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藏奇兵-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早早去休息了。

    第二天,陈东带全家人参观了农场——

    一架飞机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

    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一行人走出机场,乘坐了两辆车前往金币农场。

    前面开车的中年人是中国驻纽约使馆的司机。

    “金老,许教授了,华教授,前面就是金币农场了。”司机开口说道。

    “麻烦你了,小赵,就在前面停一下。”许方益说道。

    “好的。”

    许方益,金国运一行人走下车,向农场走了过去。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找到了在农场中陪同家人的陈东。

    “陈先生,你好。”许方益说道,“我是燕京大学,许方益。”

    “许教授,你好。”陈东伸出手,与许方益握了握手,然后,转头对戴维斯。克拉尔说道,“麻烦你带我的家人在农场上看一下,我现在有些事情。”

    “好的,BOOS。”

    陈东用毛巾擦了一下汗,说道,“我们去那边坐下谈吧。”

    几分钟后,一行人来到一座木屋里,这里是农场工人工作累了休息的地方。

    大家坐了下来。

    “陈先生,我跟你介绍一下。”许方益开口说道。

    “这位是金国运老先生,燕京故宫博物馆的副馆长。”

    “你好,金老。”陈东说道。

    “这位是林繁昌老先生,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你好,林老。”陈东说道。

    “这位是赵文平研究员,青铜器研究鉴定专家。”

    “你好,赵先生。”

    许方益一一向陈东介绍了在场的专家学者。

    介绍完后,许方益继续说道,“我曾在古文。国学论坛上跟你聊过,我是老顽童。”

    “许教授,你的专业知识对我帮助很大。”陈东说道。

    “这次来找你主要是为了你找我破译的夏篆。”许方益说道,“能不能让我们亲眼看一下夏篆,当然,你放心,我们并没有其它的意思。”

    许方益说的其它意思,是中国的追索。

    追索,就是一个国家对流失文物的索回。

    目前涉及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有1954年海牙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公约等3个公约,其中缔约国最多、影响最广的1970年公约,全称为《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中国在1989年接受了1970年公约。

    根据国际公约无溯及力的原则,能直接适用1970年公约的只有当事缔约国加入公约后非法流失的文物。

    也就是1989年后中国非法流失文物在追索过程有国际公约的依据。

    在1989年之前被盗窃、盗掘并走私的文物,以及清末至抗日战争时期,列强劫掠的文物,中国已经索不回来了——

    求收藏,收藏,收藏。~~

    求书友们的推荐票的。~~~

第76节 镇国神器() 
事实上,不管是中国,还是埃及流失的文物,很难索回。

    因为,追讨流失文物的规则不是利益受害国制定的,而是由西方人主导的,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

    就比如,埃及,作为一个文明史比中国还长的国家,大量埃及文物流失海外,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埃及文物数量仅次于埃及,巴黎卢浮宫也有专门的埃及馆,,在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在海外,能追索回来的很少。

    “可以。”陈东点了点头,说道。

    许方益和金国运对视了一眼,暗中长嘘了一口气,其它几位专家学者脸上的表情也是明显轻松了不少。

    本以为,想要陈东拿出带夏篆的夏代器物给他们研究,会遭到陈东的拒绝,毕竞这涉及到中国追索的问题,这么重要的文物,中国的国宝,中国肯定要追索回,不管是用依法追讨,外交谈判,商业回购,捐赠的方式,一定要回到中国。让所有中国人能够去参观。中国要向国际学术界证明中国有夏,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这是毫无疑问。所以,换做任何人,会拒绝他们,或断然否定手里有带夏篆的夏代器物,他们甚至在心里提前想好了很多说辞,怎么说服陈东。

    没想到陈东很爽快的答应了。

    陈东的想法很简单。

    换做陈东是美国白人,陈东肯定会拒绝他们,或者断然否认自己手里有夏代器物,因为,他对中国,对中华民族没有民族感情。

    但,陈东是中国人,华人,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华民族有很深的民族感情,陈东热爱中国,对中国的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感到自豪,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国宝,这批夏代器物会回到中国,放在中国的博物馆里展览,让全中国人能够感受到这份自豪和骄傲,在中国4000多年就能制造如此精美的器物,拥有辉煌灿烂的文明。

    陈东坐起身,说道,“各位,请跟我来。”

    陈东走在前面。

    专家学者一行人跟在后面。

    回到家,陈东把毛巾挂回到架子上,从柜子里拿出一串钥匙,沿着楼梯向二楼走去。

    陈东用钥匙打开了一间房间的门,门内的房间被陈东开辟为临时的收藏室。

    收藏室面积50平方米左右,在靠墙角的位置,摆放着几张博古架,在收藏室的中间摆放着几张桌子,博古架的格子里,桌子上摆放着一些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等器物,更多的器物还没来得及整理,被堆放在一边。

    收藏室里琳琅满目,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射着古朴的微弱光芒,牢牢吸住了在陈东身后所有专家学者的目光。

    “陈先生,这些全是,。”赵方平嘴巴仍然没有合拢住,用力吞了一口唾液,说道。

    其它专家学者也看向陈东。

    “是的。”陈东点了点头。

    呼!!!

    金国运,许方益,等专家学者心脏急促地跳动一下,全身血液几乎要冲到脑门,良久,才长呼出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几乎要颤抖的心里。

    金国运兴奋的全身每一个细胞颤抖起来。

    许方益用力吞了口唾液。

    要不是陈东刚好把门口堵住了,赵方平几乎立刻冲进收藏室去。

    其它几个专家学者也是激动,兴奋的全身要飘起来了。

    如果,这个房间里的器物全部夏代器物的话,震惊中外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不到这里面的三分之一。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

    二里头遗址就是一个夏墟,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中国学术界之所以认为有夏,除了《史记·夏本纪》,《古本竹书纪年》等古籍的记载,最重要的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提供了考古依据。

    这个房间里的夏代器物直接比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多几倍,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夏墟。

    陈东走到一张桌子前,抽出抽屉,拿出一盒棉手套,将棉手套一一分发给了各位专家学者,说道,“大家可以随意研究,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下。”

    金国运接过手套,戴在手上,走向一个博古架,小心地拿起一件陶器,查看了一下,开口说道,“大家看,这件陶器,典型的夏代灰陶,具有明显的夏代灰陶的特征,其造型由浑圆的鼓腹变为方形腹,显得宽博而厚实,其外侈的三足也演变为柱形的四足,显得对称而稳定。”

    一名学者也开口说道,“是啊,陶器作为原始先民主要的炊煮和饮食用器,自发明后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以实用为其主要特征,

    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老官台和裴李岗文化陶器主要以红陶为主,在器形上一般仅限于实用的罐、盆等,形式上未形成独立的审美特征。

    到了仰韶和半坡文化的彩陶时代,先民们才开始注重器形的设计和纹样的装饰,形式美感开始摆脱实用的束缚而得到相应的独立,凸显了陶器工艺的审美风格。

    到夏代,器形的实用性和审美形式得到长足的进步,出现了极具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动物纹和文字刻符,从这件陶器的纹饰上看,非常明显的夏代灰陶的纹饰特征。”

    许方益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造型像猫头鹰一样的鼎,左手托起鼎的三足,左手拿着鼎的口沿,仔细观察了一下。

    造型非常奇特,鸮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鸮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成鼎足之势,,鼎口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