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了,结果出来却不如平时的成绩,真让人郁闷。

    当时教语文的老师让大家敢于质疑权威,立马就有学生提出他可以比鲁迅更牛,结果闹了大笑话,要知道,他连副词和形容词都分不清,连“的、地、得”的使用方法都不清楚,说大话有他,吹牛皮有他,但轮到真正地做文章起来,却还不如小学生。

    这样的上高中的小学生竟质疑鲁迅,并且赶超鲁迅先生,到后来名落孙山,也就不奇怪了,虽然他的成绩如果有北京户口,在北京参加高考能上清华或北大,但是,那是命运的捉弄,谁让他的祖先没有挑选到天子脚下住呢。

    德志当年也没有考取大学,不过,他不后悔。他学会了逆来顺受,没有北京户口,没关系,他上小学时,连中等城市的户口都没有,每年都要交赞助费,所以,每年到了开学的时候,德志的父亲就要犯愁,心里不美,觉得不平等,为何人家的孩子上学不要钱,自己的孩子却受歧视,就是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这个情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到现在,仍没有任何改变。

    小书亚的户口已经解决,德志父亲的户口因为部队复员分配,户口先是集体户口,因为为了家人买商品粮方便,就从集体户口里分了出来,成了单独的户口,也就是说,德志的父亲一代有户口,德志的儿子一代也有户口,苦了德志,从小就没户口,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户口才解决。

    本来挺有希望的想找德志的高中同学市委书记的女儿帮忙,结果,忙没有帮,还是德志父亲的朋友从中搭桥,认识了区公安局局长,才想办法弄了个“地搭工”的指标。要是等德志父亲所在的单位给分配指标,恐怕很难。单位里没有户口的多了去了。加上德志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自然有些清高,说是恃才傲物也行,反正不擅长巴结领导。要想分得户口指标,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外面攻进来容易,从里面攻出去就难,德志的父亲采取了这种由外到内的方法来打仗,结果很快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有了城镇户口,德志就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技校了,也可以参加招工的考试。但是,德志拥有了城镇户口,但是失业的却比往年都多,或者待业的在家的比任何时候都多。要说城镇户口,人家都有本本,恰恰待业、失业最多的就是有城镇户口的人。

    德志真是生不逢时,早几年有城镇户口,就好了,完全可以就业,不会那么难。或者根本不要城镇户口,在老家也能分点责任田,当农夫,还不至于没事可做,天天游手好闲的。不过,德志不是那种人,他是绝对不会浪费时间的人,总是看书,学习,写作,偶尔帮帮父母打点生意,也是好的。就这样,时间过得也快,不久,德志便考入技校,毕业分配到单位上班,算是稳定下来,工资虽老是拖欠,但是单位承认发,早晚在那,跑不了的,况且又不是德志一个人没发工资。

    &nbs里跑来跑去,德志感到非常惬意。将猪腿交给了他妻子,她接了猪腿,高兴得很。

    德志钱少,她舍不得花,在饮食方面比较节俭,德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虽然嘴上让她买好的,加强营养,特别是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因为营养跟不上,影响了发育,她说:“我也想啊,但是,你那点钱够干啥?一花就没了。”

    德志无话可说,这是事实,扶贫扶贫,自己还没脱贫。算来算去,就是钱少算不过来,抠抠掐掐的,钱还是不够用。

    德志赶紧闭口,再说下去,恐怕她又要数落一大堆话,不如带孩子出去玩,倒落个耳根清净。

    德志妻子见德志要带书亚出去,也不阻拦,自去处理那猪腿了。

    德志牵着书亚的小手,上楼顶去玩,还没上去,一股臭气就迎面扑来,德志上完最后一级台阶,穿过楼顶的门,看到楼顶竟然成了一座养鸡场。

    原来,女房东为了充分利用空中资源,又喜欢吃鸡和鸡蛋,就在楼顶放养了这些鸡。

    显然,楼顶一旦改建为养鸡场,明摆着是不给他们使用的了。

    晾晒衣服、被子只有到阳台上进行了。

    德志不能呆在顶楼,因这里太臭,或者被怀疑拿了女主人的蛋,或者她的鸡不明不白死了或跑了,都会怀疑到他头上。瓜前李下,还是要小心为妙。

    楼顶不能玩,到楼下玩总可以吧。

    德志带着小梯,幸伙对楼梯比较感兴趣,也愿意运动,很显然,比德志勤快多了。不是因为怕他妻子嗦,不是不想见芭比、尹懋和余哥,他才懒得爬楼梯呢。

    从六楼走楼梯到一楼,起码还是不轻松的,但是,书亚好动,喜欢爬高上低的,跟着他妈妈,天天呆在楼上,早就想到外面玩了,这次刚好利用德志回来的机会,好好玩玩。

    一楼前后左面都是楼房,惟独右边是平房,估计不久也会变成楼房,这些楼房,就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楼群,看起来是灰色的世界,人们在楼群中穿梭,如同漫无目的的游鱼,到处游荡,从生到死,经历过这梦一场。

第171章 狐假虎威() 
上楼之后,书亚在门口喊妈妈开门,书亚的小手拍打防盗门,他很喜欢这样做,就是不肯用棍子打门霸爱惹火小蛮妻。【ka〃/看!。;//德志就问他:“为啥不用棍子敲门呢?”

    书亚说:“棍子是我的小朋友,不能用,它会疼的。”

    德志笑了,这幸伙还蛮有同情心的,真好!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成人而言,有时候孩子说的话很好玩,觉得很幼稚。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被骗,被谎言包围,若想生存,就必须学会防止被骗和骗人。

    说好听点,就是原则性加灵活性,原则性就是做到不骗人,灵活性就是骗人,既讲原则又讲灵活,就是既可以不骗人,又可以骗人,说到底,社会还是到处充满信任危机,人人都自危,都在恶劣的环境下呼吸着肮脏的空气。

    惟独孩子,才是值得学习的,他们谦虚、善良、真诚。

    但愿小书亚一直保持着这份纯真,一直到进入成人的世界,也保持这样。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世故和圆滑,就是狡诈和虚伪,希望书亚不会这样。

    正这样想着美事,德志妻子将门打开,看到小书亚,问:“到哪儿去了?这么久!”

    “妈妈,我们在楼下玩蚂蚁。”小书亚说。

    “奇怪,我怎么没看到蚂蚁。”德志说。

    房间充满了肉汤的香味山环水绕俺种田。德志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液,问:“饭好了吗?”

    “不好能喊你们吗?”德志的妻子反问道。

    德志不好意思再说。

    尹懋他们已经吃过了饭,芭比正在她房间里收拾东西,尹懋、余哥在看电视。

    德志一家围着桌子吃饭,听得芭比要走,余哥说:“先别走,把帐结了再说。”

    “什么帐?”芭比吃惊地问道。

    “吃饭卖菜的钱。”余哥说。

    “在哪儿?”芭比问。

    “在挂历上记着呢。自己去看。”余哥说。

    “看就看,凶什么凶?”芭比说。

    德志的眼睛正好背对着窗户,面对着客厅,挂历挂在墙上,刚好看得清清楚楚,芭比背着电脑,仔细看着墙上写的数字,然后掏出手机,开始计算每人应当分摊多少钱。

    算了半天,算不过来,喊道:“都过来,这帐怎么算的呀!怎么不对啊!”

    余哥、尹懋赶紧围过来,尹懋看了,扭头走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继续看电视。

    余哥一笔一笔帮芭比算,嘴里念叨:“猪蹄子30元,芹菜5元,白菜2元,红萝卜4块5角,洋葱6元,一共47元5角,每人分摊15。元,四舍五入,那后面的3就免了,谁出钱买菜,谁就认了,算是做了奉献。”

    芭比一看一听,说不出话来,刚好想赶着去办公室上网聊qq,就老老实实地掏出20元钱来,给了余哥,余哥掏出邹巴巴鼓囊囊的钱包,找出4块2毛钱,给了芭比,芭比接了钱,包括那2毛钱,都一个不落地收了。然后,二话不说,“砰”一声关了门,脚步踏在楼梯上的声音由近及远,最后慢慢消失。

    德志边吃饭便想,不对劲儿啊,猪蹄子是尹懋买的,没有花自己的钱,花的用脚走出来的路费。这路费本来该报销的,因为走路代替了坐车,这报销的钱就归自己,但又有点做贼心虚,不把钱装进腰包,而是用来消费,这样显得心安理得一些。尹懋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