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启仁的理论,最终让大家明白了,天下还有这样不要脸的人。卢支书会上已经讲过了,水是国家的资源,属于全民,不属于个人,姚启仁偏偏不信,硬说那水源是他的。这样下去,他一直不讲道理,水利项目就无法开展。

    卢支书找到姚启仁,劝他不要一意孤行,拖了大家的后腿,万一项目完不成,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将来红田村想要再招商引资,让有爱心的组织或者机构进来,恐怕很难。

    姚启仁不管那么多,歪着脖子犟,说:“我的水,我说了算。任何人别想从我这里抢走。”

    卢支书说:“水属于国家。在你生前这水就存在,当你百年之后,这水还存在。生的时候,不是你带来的,离开世界的时候,你也带不走。为什么说这水是你的呢?”

    “在我山林里发现的,当然是我的了。那还用说吗?”姚启仁说,“要想收回我的水,必须收回我的山林。要想收回我的山林,必须要等到我死了之后才行。”

    卢支书一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一大截,这样的老人,还自称是信主的,却连不信主的人都不如。这老人,看起来身体还健康,要想让他病死,恐怕很难;因他病了不吃药、不打针。他身体蛮好,要想让他生病,并非易事。

    至于等他老死,恐怕也难。他今年有八十多,山里人活得时间都挺长的。一般都在九十多岁。如今八十多,还要十年,至少。那么这十年他不让取水,恐怕人们都要去远处挑水才有吃的。

    他一个人,让大家过着每天为水发愁的生活,他不觉得不对,反而觉得很对,谁让他们不知道悔改,不知悔改、不认罪的人,就该受到惩罚,活着的时候没有水吃,起码想吃水到远处去挑,增加了劳动量,为不认罪付出了代价。

    更为重要的是,要想喝水也可以,跟着他信福音,生病了不看医生、不打针,不吃药,只凭祷告,病都能得医治,都能痊愈。如果不信福音,则永远都别想吃水。

    姚启仁见了卢支书都烦,认为他是魔鬼的化身,为了钱,给村民看病,卖药、坑害老百姓。

    姚启仁让人们有病就祷告,而卢支书让人们有病就一定要看,不能拖,越拖越糟糕,小病不治,就会拖成大病,当人得了大病,就很难再治好,只有等死了。因此,大医院的门口总是有不少的花圈店,还有冷冻柜、出殡车出租,还有那些林林总总的殡葬配套服务,或者是“一条龙”服务的商店,真是太方便了。

第207章 门徒 之死() 
姚启仁希望通过水这件事让大家来信福音,不过,他的演技太拙劣,人们不喜欢看,久而久之,他的阵脚开始乱了,心理防线,濒临崩溃的边缘。:

    卢支书也不愿和他作对,他劝人信福音,动机是好的,可惜走偏了路,竟然触及到人们的心理底线,也就是说,一些常识,连三岁孩子都知道的,他却听命于那些所谓领导的安排,让人仅仅凭着信心祷告,就能将缠治好。如果都这样,卢支书的家就是门可罗雀了。

    姚启仁的房子用石头砌的。石头缝里有黄泥,算是一种粘合剂,相当于水泥砂浆。可惜,黄泥经不起雨水冲刷。石头缝儿的黄泥被水打湿后,顺着青石流淌,使墙漏风。老人独居在这个石墙屋里,窗户也是塑料薄膜遮挡,有光透过塑料薄膜射进房间,看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是惨白的。

    当然包括,他的床头柜上摆放着的一本《圣经》,这《圣经》是和合本的,书的内页是白的,皮是黑色的,书的侧面是红色的,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黑白红的世界。

    德志随便翻了翻,除了书皮有些灰尘以外,里面竟然是新的,看来,老人根本没有动过这本书。

    原因不详,可能是装点门面,最新的指示或者启示,姚启仁不从《圣经》里找答案,反而依靠组织的人来给他讲解,实际上,他们来的次数也不多,来一次非常不容易。既然来一次,就不能让他们白来,于是,老人宁肯自己不吃肉,也要给他们领导吃。

    这些肉是他女儿送的,女儿在山下,不让他住在这,他不听,觉得山上人更需要福音,就坚持了下来。他女儿也没法,就让他住,隔三岔五地来看看。姚启仁考虑得周全,跟女儿在一起住,肯定会影响人家家庭生活。老人一老,自己觉得都讨厌,更何况年轻人了。

    姚启仁家里基本没什么家具,衣服挂在绳子上,只有一张床,一个床头柜,这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姚启仁向老年人传福音,让人家信福音,可说不出来,福音怎样带给人福气,也说不出《圣经》里面的话语,只是说反正信了好,信了就能长寿、不生病。老人一般都不想生病,也怕死,因此,老人面前尽量少提或者不提死亡之类的字眼,免得引起老人的不快。

    姚启仁向姚尚党这一类的年轻传福音,就拿美女来诱惑,说信福音,就能有美女做朋友。姚尚党信以为真,跟着装模作样地学了一段时间,安静地等待美女的出现,结果却大失所望,就再也没学《圣经》。

    姚启仁的“反正”理论就是要人们新福音,反正都讲了,信不信在乎人家。不信的,就咒诅,信的,开始就高兴,后来又不信,因为他们看到信福音的更坏,也说脏话,也打人,偷窃,更有离婚或者干别的坏事,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让人无法理解。

    时间长了,逐渐就没有人来信,姚启仁也就成了孤家寡人,越来越孤僻。

    他后来有些变化,听说德志他们是从香港来的,懂得《圣经》,但不传福音,是基督徒,但只是个人身份。到了村里,不是传福音,只做实事,姚启仁立即来访问,也与卢支书重归于好。卢支书对他本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借着德志他们的到来,卢支书也想与姚启仁保持良好的关系。

    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改,还是好人。如果一味坚持,固步自封,恐怕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到后来,姚启仁竟然很愿意来找卢支书,不是谈信仰,而是谈死后的情况。

    人都有预感的,万一人要不行,可能就会预兆到一些外人所不容易察觉的事。比如,看到叶子落下来,就不会想到还会有春天;看到太阳偏西,快要落山,就会想到明天早上太阳不会升起。人也一样,叶子落,就悲秋,太阳落,就考虑到没有未来。

    好在姚启仁不是诗人,也没有多愁善感,大概过得去就行了。

    一天早晨,卢支书的婶娘给姚启仁送合渣,说实话,她是热心快肠的,刚好住得较近,姚启仁的女儿又不在身边,多少可以照顾照顾。

    说实话,卢支书的婶娘做的合渣很一般,不过,他是用心做的,感到味道不一般。

    他婶娘喊道:“姚启仁,老姚,老姚啊!”

    喊了几声没有答应,他婶娘就好奇,看看房门,已经插了销子,他婶娘知道,人一定在里面,要不然,销子就不会从里面插上。

    他婶娘回来喊他幺爹,一起去看。他幺爹也不敢,就找了卢支书,姚尚党在放牛,听说卢支书要去找姚启仁,就来了兴趣,看看这老头在家干什么。

    一行人到了姚启仁门口,看到里面黑咕隆咚的,不像平时那样白。卢支书说:“尚党,把门打开。”

    “不,那老头说不定会打我。”姚尚党说。

    “不会,万一他打你,我们来保护你。”卢支书说。

    姚尚党还是不干,卢支书是婶娘说:“我们不是老了,手脚不利索,哪里会麻烦你,你就打开吧。”

    姚尚党听了,觉得他婶娘还有可能给他介绍女朋友,不能得罪她,于是就听话照做,拉开了销子,一行人都进去,看见姚启仁躺在床上。他婶娘上前喊道:“老姚,老姚,合渣来了,快起来吃。”

    姚启仁一动不动,他幺爹慢慢上前,卢支书说:“慢点,看那颜色有点不对。”

    “啥颜色?”他婶娘问。

    “脸色惨白。”卢支书说。

    “是外面的光照的吧。”姚尚党说。

    “好,幺爹,你去看看。”卢支书说。

    他幺爹上前去推推姚启仁,他幺爹立马跳回来,说:“完了,人都硬了。”

    他婶娘一听,一碗合渣“啪”一声掉落在地上,碗摔碎了,合渣溅得到处都是。

    合渣落地,他婶娘吓得撒腿就跑,生怕跑晚了就跑不了似的。

    卢支书上前,用手指放在姚启仁的鼻子下,没有了气,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