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戏骨-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即使需要排队,即使观影人数络绎不绝,但几乎每一位观众最终都能够达成心愿。错过了这一场,总是还有下一场安排,下一间院线。

    尽管如此,电影院门口的盛况依旧成为了小镇一景,作为镇子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谢里丹剧院无疑是最大热门,上午安排了“社交网络”的全球首映,中午则是“127小时”与观众见面,下午又轮到了“国王的演讲”,门口的排队长龙始终不曾缩减。

    特柳赖德是各大电影节里最为特殊的一个,它是唯一一个能够从各大电影节竞赛单元里直接挑选作品的电影节。换而言之,只要特柳赖德看中了一部电影,不管是在柏林,还是在威尼斯,这部作品都必然会给特柳赖德面子,专门安排档期在这里放映。

    得益于特柳赖德完全不评选任何奖项、甚至不发布官方场刊的运营方式,将所有的选择权和评论权全部交给观众,这里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狂热爱好者聚集地,就好像当年的伍德斯托克一般。所以,无论是各大电影节,还是电影制片公司、发行公司,他们都十分乐见其成,并且强烈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在这里上映。

    每一年能够登上特柳赖德电影节的片单,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肯定,值得庆祝。

    所以,狂热观众们源源不断地跟到队伍的尾巴,将谢里丹剧院围堵得水泄不通,二十四小时的狂欢从不间断,不需要挑选,哪一场电影还有位置就直接购票入场,因为每一场的放映都是精彩绝伦的作品,都是值得观看的佳作。

    可即使是如此,蓝礼和鲁妮为了观看“活埋”,也足足等待了两场,电影院里购买“活埋”门票的观众数不胜数,他们两点时仅仅只购买到了当天晚上六点的门票,而且还是在小镇最边缘的一家剧院。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经历了多伦多电影节的发酵,“活埋”炙手可热的程度呈现出了喜人的上升曲线。

    传闻,“活埋”现在已经和“127小时”并驾齐驱,成为特柳赖德电影节开幕第一天的热门作品。

    至于“社交网络”,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正如蓝礼所料,他们最后只买到了午夜的门票,在深夜十二点半走进电影院,坐在观众席里欣赏这部作品。等电影结束时,已经是凌晨时分,可即使如此,整座小镇依旧灯火通明、彻夜不眠,那些电影爱好者们正在尽情地享受这场属于他们的盛宴,狂欢到天明。

199 彻夜狂欢() 
看着头顶上那一片被峡谷收缩成为碗口大小的苍穹,泛着幽幽的藏青色,淡淡的云彩缓缓飘过,涌动着一丝静谧;耳边传来息息索索的议论声,那种压抑在喧闹之下的躁动和亢奋,远远比吼叫声要更加汹涌,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血液沸腾的声响。

    “你确定不是忘记携带打火机了吗?我可以向其他人借一盒火柴。”鲁妮清冷的声音将蓝礼那飘荡在路灯底下的思绪拉了回来,她的声音很有特色,软弱呢喃之中却带着一丝倔强的冷意,仿佛隐藏在皑皑雪山之中的温泉火山。

    蓝礼收回视线,看了看自己指尖上的香烟,哑然失笑,“我仅仅只是想要学习一下摇滚歌手的姿态,怎么,不像吗?”

    鲁妮的眼角微微抽了抽,抬起眼平静地看向了蓝礼,没有说话,但鄙夷的眼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蓝礼不介意地扯了扯嘴角,“我只是在思考,这是一部需要沉淀的电影。”虽然上一世就已经看过了“社交网络”,但再次观看,而且还是坐在电影院里,观感却又有所不同,以前看不到的细节都浮现了出来,更何况,“社交网络”本来就是一部风格凌厉、信息汹涌的作品。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奥斯卡会选择“国王的演讲”,而不是“社交网络”;还有,为什么影评人会更加喜欢“社交网络”,而不是“国王的演讲”。

    简单来说,“国王的演讲”呈现的是复古的优雅,也是学院一直在寻找的昔日荣光,典雅、内敛、精致,但却不会太过张扬、激进、叛逆;“社交网络”折射的是社会现实,时代的快速变迁和商场的人性阴暗,字里行间之中对于那些天才的尖锐嘲讽隐藏着一丝大卫…芬奇式的戏谑和调侃。

    从一开始,奥斯卡的属性就注定了,学院只会选择“国王的演讲”,而不是“社交网络”;就好像第八十四届奥斯卡一样,学院选择了“艺术家”,而不是“雨果”或者“午夜巴黎”,学院终究还是太自恋,终究还是最爱自己。

    “你觉得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是一个混蛋吗?”鲁妮歪着脑袋,好奇地问道。

    这似乎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几乎每一个观看完电影之后都有这样的感想,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宣传标语就说了:到底需要牺牲多少个朋友才能取得成功?

    可是,蓝礼的回答却没有那么简单,“不,我不这样认为。”鲁妮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也没有着急着追问,而是静静地看着蓝礼,等待着后文,“我认为,他是一个局外人,一个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局外人。你知道,很多时候,天才都是局外人,当然,混蛋也是。”

    蓝礼的答案着实耐人寻味,鲁妮细细地回味起了刚才观看的电影,这才是她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成片。她的戏份并不多,但她看得十分仔细,对于电影的感触也更加细腻。

    ……“上帝,这剪辑也太快速了,信息量太大了,我觉得我现在脑袋都还反应不过来。”“必须同意,那个卷毛演员到底是谁,他的表演真的太出色了,真正的马克…扎克伯格是不是就是这个模样?”……

    两个人亢奋地讨论着,匆匆地从蓝礼和鲁妮身边经过,不远处有五、六个人的小团体聚集在一起,面红耳赤、热火朝天地争执着,争前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社交网络’是独一无二的,从导演到演员再到角色都是,这可不是其他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比较的。”“滚,按照你的说法,’127小时’也是独特的,还有’活埋’,但他们都比不上’国王的演讲’好吗……”“你居然喜欢如此匠气、如此老成的作品?耶稣基督,这就是典型的英国电影,没有任何新意……”“……BBC的电视电影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你居然觉得他足够出色?”“什么?你说什么?BBC电视电影?”

    熙熙攘攘的意见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几乎来不及反应,辩驳就交叉了开来,上一秒这两个人还在面红耳赤地争执,下一秒两个人就联手对抗其他四个人,场面比辩论赛还要更加激烈,让人怀疑下一秒他们是不是就会卷起袖子,直接打架起来了。

    鲁妮收回了视线,然后就发现蓝礼和她一样,都在关注那里的热闹,两个人视线交错一下,不由莞尔,“所以,你更喜欢’社交网络’,还是’国王的演讲’?”鲁妮也好奇地问道。

    蓝礼眉头微微一蹙,故作紧张地问道,“这应该不是陷阱问题吧?”这让鲁妮忍不住轻笑了一声,然后就看到蓝礼也笑了起来,给出了答案,“‘社交网络’。”

    鲁妮有些讶异,强调到,“我们这不是约会。”潜台词就是,不用为了讨好她说出一个违心的答案。

    这再次让蓝礼露出了微笑,“我知道。我喜欢’社交网络’,是因为它是一个我无法做到的挑战,同时还是一个跳出我舒适领域的挑战。”

    按照蓝礼的学院教育来看,其实他是更加偏爱“国王的演讲”的,因为这部电影透露出来的厚重,以及表演之中渗透出来的内敛力道,确实值得称道;但从电影角度来看,“社交网络”更加大胆,更加新颖,也更加值得肯定。

    “你做不到的挑战?”鲁妮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惊诧,回想一下今天下午观看的“活埋”,那细腻却具有爆发力的表演,至今依旧在脑海栩栩如生。

    鲁妮在“社交网络”里和杰西…艾森伯格(Jesse…Eisenberg)有直接的正面对手戏,她可以感受到杰西的表演力量,可是就她个人而言,依旧认为蓝礼的演出更胜一筹,尤其是眼神的力道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蓝礼耸了耸肩,“首先,我不是犹太人。”这一个玩笑让鲁妮愣了愣,随即才明白过来,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其次,我说话的语速没有那么快。”这也是杰西饰演马克的最大优势,那犹如子弹一般的语速赋予了角色一种高傲、疏离、自大的气质,轻而易举就可以让观众入戏,“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