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星空文明-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越快,他拨开水花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而这个“阻力”即希格斯机制赋予的质量,而被拨开的“水花”,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看到水花,就意味着有人在“希格斯之海”里游动!

    只不过这个“阻力”并不表现为力学上的阻力,而是一种使物质保持原有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质量!

    直接来说,凡是与运动状态有关的质量,全都是通过希格斯机制所产生的惯性质量,涉及到的公式,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功率、做功等,都用到惯性质量。

    这与形容物体的重量,或者说造成两个物体之间自发产生引力的引力质量是截然不同的。此处暂且不提

    本质上,质量并不是客观上的类似“重量”、“分子量”、“密度”这样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的物理量,它特指物质“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属性”。包括稳定或保持物体原有运动状态的惯性属性,和造成物体间会彼此吸引的引力属性。

    我们将这两个属性量化,便在公式中引入了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又因为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自然的了解不够深入,当时人们不知道两者是有分别的,于是统一都用“质量m”来表示。

    涉及到属性的强弱时,就通过m的大小来表示。

    这就出现了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中用到的引力质量,与力学计算中物体运动做功所用的惯性质量发生了混淆的情况,当然现在人们已经弄清楚了。

    在低速运动状态下,我们所用的公式中,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它们通过公式里的常数进行了矫正。

    或者说,我们一般用到的质量都是惯性质量,而引力质量则通过引力常数进行了数值上与惯性质量的等同。

    言归正传,回到周晨他们进行的粒子碰撞实验中来。

    本次碰撞实验虽然证明了标准模型的正确性,但遗憾的是未观察到各种粒子的超对称伴。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次碰撞实验总体的质量盈亏只比原来增加了0。05,而按照超对称伴的假设,这些超对称伴至少是质子质量的一千倍以上,想要让它们现形,恐怕还需要更大的粒子对撞机进行粒子碰撞实验!

    不过即便这次碰撞实验没有发现超对称伴,周晨他们对实验的结果却已经非常满意了。

    尤其是过程中还观察到了质量盈亏的增加、短暂黑洞的形成与湮灭,还有正反物质出现以及湮灭这三个奇妙的现象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对超大型粒子对撞机进行改造,从而分离出正反物质它们不至于发生湮灭,这样,我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保存反物质了!”

    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大会上,统计物理学家古斯塔夫提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计划。

    反物质,是相对于正物质而言,属性相反的物质。

    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物质都是正物质,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而反物质呢,恰恰与之相反,它是有带负电荷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由于电性相反,所以一旦正物质与反物质发生接触,两者会立刻发生中和,由物质形态完全转变为能量形态!

    也就是说,一份正物质的质量,加上一份反物质的质量,将会迸发出两份纯正的能量!

    这可是比核聚变更加高效的能源获取方式!

    既然正物质与反物质会发生湮灭,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宇宙中都是正物质呢?其实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的物理规则规定了它更容易保存下正物质,而反物质早就与等量的正物质发生湮灭了。

    “有可行的办法吗?”周晨不由投过去的目光。

    若是反物质可以成功被提取,那么进而研发出反物质引擎,对舰队的动力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在地球上时,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的手段从自然界中离心获得反物质,但这种手段获得的反物质数量极其微小,恐怕连进行实验的数量都不够,更不要说用于实践了,而且反物质储存的时间也只非常短,最长也只能维持十几分钟。

    “要解决反物质的利用问题,主要有三个环节的问题。”

    古斯塔夫说道。

    “第一,是反物质的生成!这是一切的源头,当然,利用超大型粒子对撞机,我们可以生成有限度的反物质。通过改进,或许我们就能得到足够的反物质了。”

    “第二,是反物质的储存!由于反物质不能与正物质接触,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一个储存它的办法!”

    “第三,是反物质引擎的开发!正如可控核聚变需要控制聚变功率一样,反物质引擎也需要控制它的功率!不然可能直接将引擎烧穿……”(。)器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引擎() 
周晨听完了然地点头,制约反物质实用化的,可不就是这三个环节的问题嘛!

    如何生成反物质、如何保存反物质,以及如何利用反物质,这三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那么整条有价值的能源途径就串起来了。天籁.⒉3TT.

    “现在有解决的方案吗?”他问道。

    “关于第一个问题,反物质的生成,从已有的理论来看,生成反物质似乎并不是太困难的事,尤其是在我们具备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情况下!”

    古斯塔夫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根据已经被证实的粒子模型理论,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则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那么当原子核生碰撞并且破碎之后,质子和中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这里面,夸克主要有两类,分别是自身带“+2/3电荷”的上夸克,和自身带“…1/3电荷”的下夸克。

    周晨他们已经通过粒子对撞实验验证了粒子模型的正确性,观察到了全部六十一种基本粒子,而组成质子和中子的“上夸克和下夸克”,正是六十一种基本粒子中的两个。

    “两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构成带“+1电荷”的质子,显示带正电。“一个上夸克、两个下夸克”构成正好处于电中性的中子,不带电荷。

    既然质子和中子本身是由三个夸克构成的,那么当原子核高运动并生碰撞的时候,只要力道大到一定程度,质子和中子就会裂解成上夸克和下夸克,随即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上夸克和下夸克又会生重组,重新凝聚成质子或者中子。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上夸克和下夸克会进行怎么的重组呢?

    以氦原子核为例,它的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我们可以认为它在碰撞后会裂解出六个上夸克和六个下夸克,当然实际碰撞的时候不可能只出现上夸克和下夸克,极端环境下化作能量的“物质”会重新凝聚,形成所带电荷数正好相反的正夸克和反夸克,正、反夸克湮灭后得到光子,光子碰撞后又会形成正、反夸克。

    那么在碰撞舱中就会存在许许多多个上夸克和下夸克,以及它们的反夸克。这些夸克在重组的时候也会呈现多种可能性的产物:质子、中子、反质子、反中子;

    而中子和反中子会衰变成质子和反质子,那么碰撞舱中最后将会留下质子和反质子。

    也就是说,强烈的碰撞能够制造出一定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关键在于将它们及时分离开,不让它们生湮灭。

    反质子的量肯定是少于质子的,如果生湮灭,最后重新凝聚的物质只会是正物质。

    “我们可以对大型粒子对撞机进行改造,通过质子与反质子电性不同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分离!”

    “难点在于碰撞舱中具有杂乱无章的粒子,分裂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古斯塔夫叹了口气道。

    庄晓鹤想了想,道:“或许我有一个可行的思路!”

    “什么思路?”周晨将目光投了过去。

    “我们可以让碰撞舱内持续生粒子的对撞,制造出一种极端的环境,这个环境恰好处在能量可以比较好的转化成物质的区间内!这样既有的物质碰撞转化为能量,又有能量重新凝聚成物质!”

    古斯塔夫听完,提出意见:“这样的话需要对内部的温度进行十分严格的把控。”

    “是的,这时候极端环境的程度十分关键!”庄晓鹤点头,“我们需要经过多次实验,积累的数据来确定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