来有些烦躁,连续两天的采访,他真的已经厌倦和记者打交道了,看到这一双双犹如鬣狗捕猎一般的贪婪眼神,心情就躁动起来,可是听到问题之后,他愣了愣,随即就直接笑了起来。那戏谑、嘲讽、灿烂的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

    一时间,记者们反而是愣住了。

181 话题升级() 
面对记者们的咄咄逼人,蓝礼只觉得一阵烦躁,正准备低头突围离开,可是听到记者的提问,蓝礼反而是乐了,不由停下了脚步,越想越觉得有趣,“请问你是从哪里听说的?”那兴趣盎然的表情,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朝着提问记者的所在位置看了过去。

    如果是怒气冲冲,或者是兴师问罪,那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偏偏蓝礼不按常理出牌,提问记者反而是愣住了,不过这可不是一对一的擂台赛,而是三十多名记者对阵蓝礼一个人的围剿战,旁边的记者很快就扬声回答到,“‘美国周刊’。”

    蓝礼恍然大悟,一如预料,媒体还是祭出了他们最为擅长的断章取义,“我建议你们阅读完全文之后,再来提问,不要将’无冕之王’的名号放到公众的脚底下,毕竟你们的报纸可不是放在超市里贩卖的。”

    超市小报,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指代放在超市里免费赠送的报纸,家庭主妇们可能用来垫菜篮,然后茶余饭后翻阅一下,寻找打折券之类的。此类小报就是“不靠谱八卦”的典型代名词,与其说是新闻报道,不如说是鬼怪小说,任何八卦他们都不经过查证直接爆料出来,匪夷所思得令人惊叹。

    蓝礼刚才这番话,显然就是意有所指了。微笑从容,绅士有礼,但话语的锋芒却丝毫不减,狠狠地刺向了在场每一名记者。

    “所以你是在否认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吗?”又有记者瞎嚷嚷起来,旁边其他记者都不由翻了一个白眼,蓝礼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此时追问这样的话不是自取其辱吗?

    果然,蓝礼笑容满面地看向了那名提问记者,“我从来没有说过刚才那番话。是我的口音太过含糊,你听不懂?还是你的语文没有学好,理解不了?”

    这下康奈尔…麦格雷戈总算是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做骂人不带脏字,尤其是蓝礼那一口标准的伦敦腔,仿佛在剑桥大学里的教授一般,话语内容却是优雅与尖锐兼备,噎得康奈尔一愣一愣的。雪上加霜的是,周围记者都投来了鄙夷嫌弃的目光,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拉开距离一般,那种耻辱感从脚底就熊熊燃烧起来。

    “可是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7小时’里,导演才是最大的功臣!”一名记者倒下了,还有另外一名记者站起来,一个接着一个,提问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

    “的确,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有问题吗?”蓝礼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反驳了回来,记者们不由认真想了想——蓝礼的观点确实没毛病,诸多影评人的观点也是如此,给予了丹尼…鲍尔更多的赞誉。

    可是,同样的话语由演员来说,总觉得有点奇怪,不是吗?不过记者们却无法反驳。

    康奈尔觉得胸腔里憋着一口气,再次扬声提问道,“那么在’活埋’里呢?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才是最大的功臣?”

    这个话题就彰显出了水准,不仅尖锐,而且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记者们纷纷亢奋地看向了蓝礼,这让康奈尔有些得意,尤其是看到蓝礼抿了抿嘴角,认真思索的模样,康奈尔心中的闷气总算是宣泄了出来。

    “你的这个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大家都承认,’活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蓝礼的回答让康奈尔悠然而上的喜悦卡在了喉咙口,不上不下,其他记者们也有些意外,仔细想想,“功臣”这个词语的用法本身就是指代成功的最大贡献者,所以蓝礼的反问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么,谢谢,我愿意接受这样的赞赏。”

    承认了,蓝礼居然就这样坦率地承认了!

    康奈尔不由就握了握拳头,兴奋了起来,那么接下来,采访“活埋”的导演罗德里格,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和罗德里格就要开始撕逼了?可是康奈尔随即就发现,周围的同僚们并不亢奋,过热的大脑稍稍冷静了一下,然后康奈尔就反应了过来:

    各大影评人的意见都达成了共识,“活埋”的最大功臣确实是蓝礼;就连罗德里格在首映式上也坦诚,蓝礼是作品成功的最大保证。

    换而言之,虽然蓝礼大喇喇地承认了这些赞赏,似乎有些狂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