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长发,他把这个水池建造的工程交给我,但我不会算账,我又属于水利系统下面的工人,虽没有正式工的编制,属于临时工,但是,我很开心了,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方脸说着,两眼放光,脸上更是发亮。

第238章 就地处理() 
德志听了方脸的建议,就地取材,也得到刘秀的同意,决定在当地取材。

    德志打电话问盛长阳,他说没问题。就这样,这个材料问题得到了解决。

    德志心里非常舒服,项目总算顺利地开始了。

    只要一组先完成,树立了榜样,其他组都好解决,越是在偏僻的地方做项目,人们越是积极,因为所得的资源不多,没有多少选择。有一次,就要抓住一次,不珍惜,下次就没有了。

    盛长阳安排了加工砂石的师傅上山,农用车到了村中心的位置,没有办法到一组,那里不通公路,一组位于山沟里,要到工地上,必须要翻山。

    加工砂石的机器就是一台柴油机,上面油迹斑斑,油灰满布,卢支书安排人从车上卸下这机器,然后又抬到工地,的确费了一些周折,可是,不这样做也不行,好在一组的村民积极性蛮高,说一声干就绝不含糊,要来都来了。

    机器到位,从此便听到山上响起了爆炸声,石头崩裂时发出的声音,震动了树叶簌簌发抖。

    这种地动山摇,曾经在巴东荷家庄村发生过,那时候,这些东西都不经过德志的手,从买火药到爆破,都是交给当地农业服务中心来办了。监管的人除了当地政府,还有德志他们。监督最得力的要算民宗局,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因民宗局的领导换了,工作人员做了岗位调整,工作效率自然降下来,那是后话,德志已经离开了巴东,后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柴油机发动了,粉碎机开始工作,将大石块丢进粉碎机,经过机器的加工,从机器里就流出来了砂石,要粗的有粗的,要细的有细的,粗的用来做水池底部,细的用来粉刷水池,都是有用的。德志看着这工艺,就明白了一些道理。

    根据时间表,应该安排送水泥上山,德志想,应该去看看才好。

    想到这里,德志找到卢支书,说:“我想下山,顺便找车送水泥,你有没有熟悉的司机?”

    “有啊!不过,不在这个乡,在另外一个乡。你如果想用他车,我就联系。”卢支书说。

    “价钱怎么样?”

    “什么价钱?”

    “车费。”

    “哦,车费不清楚,你可以跟他面谈,我和他打过交道,比较老实,不会乱喊价的。”卢支书说。

    “好,你跟他联系吧,我明天到宣恩,跟他见面。谈谈送水泥的事boss有令;宠妻无度。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一起去。”德志说。

    “明天?”

    “嗯。”

    “明天要到乡里开会,我刚好可以带你下山,你在山下再搭车吧。”卢支书说。

    “好啊!”德志真感到这是上帝的照顾。

    卢支书掏出电话,开始拨打电话,等他合上电话,接着说:“已经搞定,他明天刚好要去水泥厂拉货,你到宣恩后和他联系,这是他的电话号码,我报给你听,你记下来好吗?”

    “好的,好的。”德志说着,拿出电话本,记下了卢支书说的号码。

    “那师傅姓啥?”德志想起来,加了一句问道:“怎样称呼?”

    “姓水。”卢支书说。

    德志感到好笑,这人一生该干什么,仿佛上帝已经预定,安排好了,自然,这拉水泥的刚好姓水。

    卢支书报了电话号码,德志掏出电话,摁下他报的数字,然后,又掏出电话本,将号码记在本子上,因为有时候手机死机不管用,还不如这个电话本实用,只要电话本不丢失,想要跟谁联系就能跟谁联系,前提条件是手机不停机,没有欠费。

    德志的手机不高级,但是,基本的通话功能还是有的。

    第二天,德志起床收拾停当,卢支书也早早起了床,将摩托车推到院坝里,然后一起吃饭,吃完饭,碗筷都是卢妻收拾。德志背上背包,坐上摩托车,卢支书发动引擎,“突突突”地朝前开去。德志坐在后座上,手扶着臀下的扶手,牢牢抓住,身子在车上左右椅。

    车子终于下了山,沿着山脚,绕到了桥头,卢支书停下摩托车,德志从车上下来,向卢支小说离开。

    德志看看青山绿水,心中喜悦,这里很安静,适合养老,水位上升,是因下游新建了一座水电站,让峡谷###现了平湖,形成漂亮的风景画。

    正在此时,一辆车跑过来,车身后扬起漫天的灰尘。因为水位上升,老公路将来会被淹没,就没打算投资维修,路面显得凸凹不平,小石块和泥土夹在一起,天干日晒后,泥土和石块分离,车轮碾压过后,自然扬起灰尘。德志看到车过来,招了招手,司机停车,打开车门,德志上了车,站点上没有别的乘客,车继续往前走,过了桥,开始爬坡。

    车上的乘客大多数都是短途,有的才从集市上回来,背着的背篓空空的,在背篓的底部,放着一些香烟、食盐、洗衣粉等家常用品,还有一些农药啥的,竟然没有用塑料袋包装,车厢内充满了农村特有的味道。

    车到了宣恩,德志给了车钱,下车。德志的习惯还是先坐车,再给钱,他们当地人不是,有的人一上车就给钱,有的是临下车前几分钟给钱。仿佛不给钱,坐着就不平安一般。

    德志直接到家,见到妻儿,心里略略有些伤感。他妻子问:“为什么不开心?”

    “觉得这样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结束?”德志说。

    “不要灰心,再说吧!走一步看一步,不会让我们上街讨饭吧。”她说。

    “这个不会。上帝的子民从来不会讨饭吃的,上帝的儿女从来没有饿死的。”德志说。

    “别在我面前提上帝。你看看你们这群信上帝的人,有多少是真心跟着耶稣走的?都是假冒伪善的家伙。”她说。

    德志听了,心里不高兴,可无法辩驳。只好一笑了之。

    德志突然想起了打电话,那人说:“好,我明天一早就过来天咒沉沦。价钱好说,好说。是卢支书介绍的,我不会漫天要价的。”

    德志说:“好,那明天见吧。”

    德志还有时间,就觉得好好地陪着妻子孩子玩玩。妻子说:“他们还没回来,你先回来了,为什么?”

    德志笑了笑,在妻子面前德志不能多说什么。说多了不行,言多必失,说不定啥时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德志可不是诸葛先生,不会神机妙算,不知道哪一会儿就会遭到攻击。

    基督徒好像应该好好地当基督徒,不应该谈恋爱和结婚,或者,根本不应该生孩子养孩子,这些事务,都非常耗费精力。

    也影响自己的正事,比如说,基督徒的第一任务就是传福音,也就是响应耶稣的教导,“到普天下去,传好消息给万民听,让他们们成为我的门徒。”

    这个任务不完成,就不配做耶稣的门徒。德志心里惭愧,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门徒,只是挂名的。

    德志带着孩子想去广场玩,得到妻子的许可,他的妻子说:“暂时不去,你们爷俩先去。我还要做点家务。”

    德志带着小小说,然后沿着河边的桔园向桥上走。

    现在水面比较平展,就像一面明镜。

    桥头有一些摆摊的,一位老人在卖自己做的铁皮盒子,大大小小都有,德志看了看,觉得有个盒子非常适合装票据,就买了一个。老人也不含糊,一分钱都不肯退让,德志看那老人目光比较坚定,再看看他的手,长满老茧,如槐树皮了,德志不忍心还价,就买下了那盒子。

    铁皮盒子的好处,就是票据放在盒子里,可以预防虫蛀和老鼠咬。

    书亚很好玩,非要玩盒子,德志说:“不行。”

    书亚就哭,德志想只要书亚看到鸽子就不会要盒子了,于是就带着书亚去广场,边走边说:“乖,我们去广场喂鸽子吧。”

    书亚一听,连连叫好,就忘了盒子的事。德志不给他盒子的原因,是因盒子的边角,一不小心,就容易划伤他的小手。他还是小屁孩,细皮嫩肉的,弄伤了手,没办法向德志妻子交代。

    德志看到了鸽子,自然欢快地跑过去,鸽子不怕他,等他走近了,差一点点的时候,小书亚伸手要去捉它的时候,鸽子突然起飞,吓得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