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餐和工作队的人在一起吃。要说晚饭,其实算是下午饭,早饭基本上和中午一起吃,午饭基本上和晚饭一起吃,这是山村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德志已经习惯,尹懋来了一段时间,也算是习惯了。

    只要不是自己动手做饭,应该是需要每天吃三顿的,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毕竟德志和尹懋都来自汉族地区,没有练就侗族人能够忍耐的特性。

    但是,九书记安排的恰是不能自己做饭吃,这就麻烦了。住在村委会,附近没有卖菜的。要想买菜,就要到别处去买。村民都有自己的菜园子,吃新鲜蔬菜,只要不算太懒的,都有的吃。即便自己不种菜,想吃菜,就去人家菜园里“拿”,应该不算什么的。村民种的菜吃不完,挑到集镇上去卖,划不来,还不够支付车费的,只好将吃不完的菜喂猪,或者扔掉,或者就地埋掉,作为菜地的肥料。

    工作队的人有身份,但是看起来都不怎么开心。他们似乎对领导的安排很不满意,或者对“一把手”的贪婪,而自己贪不着感到愤懑罢了。

    德志不求他们,既然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各奔东西,各忙各的,没有啥可交往的,人不求人一般高,何必要屈尊去迎合他们,去向他们陪笑呢?

    当晚,洗了睡,无事。九书记回家去了,去陪那个神秘的女人。不知何故,自德志、尹懋到村里多日,她竟然连个照面都不打,看来很有背景,或者根本没把这两位慈善机构的先生放在眼里。

第151章 并非基友() 
德志心中郁闷,尹懋要看电视连续剧,战争题材的,他最爱,德志不想看电视,更不喜欢和那些索债一般的驻队干部打交道,于是一个人在公路上走着,走着,他看见曾帮他安装宿舍玻璃的人,那人向他打招呼,说:“来了?”

    “来了倚天屠龙穿越记。【ka〃///”德志说。

    “谢谢你们,听九书记说你们来做好事,让人敬佩。”他说。

    “哦,你贵姓?”德志突然想不起他姓什么,连忙问道。

    “姓杨。”他说,“你叫我杨熊就可以了。”

    德志一看,他长得像一根甘蔗,清瘦,仿佛风一吹,马上就要到处找,地上没有,一看,在天上打着旋飞呢。德志真佩服他父母,原来希望他像熊一样,谁知道,到最后还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不过,他做事还是挺麻利的,安装窗户玻璃动作娴熟,非常迅速。好像下一单生意在等着他,需要他快点去一般。

    杨熊说:“九书记呢?”

    “回家了,这两天都在陪我们,一组的群众代表会已经召开了。明天去六组。”德志说。

    “九书记还真能干,六组不好走,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我本来想说,你们城里人,没走惯山路,肯定会怕到六组去,但是,我觉得你们既然能去一组,那,你们一定能去六组,还有最高处的七组。到七组要经过一片大森林,是国有林场。”杨熊一口气说了这些话。

    德志愿意听杨熊的故事。杨熊没有说到多少和他有关的事,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他拿很少的钱,虽是村委会的委员,但是,一切都要听命于九书记的安排。他是委员,九书记的老婆也是,另外,他老婆负责村里的妇女工作和纪检工作,想来可笑,村委会就三个人,他们家就占了俩,杨熊占绝对少数。

    原来如此,怪不得九书记那么热情、那么积极呢!原来他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两个人拿了村委会的两份的工资,难怪这位杨熊这么义愤填膺呢?

    九书记的老婆不想见德志、尹懋,看来是有原因,这是个神秘的女人,内幕就是有点权,可以驾驭整个村。九书记是一把手,他老婆是二把手,杨熊是?不好说,但是,杨熊明显地有些抵触情绪,暗暗地抗议,但又舍不得一年到头能拿的那点工资和补贴,他业余还做点商业保险,反正社保和商保,村民分不清。在收社保的时候,可以做点商业保险的业务。一举两得,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方有亮光。

    杨熊这样做实出无奈,他只是一个配角,主角是九书记夫妻,这倒让德志更长见识。那白虎坡村的宫支书的夫人还不参与政务,这倒好,升级了!真是让人感到意外啊。

    杨熊还说,他夫人在省里有人,亲戚连亲戚,在中国,都是靠关系,这当官更要找靠山,否则,这官也当不长,三天两早晨,就会掉官帽,这不是假的,是确确实实的。从上到下,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没关系趁早,不要吃政治这碗饭。

    杨熊朝里没人,在这里生闷气没用。不过,他还比较明智,提前为自己找好退路,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做点自己的事。他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这倒好,城里的保险业务员不愿意到村里来,太远了,有时候还空跑一趟,车费花掉了,却没业绩,不如他本地人,乡里乡亲,都熟悉,买不买保险都行。反正于公于私,都能兼顾。

    已经到了深秋季节,新的社保又要开始收了,杨熊一边收着社保,一边做着商业保险的业务,村民闹不清,杨熊耐心地解释,但是,村民买得起商业保险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摇头拒绝。都是熟人,不存在得罪不得罪,花钱的事不存在得罪的事,如果为了借钱,有可能就要得罪人了。

    杨熊脚底上沾了泥巴,可能在草丛里擦过的,但是鞋帮子上还有泥痕,鞋面上有些泥点,他也挺辛苦,爬山涉水的,虽有摩托车,但有些地方摩托车去不了,只能步行。因此,做一名村干部和一名商业保险业务员,的确不容易。他自己还做农活,种烟、卖烟,养猪、卖猪,像普通村民一样,做着普通的事情。

    公路上偶尔三三两两地走过去一些人,杨熊看到他们,可能有些顾忌,就匆匆辞别德志,说下次再说。杨熊说,很高兴和姚先生一起聊天。

    德志辞别杨熊,回到房间,想一想,怎么到哪都有关系网呢?这个村的确有饮水的需要,但是,一深入了解,就发现这个需要带有水分了。为什么不能自己单独去找项目村,必须要听政府的安排呢?

    不是九书记的舅官在十,这项目可能就不会落户到该村。凭着关系,一定不会落户到这个村。九书记大概不清楚这项目款不会到他手里去,现在还是云里雾里。待全部明白后,可能就要原形毕露,他不会像现在这样积极了。那是一定的。人都是自私的,不会彻头彻尾地为百姓服务的。人都是要为三分利,才肯起早,谁愿意离开早晨热乎乎的被窝,起来为人民服务呢?

    如果自称有,那他一定是骗子,肯定不怀好意,或者动机不纯,或者目标邪恶。

    尹懋看完电视节目回来,说:“不得了,他们工作队用电炉子烤火。”

    德志说:“真的?”

    “骗你干啥?是真的。”尹懋信誓旦旦地说。

    德志信了,工作队用的电不是自己掏腰包,是政府埋单,另外,吃饭也是政府埋单。

    这是可以看见的,看不见有多少由政府埋单的东西。工作队所花的钱名义上是政府的,实际上政府是花钱的机构,自己又不会赚钱又不会种出摇钱树,将树一摇,就掉下钱来。实际上政府所花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他们工作队除了不能常常和家人在一起外,其他并无损失。不像德志、尹懋,他们离开家乡和家人,起码需要一个半月才能回家一次,为的是能省则省,省下来的钱,可以为项目村的村民服务。或者用作他用,资金的调配是需要经过领导的。至于领导所花的钱,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是无论如何也是不知道的。

    总体上说,德志所在的机构和政府机构还是不同。政府的钱来自纳税人,慈善机构的钱来自捐款人,纳税是必须的,捐款是自愿的,爱捐不捐,捐了欢迎,不捐也不违法。纳税则不同,纳税不纳税都得纳,否则违法。这是本质的区别。因此,机构要凭着自己做的事,来争取捐款人的款项;政府则不需要凭着自己做的事,只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就万事大吉了。说来说去,还是德志所在的机构,要面临着市场的考验。

    两人说着话,洗脚睡觉。好在趁天未黑之前,尹懋和德志到洞里提了两桶水,用作晚上洗脸洗脚,还可供应明早所需。

    老张家有水,他家在房屋后面的小山坡上修建了一口小水池,现在满足自己一家饮水用水需要都还困难,有时候还要挑水才行。德志根本不想问那俩老人借水,宁愿自己去提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