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别人。领导利用他的这种虚荣,频频调遣之、使用之,偶尔给一些好处给他,更让他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更不把其他稍微谦虚的同事放在眼里了。

    社会就是这样,在谦谦君子面前,小人往往更猖狂。迷惑人、吓唬人的,往往正是那些装作君子的小人。

    当下,许多官员非常会装,反腐倡廉,廉洁奉公,实在是感人,那样的表演比演员还专业。会上讲起话来,一二三,条理清楚,此次分明,非常有水平。但是,背地里干的活动,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在当下十分流行,已经影响到各个社会阶层。但是,底层的老百姓无权无钱,还保持着本真,但官员不把百姓的淳朴当回事,却总认为百姓懦弱可欺,变本加厉地欺负百姓。

    撒谎成了家常便饭,经常欺骗百姓,美其名曰说是灵活性加上原则性,现在只讲灵活性,根本不讲原则。不说抽象的,就是德志所在的机构,领导就学会了灵活性,常常变化,让人摸不着头脑,总是处于变数之中。

    受其影响,芭比也学会了这个,还有那些跟齐老师走得近的人,都学会了,其中,就包括余哥。

    好在德志慢慢长大,这些人看得越来越清,越来越明,越是小人,越要装得像君子,越是小偷,就越装得很无辜、很清白。

    通过这些假象,完全可以看到真实的一面。时间越久,越能读懂一个人,越能看透一些事。

    恩施那个村的预算是十六万元,因着领导的信任,余哥明知道自己将要被派往恩施,所以,给恩施的预算做得特别宽松,有钱好办事,没钱愁上愁,手中有钱,心中不慌,这个在巴东做项目的时候,余哥一而再、再而三地操作过了。白虎坡村的宫支书很有意见,先算的宽松,后来有节余,就拿走了。宫支书气得很,但资金机构有权在巴东县境内调配,他只能干瞪眼。再后来,魏家的钱用不完,就又找一个村。

    这样就给了领导一个好印象,余哥做项目每次花最少的钱,照顾到最多的村,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提出表扬,余哥非常开心。

    因为钱多,自然受政府的喜欢,那些政府官员见了刘秀就说余哥的好话,从此余哥的地位又比尹懋德志高一个层次。

    到了新的地方,余哥故伎重演,仍然给自己负责的村的预算算得多多的,不管别的村。傻子都知道,当下离开钱难办事,钱多好办事。余哥就是追求这个,让自己好受,让同事难受。最终都能做完项目,但是,没钱或钱少的同事,做得就比较艰难些,而余哥就做得顺当一些。

    对于预算,德志不太擅长,但是,他可以借力使力,当地有技术人员,可以请他们参与进来,总比余哥强得多。毕竟,余哥只是业余的,许多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系统很全面。但会吹牛,会蒙骗,就行。

    领导想不到,为什么余哥每次负责的村钱都用不完呢,又辛辛苦苦地去找新的项目村?这不是预算的问题吗?这不是私心的问题吗?但是领导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一直在袒护包庇余哥,仍然深信余哥。领导没有引起警惕,没有提醒余哥预算要算得差不多,不要差太远,那样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特别是到了最后,又要解释一大堆的问题。这就是领导所信任的余哥,将领导骗了,领导还要表扬他。

    领导是人,是女人,是不懂一点技术知识的女人,余哥对付这样的女人,就跟耍猴人一样,将领导弄得晕头转向,他说要用多少钱就用多少钱,他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说是就是,说非就非,有时候真弄不清楚他到底是人还是鬼,是好人还是坏人。

    对于毛坡村,是县民委的长年扶贫发展村,基础设施良好,争取到国家民委的项目,将村内的民居农舍全部翻建成具有民族风俗特色的房子,木架青瓦,户户通水泥路,下雨也不用怕泥巴沾上鞋袜,群众基疵,方便项目推广,另外,县民委的干部正好是这个村的,父母都在村里居住,项目要事实施不好,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毛坡村是苗寨,里面居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苗族人,里面有专设的苗语学校,可以教苗语,用苗语讲课,民委的干部也懂苗语,并且是湖北民族大学的客座教授,专门讲授苗语及苗族文化。

    对于芭比来说,所有项目村中,这个村是最好做项目的村,考虑到芭比是大姨妈齐老师的外甥女,这个裙带关系,血浓于水,特别是在中国,是铁定的,无法推翻。

    余哥当然对芭比的很是照顾,把最好做的村交给她,并且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她做好项目,对于尹懋和德志,余哥是不管的。当然,正因为没有余哥的干涉,尹懋渐渐和余哥疏远,转而与德志走得近了些。因余哥仿佛见了女的就走不动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女人那里,对须眉男儿反而厌恶起来,特别是尹懋,更是初//句话。

    在选择红田村和马坡村的时候,尹懋先和德志去走访红田村。

    签了协议之后,德志和尹懋前往潭水侗族乡找分管的副乡长。

    副乡长姓陈,年轻,对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见到德志和尹懋,非常开心。

    潭水乡位于大山之间,旁边有水流过,乡政府仿佛建在悬崖峭壁上,地方非常狭小,如此寒酸的乡政府,德志还从未见过。小乡镇发展不起来,估计和地理位置很有关系。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建设乡镇不容易。

    陈乡长招呼德志和尹懋中午在食堂吃饭,说实话,非常丰盛,满满一桌子菜,许多菜是德志第一次吃到,比如果子狸、野猪肉、锦鸡肉等等,陈乡长介绍说,这里在大山深处,离原始森林非常近,里面的野味太多了。有一个村,经常有野猪和猕猴光顾,庄稼被毁坏了不少。但是,那些动物是二级保护动物,不能捕杀,今天吃的是政府向猎户采购的,他们可以有计划地捕猎野生动物。

    德志很搞不懂,野生动物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为何仍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品尝?

    中午一起陪同的,是乡水管站的盛昌站长,他约有四十多岁,陈乡长介绍说,饭后由盛昌站长开车送去村里。

    果然,盛昌很愿意送德志他们下乡。因是第一次和乡政府打交道,德志就隐瞒了会喝点酒的事实,免得陈乡长不放过他,影响他下乡工作和形象,给村民的印象不好,以后就难以在村里开展工作了。

    陈乡长很随和,即不再强迫他们饮酒。饭后,由盛昌开车送他俩到红田村。

    红田村在哪儿?德志不清楚,陈乡长说在山上,山下看不到,只有翻过了那座山,才能看到红田村所在的山尖。

    到红田村要经过另外一条村,据说另一条村出了一名副乡长,因此到红田村必须要经过那条村,副乡长向上级申请了修建到红田村的公路,政府同意了该项目,且将项目款批下来,可是,要经过当地财政,副乡长正好在兼管乡财政,就把公路的方案更改,将直到红田村的公路改成弯道,专门将路修到自己的家门口,再将公路蜿蜒曲折地修到红田村。

    那条路,就是德志现在走的路,非常艰险,远没有直达的便捷。因着私心的作用,公路改道,造成到红田村非常困难了。

    先沿着河道,车紧贴着悬崖峭壁,走在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因雨水或山洪的冲刷,路面非常坎坷。好在盛昌站长的技术很好,开着吉普车,一路椅,如同坐着跳舞一般,朝前蜗行。

第118章 人医兽医() 
在经过漫长的路途后,车终于到了红田村红楼之有匪君/红田村实际上是山顶上的一个村,空间距离没有多少,但平面距离却有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不是副乡长做好事,估计进出村子都要靠爬山才行。

    山顶上的小村庄的地形还是起伏不定的,两边高山,中间山沟,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农舍。这里的奇特之处在于房屋大部分都是木架构青瓦片,屋里的地板除了厨房和堂屋,都是木板铺设而成。

    德志比较喜欢这种木屋,屋里有火盆,如同没底的脸盆倒扣过来,烟囱通到屋外,烟道上贴上瓷砖,一条长长的“茶几”,可以摆放花生、葵花籽或者水果,这种较长的茶几在平时没有客人来的时候,可以放鞋垫,让鞋垫很快被热烟烤干。屋里摆放有彩电,卫星电视接受器,外形就是一口大锅,放在屋顶,只要不被大雪覆盖,收看电视节目完全没问题。

    高山之顶的山村冬天显得特别长,从家家户户摆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