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刚好是两户人家,不需要安装水表。而且也没有让基金会出一分钱来做水池,完全是他们自费。

    现在的要求就是要解决一部分水管。

    尹懋说:“我们应该格外照顾你们才对。因你们住得偏远,更需要帮助。公路边上的农户,得到的好处比你们多得多,凡有好事,都轮不到你们。”

    女主人说:“确实是这样!我们原来合伙做一口水池,没打算让基金会出钱,也没想到让二位先生解决水管。只是,姚先生在问,我才提出这个的。”

    德志说:“是啊,如果村里所有村民都有你这样的觉悟,那有多好!”

    尹懋说:“我们做项目,原则是各出一半儿。宫支书好像到现在都没弄懂,我们定的出资原则,一个劲儿地要新项目,我们可不是世行。”

    女主人笑了,说:“什么叫世行啊?”

    德志说:“就是世界银行。”

    女主人问:“那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吧?”

    德志说:“不是。”

    女主人说:“你们的项目资金从哪里来的?既然不是银行,总不会自己印钞票吧?”

    德志说:“是海内外爱心人士捐助的,我们可不是印钞厂的,也不是银行。我们是白白地给你们,不图任何回报的。”

    女主人说:“我就说了,你们和他们不一样。”

    德志问:“有什么不一样的?”

    女主人说:“他们喜欢摆官架子,极少像你们这样到最偏远的农户家里来。做项目选在容易参观的地方,交通便利,不需要走很多路的地方。像我们这里,兔子都懒得来在这里拉屎,更别提官员了。只有你们才愿意这样做。”

    德志和尹懋听了她一席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德志问:“那么,你们需要多少水管呢?”

    女主人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尹懋补充问道:“你们的水池在哪里?水源呢?”

    女主人说:“我知道,知道,带两位先生来看看。”

    德志和尹懋起身,看到贾友牛竟然在椅子上睡着了。

    贾友牛很累了。

    他女儿和女婿都在外打工。他女儿以前是民办老师,乡村里的孩子少了,她的工资又低得可怜,盖房子欠下一屁股的债,只好向学校递交了辞职信,到南方打工去了。

    //btxt520xs ……》

第067章 申请撤退() 
贾友牛的女儿走后不久,村里的小学校就荒废了网游之天下无双。【。。/://孩子们到另一个村子上学。

    她是乡村教师,以前高中生,山村的教育水平有限,老师来了走的,将就着读完高中,高考失利,不想复读,就回到村里。刚好村里的孩子们还多,上学挺远,村办小学就办起来。开始没有教室,就在村委会那一排老式木房子里教书。

    那木架构、青瓦做的房子,有些年代了,据说原来是苏区,贺龙到过这里,房子一直保管得不错。

    后来经过修缮,主要是换瓦,一半做村委会,另一半做小学教室。她比较聪明,加上愿意教孩子们,就成了民办教师。

    工资很少,一百多元每月,还拖欠,不能正常发放。她可怜村里的孩子们没老师,为了避免不让悲剧继续在下一代人身上发生,她不嫌弃工资低,愿意教孩子们,不让他们走很远去上学。

    山里的路非常难走,孩子们小,遇到下雨下雪天,经常摔跤,因为路途遥远,中午就在学校吃,带点饭去,都是冷的。

    在村里上学,要方便多了,少走路,娃娃们近点的可以回家吃口热饭,远点的可以到附近亲戚家,也不至于吃冷饭全文阅读校园全能高手。娃娃们还能在床上睡一会儿,否则,只有睡在课桌上或者趴着睡。

    后来,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山里的土地少,石头多,在家的收入明显不够家里开支,只好离开家乡,到沿海或者发达的地方,到容易找到钱的地方,放下尊严,什么事都干,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没有办理社保、医保或者其他保险,只要能按月领到工资就行了。打工挣的血汗钱,攒下来,寄回家,帮助家里对付盖房、娶媳妇、生孩子等各项开支。

    但是,娃娃们能跟随父母到打工的地方上学的少之又少,除非那些混得比较好的,发了点小财的,可以勉强到城里掏高价让孩子进入城里孩子进的学校读书。但是,即便同在学校里,同一个老师教,对山村里来的孩子仍有些歧视。

    孩子越来越少,一是计划生育控制住了人口增长;二是物价飞涨,医疗、教育费价位高昂,想生都不敢生,生了就得负责,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动不动就要钱,钱少办不来事。只有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份儿。

    涨价,这一招真狠,房子一贵,所有的东西,和民计民生有关的东西都涨价,真的是快活一会子,多生一个孩子,真要痛苦一辈子了。

    总之,村里的孩子少了,横竖加起来没两三个孩子了,只好要撤掉村办小学校了。她也含泪离开她喜欢的教师岗位,出门打工去了,民办老师职业就此结束,没有任何补偿。

    她打工去了,接着是认识一个打工的男友,然后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村里的小学校就成为被占地农民的柴房,堆放一些茅草在教室里。被占地的村民想把房子推倒复耕也不可能。那些房子坐落的位置相当好,适合种水田,但是看着这块好地,被盖了村办小学,村民窝一肚子火,可是没法子来暴发。

    贾友牛在家,忙里忙外的,他老婆有病,做事不太麻利,就让她带孙子,贾友牛就多做一些。

    刚才的对话,贾友牛开始还略懂一些,最后聊到世界银行的事,他听不懂,加上酒精起了作用,他就在椅子上睡着了。

    真是高手,坐在椅子上睡都打呼噜,旁若无人,一看便知,贾友牛没有任何心机,不会算计人,结果他走到哪里,都受到村民的欢迎。不像宫支书,走到哪里,村民都不会跟他说掏心窝子的话,因为宫支书会整材料,善于抓人的小辫子,然后拿小辫子做文章。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做不了村支书。只能当个小组长,被村支书指挥利用。

    德志不想打扰这位沉睡的老人,就悄悄地和尹懋一起,跟着女主人去看水池。

    水池正在两户人家的中间,房子后面的山坡上,那里是斜坡,还有青石露出,石头与石头之间,是开挖出来的耕地。

    水池做得很好。

    完全符合卫生标准。有盖,盖子上还有防止污水流进水池的小拦水坝,水池呈长方体,一大半埋在土里,一小半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部分用水泥砂浆抹平,很光滑。

    村里的大水池,跟这个两户人家合资合作做的水池相比,要差得多。就是那个拦水坝,不知道费了德志多少口水,到现在,做是做了,但没有用砂浆抹平,很粗糙、很难看。

    投资人看了村里集体供水用的大水池,肯定会生气的。哪里像个水池?

    还是那句话,为集体做的,永远做不好,以宫支书为首的,都这样想,反正不是我的,是大家的,大家的东西,我何必管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何必自讨没趣儿呢?

    那个水池,让德志伤透了心,以至于都动摇了以后继续做集体项目的信心了。

    看完水池,接着去看水源。水源在女主人家的房子后面的山坡上,做了一口小的取水池,不到一个立方米。

    那水从石头缝里流出。流入小取水池,然后通过有色塑胶管流入大水池,再在大水池出水口,安装闸阀,再分叉,分到两户人家房子里,或洗澡、或饮用。

    但是,水池做得漂亮,水管却廉价货,质量很差,管不了多少年,就像贾友虎他们十几户用的水管一样。

    德志很惊奇于他们做事的高度一致性。比如买这样的有色塑胶管,他们都买一个牌子,哪怕以前买过的都喊上当了,他们还是照旧去买这种的水管,真让人担心,竟然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纯粹是人云亦云。

    这也许就是从众心理了。德志不太懂,只是好奇!明知不可以,还要去照样行,不知道是处于什么境地?基于什么目的?

    德志看了这些,再看看尹懋,问:“尹大哥,怎么样?心里有数了吧?”

    尹懋点点头。

    二人重新回到女主人家,女主人从里屋拿出一些水果,请尹懋和德志吃。德志心想,这里不产水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