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尚党还比较争气,没有出事,从福州坐车,直接坐到宣恩,路上姚尚党非常谨慎,身上的钱虽不多,可是,对姚尚党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丝毫不敢马虎。

    姚尚党将二千元钱缝进了###,这样,把钱放进###,早晚都可以摸一摸,看钱在不在,虽说看上去,有点威猛,实际上,这里的形象不重要,女生一般不会盯着这个部位,眼睛都不带眨的。

    好歹他平安回到宣恩县城。在外面是一条虫,到了宣恩就是一条龙了,他非常喜欢家乡,不喜欢外地,就是拿再多的钱,他也不愿意。为钱牺牲很多东西,实在不值得。

    到了村里,他更是如同老虎上了山,高兴不已。他把钱从###里扯出来,交给他爸妈。他爸妈夸他会办事。到外面没赚到钱,但是赚到了经验,也值得肯定。

    受过这次考验后,他再也不出去打工,安心在家种地,照顾父母,另外,也帮助带侄儿侄女,日子倒也过得挺惬意的。

    他是光棍大军中的一员。

    但是,他还是很有希望的,除了没文化、签名水平欠佳以外,其他方面都还好。

    姚启仁自称常在外跑的,走过九个省,知道中国很大。德志初次遇到他,他即开始讲他光荣的过去的经历,九省历险记,可以编成一本书了。可惜的是,他不会写。

    他的故事离奇得很,最终目标是忽悠住人。

    姚启仁和姚尚党故事,算是比较搞笑的。姚启仁自称为基督徒,实际上啥都不懂,不过,经常有人来找他,给他封了个官,然后从他家里拿走了两挂腊肉。

    姚启仁让他们拿,老人吃肉卡牙,不要也罢。

    他们让姚启仁在村里发展年轻人加入组织,姚启仁听话照做,找了些人,可惜大家都很忙,没时间信这个。再说,有点时间就看电视,或者打牌,时间太少,不够用,根本没时间来跟随姚启仁一起来加入组织。

    后来,上面又来人,看到姚启仁家里没了腊肉,房子没房梁,盖着塑料薄膜,也就算了。姚启仁做饭,他们不吃,嫌没肉,吃不下,就走了。临走之前,对姚启仁说:“要抓紧时间,让那些年轻人加入我们组织,不管用什么办法。”

    姚启仁感到有压力,想到信心带给人的好处,于是找到姚尚党,说:“你这么大了,也该谈个女朋友了。”

    “没文化,女的看不上。”

    “也不是。要看怎么说了。我走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像你说的,看不看得上。”

    “那怎么办呢?我也老大不小的,人家该结婚的都结婚了,女的下山的下山,谁都不愿意再回来。”

    “那你到底想不想谈朋友?”

    “想啊,但没办法。”

    “我有个办法,看你想不想办?”

    “什么办法?”

    “只要你跟我一起信基督,我就负责帮你找一位漂亮的女朋友。”姚启仁说,非常肯定,振奋人心。

    “只要你让我谈一次恋爱,找个女朋友,算不上轰轰烈烈,但也不是平平淡淡的,你让我信什么都行。”

    “那好,你要先信基督,然后再祷告,就会有美女到你身边,任凭你打算。”姚启仁说。

    “不行,你要先帮我找到女朋友,我再信基督,要不然,我就不信。”

    “你先信,我负责给你找个好女娃。”姚启仁说。

    “我才不信呢。你们那一伙,我清楚得很,人病了不打针、不吃药,只祷告,耽误了治病不说,还死了人。那让人死的东西,我干嘛要去信。”

    “谁说的?”姚启仁非常惊讶,连忙问道。

    德志听了这话,也有点吃惊。这是什么宗教呢?竟然让人去祷告、不治疗?

    “哦,我明白了,你说的是,有人有信心,凭祷告就能好,真的不用吃药打针的。真的!”

    “真的?我总不信。你说的我不信。”姚尚党说,他很清楚姚启仁,在村民的心里,不如不信的人。

    德志也觉得姚启仁有点信邪了,首先一点,在人面前吹牛,说假话,抬高自己,把自己当成神,那就是自大狂,非常难以和人相处。难怪他家的房顶连一片瓦都没有,而是塑料布代替呢?

    德志压抑住自己的愤懑,再看看姚启仁怎么说。

    “你不信,就算了。让你一辈子都打光棍。”姚启仁气呼呼地说。

    德志心想,坏了,怎么咒诅人家起来了?这还了得?

    谁知姚尚党根本不在意,笑嘻嘻地说:“你和我一样,不要笑我,看谁笑在最后。”

    德志很佩服姚尚党,虽说没读到小学毕业,可是人家说话还有一套,难道是从电视里学的?他很爱看电视,电视剧的台词,多少对他是一种影响。

    姚启仁站起来,不说话,关上门,走到门外,嘴里开始叽里咕噜地,不知说些什么,总之,一路说回家。

    姚启仁走了,姚尚党刚好离开,卢支书的婶娘来了,她端来一碗合渣,说:“给姚先生他们尝一尝,我亲手做的合渣。祖传秘方,绝对好吃。”

    “谢谢,谢谢!”德志赶紧说。

    “不用谢,不用谢,不要太客气了。你们来给我们做好事,我们也要做做好事啊。”他婶娘说。

    卢支书的妻子接过了合渣碗,说:“稍等一下吧,我把合渣倒下来,把碗洗了给你,免得到时候一忙,就忙忘记了。”

    “忘记了也无所谓,谁家里只有这一个碗呢?不都是准备了七个盘子八个碗的吗?”他婶娘说。

    “那也是。那就先用你的碗吧,免得我再找一个。”卢支书的妻子说。

    “没关系,没关系,拒用,不着急还。”他婶娘说。

    德志很想尝一尝那合渣的味道,但是,不敢提出来,再说,合渣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

    卢支书收拾好后,带领他们在三组转了转,因三组住得比较集中,除了一两户住得较远,他们没去以外,基本上转了一圈,就算转完了。从走访的情况来看,建水池,是可以的,大家都愿意投资,但是,大家现在都没什么活钱,只有靠基金会多帮助了。

    德志心里清楚,越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越是有需要,人们越渴望解决吃水问题。只要村民需要,就要认真去做。想必这项目取得成功应该没多大问题。

    走访二组,也很顺利,但是村里的几大姓,就是几大派,和巴东###坡村的情况差不多。

    红田村主要有两大姓,一个姓是卢,另一个姓是姚。还有一些杂姓,可以忽略不计。

第203章 致命滴章 水() 
红田村姓卢的主要集中在三组,姚姓集中在二组、四组,其他杂姓的分散在各处。

    这样的分布可能从祖先那时候就分好了的,后来,不断分家,子孙越来越多,分散得也就越来越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在一个小小的村落,因为姓氏不同,自然就分为几个派别。

    异姓之间有党争,可以理解;但是,在同姓之间也有纷争,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姚老师是三组的民办老师,他的妻子坐牢了。听到这个消息,德志非常震惊。老师的妻子,应该比一般村民素质要高一些吧,毕竟家里的书比普通村民家的书要多一些。

    在贫困县的贫困村里,一般家庭属于贫困家庭,有点钱,都买化肥、农药了,哪里还想得到买书?

    民办老师也是老师,家里书是有的,教科书也不少,上面都有做人的道理,要是没有,教科书上为什么有那么多英雄人物呢?这些都是姚老师清楚的,即便在一起睡,在一起吃,不读书,听也听会了,可惜,姚妻似乎没有弄懂,自然会走上一条看起来不太光彩的路。

    姚老师是民办老师,在村小学教书,他妻子在家务农。

    姚老师的妻子性格比较泼辣,属于女强人型的人物,姚老师则稍逊一些,在她面前屁都敢放一个,她说什么,他听什么,她吩咐什么,她照做什么,从不敢反抗。

    温顺对待老婆的人,有好处,至少晚上可以让他上炕,不听话,哪怕男人急死,也没用。正如花儿不开,蜜蜂如何能进来?再浪的蝴蝶,见到没开放的###,飞来绕去,也没办法下口。姚老师知道得罪他妻子的后果,于是只好忍耐。

    加上民办老师主要是教书,家里的农活儿他妻子都做了,他身上的担子就轻了一大截儿,回家没事,老想着房事,他妻子回家,累得骨头都像散了架,姚老师却不依不饶,要干那事。

    她不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