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星空文明-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心利己,哪怕是到了族群最艰难的时刻,利己依旧是个无法磨灭的“顽疾”。

    周晨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兴奋,也看到了**。作为领导者,合适的情况下诱之以利并非坏事,他淡淡一笑,心想:有野心就好,就怕自己的队友是一群没有野心的人!

    没有野心就没有战斗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团队也是涣散的。

    周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队友,在各种利诱面前抵御不住外部的冲击。若是核心团队容易被外部势力攻破,甚至让沙子掺入到核心团队中来,造成不必要的内部对抗,那么对周晨控制舰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现在问题是我们还剩下八十艘舰只的产能,如何才能运走23亿人?”周晨皱着眉头问道。

    目前,已建成的居住舰有十五艘,保障舰也有十五艘,并且各有十艘在建。按照原来的安排,这些舰是按照运载3亿人的标准建造的,每艘居住舰额定运载人数为700万,四十五艘共计运载3亿人。

    如今情况有变,运载人数从3亿变成了23亿,整整多了20个亿!由于已建成的居住舰,内部居住设施都已完成,可增加的承载量有限,那么多出来的人员势必要叠加到还未开建的居住舰中。

    “舰长,扩建居住舰和补给舰势在必行,八十艘额外的产能可完全用于这两类舰的建造!”说话的是尹希,这位弦理论出身的科学家向来不多话,今天倒是破例开口了。

    只听他接着说道:“多出来20亿的人,其实倒不是说运不走他们,空间虽然不会增加,但挤挤还是可以塞下的,”

    “你是说每艘居住舰多搭载一些人?”周晨当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没错!”

    周晨点了点头道:“四十五艘居住舰运载3亿人确实显得宽松,极限搭载10亿人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勉强执行的。”

    “现在我们还有八十艘舰的建造产能,如果我们把这八十艘产能优先拨给居住舰居住舰从原计划四十五艘增加到六十五艘,并且已建成的十五艘居住舰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多运载两倍的人员,即3亿,那么已经在建及后续将要开工建造的居住舰,只需要每艘增加四倍多一点运力,即每艘运载4000万人,那么便可解决运载23亿人的问题了。”

    “关键在于!”古斯塔夫忽然插了一句。

    补给舰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用于堆放生活物资的舰只,确切地说,补给舰更像是一个移动的生活农场,它是用于生产与存放各种生活物资的,是居住舰自身循环产出之外的一个强力补充!因而补给舰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舰队的生活水平。

    周晨思考了一会儿,赞同说道:“如果做出这样的话,最终建造的补给舰数量也可以达到六十五艘……”

    尹希在本子上经过了一番测算,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从消耗的绝对值上,这样的也可以维持23亿人顺利抵达海神星系。但是相比于运载3亿人的宽松条件,多运载20亿势必造成最后几年舰队内部的供给呈现非常紧张的状态,恐怕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周晨一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眉头不由拧了起来。

    前面说了那么多,无论是最早的四十五艘居住舰极限运载10亿人,还是现在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其实都预制了一个理想条件,那便是忽略了人类的利益性,完完全全将人当作机器人进行计算了。

    比如蛋蛋预计极限搭载10亿人时,会在三十六年内消耗完,那么地球舰队真的可以撑到第三十六年吗?

    答案当然不是,或许在第二十个年头的时候,便会呈现出循环不足的状况,到第三十个年头,循环已经极度紧张,到第三十六个年头,彻底循坏殆尽!

    那么作为生命的承载体,地球舰队非常有可能在第二十个年头就开始陷入人道灾难!这对于一个航行于枯寂宇宙中的舰队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然现在的计划变为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居住舰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持续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它的人道灾难开始时间却是第十一个年头!

    换句话说,如果以六十五艘居住舰、六十五艘补给舰运载23亿人,在第十一个年头就会出现不良的社会问题!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个方案!”尹希摇摇头说道。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产能用于保障上,至于居住舰,可以少建几艘。毕竟多塞些人,虽然生活条件差一些,但总比留在地球上未知的命运要好!”

    周晨听完暗暗思忖起来,尹希说的其实有些道理,毕竟逃亡不等于旅游,能活下去才是关键,如果是向贪图享乐,那显然是来错地方了。

    如果将八十艘的造舰产能调拨四十五艘给补给舰,那么一共可以建成保障舰七十艘,应该足以保障23亿人所需了,但这样的话居住舰就只能再造三十五艘,算上在建与已经建好的,就一共有六十艘了。

    这六十艘居住舰中,因为有十五艘已经建成,内部居住环境基本已经限制了,多搭载两倍的人员,每艘搭载2100万人已经是极限了,这样便是3亿人。

    而剩下四十五艘在建的,倒是可以临时更改内部居住设施,不过20亿人要用四十五艘来运载,每艘差不多要搭载4400万人,居住条件显然算不上舒适。

    要知道一艘舰里不能无休止的增加人员,否则又会诞生另一种社会问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1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配方案() 
最终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与协调之后,舰队的后续建造任务也确定了下来。

    建造任务中,文明级战舰将按照既定计划建造四十五艘,各类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在完成已开工的十艘之后,将不再建造,多出来的产能,分别拨给补给舰和大型居住舰。

    预计撤离时舰队的整体舰只规模为:大型居住舰六十艘、补给舰七十艘、文明级战舰四十五艘,各类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各二十五艘,合计二百二十五艘!

    其中大型居住舰被分为两类:一级居住舰和二级居住舰。

    一级居住舰是在原先基础上进行轻微改动的适用型居住舰,每艘舰预计搭载2100万人;二级居住舰则是为撤离更多人而专门建造的密集型居住舰,每艘舰预计搭载4400万人。

    在会议结束之后,周晨紧接着将会议的通知给了地球上几个大国的领导人,然后邀请他们前来地球驻地商议具体名额分配和撤离方案制定的事情。

    几位领导人一听在14光年外发现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海神星系,更是得知一共可以撤离23亿人的时候,哪里还敢怠慢,立刻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地球驻地。

    “周舰长,你说一共可以撤离23亿人,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见面,一个大胡子中年男子就一脸夸张地堵到了周晨面前,这个大胡子中年男子是现任的俄罗斯总统,名叫谢尔盖拉。还不到五十岁,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是啊周舰长,我的心脏不好,你可不能吓唬我……”英国首相马克西姆一副表现得“十分脆弱”的样子。不同于谢尔盖拉的粗犷,马克西姆长得要绅士了许多,今年也不到五十岁。

    周晨微微一笑道:“两位先生不要着急,等其他成员都到了我会细细说明的。<;>;”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不禁对望一眼,然后马克西姆猜测似的问道:“如果真的能够撤离23亿人员,周舰长准备怎么分配名额?”

    “是啊,我们俄罗斯也是人口大国,可不可以,嗯……多考虑我们一下?”谢尔盖拉搓揉着双手,那样子像极了分赃的小偷,哪里还有半点大国领导人的架势?

    周晨挑了挑眼角,说道:“又来这套?当初只能撤走3亿的时候你们就这样,现在总共可以撤走23亿了,还这样?”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愣了愣,随即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是讨价还价玩上瘾了,这次是23亿啊,就算把国内人都撤走都没有问题,还要这般低三下四干嘛?

    就好像有人说的,跪得太久了,不知道该怎么站起来。

    他们郁闷地瞥了周晨一眼,呵呵笑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看来这次真没必要求情了呢!”

    谢尔盖拉和马克西姆都是年轻一辈的领导人,上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