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衣服、洗碗,这些活儿不用他老婆交代,德志就会主动去做,虽说要克服种种障碍,可是也没有办法。

    做饭不用说,是他老婆的事,德志没有这个恩赐,也曾经做过几次饭,可惜的是,他做得不好吃,自己都懒得吃,更别说别人了。

    当晚,德志在孩子睡着之后,和他妻子又活动了一番,弄得她哭爹喊娘的,只是强忍住,没有发出声音来,隔壁的老王家每次睡觉都晚,好不容易睡着之后,隔壁老王老两口还在,起来上厕所,然后又谈话,没完没了,好像在热恋中的人。

    德志睡着后,就不容易被惊醒,睡前的运动十分折腾人。到早晨五点,德志起床,很想再做,可惜时间不够,恐怕还没过瘾,就要结束,弄得没趣儿。

    谁知,她不放过德志,她说:“才找到一点感觉,你就要走,哪里有这样的老公?”

    “不要这样,时间不够啊,车可不等人,要不然,就要等到四个小时后的那一班车了。”

    德志妻子不管不顾,硬是骑在德志身上,要变化着各种花样,要得到满足。德志没办法,加上被她撩拨得差不过也有了###,于是就要做,她倒非常配合,很快就达到了最高浪潮,德志震颤了一阵之后,开始收兵。

    这女人一平等,就不得了,一定要将男人压得起不来不可。

    一看时间,确实不多,德志妻子一看,立马行动,开始给孩子穿衣洗脸,然后自己收拾,简单地化妆,毕竟是回娘家,一家人和睦同居,一起回家,怎么说都是好事。

    自己的脸上不弄干净,那可怎么能行?除了脸上要弄干净,还要挑衙的衣服,有了好衣服,才能衬托出人的价值。

    弄完之后,离开车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出门到公交车站,还不如直接到汽车站,只有一站路,过了桥就是,何必要浪费车费呢?

    走路过桥,再下桥,看到车在前面等,车上已经坐了一些人。看来都是一些怕挤的人。

第235章 开房轶事() 
上了车,还要有座位,在市区,车是不能超载的,等出了市区,随便加人,车主不吃亏,人吃亏,车吃亏,还不安全。不过,人们都习惯了这种拥挤。这种生活状态,人们习以为常。如果人人都拥有车辆,也就不存在这种挤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的现象了。

    开车的时间到了,车就开始发动,考虑到车本身是需要有诚信的,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到了时间,车就会走,大概到了一定的时间,车就会来。经过长期的行为,跑车的司机和车的主人都换了,可路线和时刻表都没换,人们看中的不是啥车啥人,看中的是一种承诺,并且实践自己的承诺。

    车缓缓前行,司机开车,卖票的在路上用眼睛扫射,看看潜在的客户。有人积极,站在路边,守着行李,等车一到,立刻招手,停车后,慌着将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车上装,不分车头还是车尾,只要能将货物弄上车,都行。

    此时,售票员就要下车,指导乘客摆放行李,尽量使用好车上的每一寸的空间。然后,人满头大汗地上了车,买票时,又讨价还价搞半天,占一元钱的便宜,都愿意,谁叫人节约惯了呢?

    车到了乡镇,有学生上车,放假了回家,买的票却不是半票,不是学生票,因家里不通火车,没有这个优惠,加上县市内的交通,都是当地政府在管,多收钱,就多收税,对当地有好处,对学生买全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不做深入的研究。

    车到了村里,有人下车,下车之后,车内就空荡荡的了,反而颠簸得更厉害。接着,司机将车开到坡上,德志他们下了车,德志没有忘记对司机说声谢谢,然后十分满意地下了车,德志看到司机惊诧的表情,十分好玩重生之贤妻良母。

    司机赚钱了,还有人说谢谢,这个让司机不能接受。他认为,当今的社会,就是钱在起作用的社会,当一个人不要钱,而改为要尊严的时候,就变得比较浮躁了。

    下车后,德志看到的天地更宽广,比城里的视野开阔多了,心情自然爽朗。德志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老婆和孩子,加上才死后余生,心里格外舒畅,人生苦短,与家人在一起,需要好好珍惜分分秒秒。

    德志他们赶到了德志的丈母娘家,两位老人见了孩子、外孙回来,非常高兴,人老就盼着儿女常回家看看,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的贡献。只图儿女团圆,和睦相处,平安一生。

    说起来是看望老人,实际上回到家后,两位老人更加忙碌,说起来是回家照顾二老,实际上是麻烦他们,因马上要回家。

    老人很高兴,村里的老人都会关注这件事。因当下的村落已经变成了老人村,老人们常在一起聊天,聊天的内容不外乎孩子们,相互比较,看谁厉害,更重要的是,比较来比较去,看不到,等于白说。

    老人看到孩子们在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时候回来,对老人是个安慰,也是一个骄傲的理由。

    德志他们回来短短几天,可是,老人挂在嘴上的得意之情,要保留得很久,直到下次回去,更像机器加了油,马力十足地向前跑。

    在娘家不能呆时间长,虽到中秋,可蚊虫仍然到处肆虐,对小书亚有伤害,他的皮肤娇嫩,蚊虫见了他细皮嫩肉的,高兴坏了,只要德志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遭殃,德志倒安全得多。相比较而言,德志的皮较厚,虽是a型血,可蚊虫更喜欢容易咬破皮肤的供体。

    在丈母娘家实在懒得呆下去,再这样下去,会让人崩溃的。蚊虫喜欢生人,是新鲜的血液,需要换一换口味,当然,德志一家回来,供给蚊虫新鲜食物,对丈母娘家的蚊虫多少也是一种贡献,蚊虫抱着好感,期待再次来做客。

    从德志的丈母娘家到候车点,需要走一段半小时的路,在乡间,走路是最常见的,因地方太远,需要靠两条腿行走才能到达。再说,村里没有公共汽车,出门就有汽车,现在的农村条件不像电视吹嘘得那样好。如果长期看新闻联播,走出去,会比别人呆头呆脑一大截。

    到了候车点,需要耐心等待,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提前来。人来了,就巴不得早点上车;自己上了车,就巴不得车早点开走,哪管人家上不上车。车上的人越少越好,司机希望越多越好。

    司机希望人都是货物,能装多少就装多少,以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

    小书亚一上车,就开始睡觉,车在椅,如同摇篮,让幸伙加速睡眠。上车就开始睡,下车就到处跑,不到时候,不会主动上床睡觉。

    因德志错过了探亲的高峰期,当人们都还没回来的时候,他们先回来;当人们回来过中秋的时候,他们离开,车上并不显得拥挤。

    回到家,德志就开始准备明天去恩施了。

    中秋节和端午节回他丈母娘家已经是多年的习惯,毋庸置疑,在家里肯定要比在外面强,哪怕天天吃稀饭,心里也舒服,毕竟一家人团圆了,不会因天各一方,为对方牵肠挂肚。

    收拾完东西,德志陪孩子玩了一会儿,然后吃饭,洗澡,洗衣服,睡觉,晚上与她行房事,算是告别晚餐。

    早晨,天已经亮了,到了中秋,到时候天会亮,德志就起床,睡懒觉的要受穷,这是《圣经》上的话语,不会错的。德志作为一家之主,不敢偷懒,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不让问题拖到最后才解决,或者根本就没有解决。

    离开家乡,再到恩施,来接替刘秀,让其可以回家网游之抢先半步。

    听说大姨妈齐老师从新马泰回来,直接去了恩施,看看受伤的芭比。另外,芭比的姐姐已经离开恩施到了常德一家教会,那里正缺少一个传道员,而她有着神学的背景,教导一些老太太老头子们,不在话下。

    芭比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转到普通病房,考虑到病人家属的住宿问题,刘秀和齐老师商量后,安排他们去当地教会住宿。

    德志弄不清楚当地教会的情况,只晓得这是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本来,德志他们做项目是不和当地教会发生关系的,为了避嫌,不得不这样。当地教会不做社会服务,自己还需要钱来发展教会,怎么会帮助别人呢?对他们来说,能省钱就省钱,能节约就节约,病人家属一股脑地都去教会,势必会增加教会的负担,至少水费和电费需要承担吧,暂且不说住宿费了。

    德志听尹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