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18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预期了。

    虽然被打了一顿,但是没有花那二十万的冤枉钱就出来了,丈夫也没被送进监狱,这对于廖英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儿,她对吴均和霍思宁真是充满了感激,当即表示要给吴均三人接风洗尘,到她家里去吃一顿便饭。

    霍思宁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吴均还没有表态,那边吴亚就举双手赞成,表示最想尝尝英子姐的手艺,所以吴均的意见就这么被直接忽略了,一行人直接开车就到了柳树村。

    事实上,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一群人的肚子也都饿得咕咕叫了。

    柳志斌跟英子两人钻进厨房里面就开始张罗起饭菜来,农村的便饭做得是很丰盛的,因为完可以就地取材,腌制的火腿咸鱼腊肉都是现成的,地里种的蔬菜也鲜嫩得紧。

    英子还养了鸡和鹅,柳志斌手脚利索地抓了一只鸡就杀了,扯了鸡毛剁成鸡块,又取了一些英子早前在山里采的新鲜的菌子,炖了一大锅鲜菇鸡汤。

    很快,一大桌子菜就上桌了。

    在云省,最大的特色菜,大概就要数菌子了,虽然是冬天,虽然来的仓促,但是英子晒的干菌子还真不少,还炸了鸡枞油,炖在鸡汤里面的牛肝菌青头菌吸满了汤汁,饱满而鲜嫩,简直好吃到能吞下舌头。

    那边英子看到霍思宁那一脸享受的满足样子,也觉得很是骄傲和欢喜,一面给霍思宁夹菜,一面跟她科普道:

    “这还不是吃菌子的季节,若是雨季过来,那才是真的饱口福呢。”

    “别看现在你们吃到的这些菌子好像都很香,但比起新鲜的野生菌来说,这些根本就不够看了。”

    “到了雨季的时候,山里到处都是菌子,见手青、奶浆菌、鸡油菌、大红菌,就没有不好吃的。”

    “当然,最贵的还要数鸡枞和松茸了,不过这两种就比较难得了,要凭借经验和运气才能够踩得到。”

    “就我这一罐鸡枞油,可是耗费了我老大的力气,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攒了这么一罐子。”

    “要是运气逆天的话,还能采到松露,但是这就更难了,反正这几年我是没采到过,倒是前几天隔壁柳四婶子在山里摔了一跤,倒是让她找到了一块黑松露,整个一大块,差不多有一斤呢,据说非常难得,刚挖出来县里面就有人来买了,卖了三千多块呢!”

    英子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语气里面说不出的欣羡,显然是非常羡慕那个柳四婶子的好运气。

    这倒是也不奇怪,霍思宁吃过正宗的意式大餐,里面的松露都是按片算钱的,松露被世界公认的奢华极品美食,与鱼子酱、鹅肝齐名,顶级的松露价格甚至超过百万,被誉为可以吃的钻石。

    本书来自

第2456章 可以吃的钻石() 
    

    松露作为世界珍味只王,价格贵如黄金,却是供不应求,因此成为了球各大高档酒店、餐厅内大厨们翘首以盼争相抢购的上乘食材。

    而松露独特的气味儿,世界都找不到第二种食材可以取代,而且无法进行人工种植,只有靠对松露味觉有奇特感应的母猪或者嗅觉灵敏的猎犬才能够挖掘到。

    松露在世界都有出产,品种多大数十个,主要产区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克罗地亚,其中以法国产的黑松露和意大利产的白松露最为高档,价格也最为昂贵。

    法国人用麝香、***和经年未洗的床单味来形容松露所散发出的复合芬芳,那是一种诱发人类原始冲动、***的味道,但说实在的,霍思宁尝过松露的味道,她作为一个巴蜀人,还真不太喜欢。

    但是每年秋冬,松露都是西餐忠实爱好者和摆阔气显排场者趋之若鹜的食材,一块貌不惊人的小块菌就能做到身价惊人,有钱都未必能够品尝得到。

    正是因为松露产量少,运输和保鲜都极其困难,又不能人工种植,所以这种菜肴的销售期每年都不过短短的几周时间。

    可以说,世界将松露这种美食吃出了极致,相比起用松露来填饱肚子,这颗蘑菇,其实更多的已经升级为了一种精神体验。

    相比起松露自身更重要的,还是想用松露时的那种心态。

    当然,霍思宁的关注焦点并不在享受松露的那种感觉上,她感到意外的,是她没有想到,在漯化县柳家村这儿,居然还能挖掘到松露。

    但是她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这样大惊小怪的实在是有些孤陋寡闻。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里是大礼,但是这儿地处偏僻,到处都是山峦,环境完没有遭到污染破坏,而且和香格里拉同出一个纬度,无论是环境还是气候,都绝对是出产松露松茸这些极品美菌的最佳地点。

    只是,这确实是霍思宁没有想到的,她在听到英子说起这附近能采摘到这么多菌类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一个念头闪过,等到她想抓住的时候,却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她吃着眼前碟子里的鸡枞,好奇地问道:

    “英子姐,你们这儿的人,有多少人采摘菌类为生啊?”

    英子闻言笑道:“这个为生还是有点困难的,野生菌类采摘哪能靠得住,都是靠天吃饭呢,所以基本上只有村里面没工作的妇人忙里偷闲才会去山里采摘这个,一般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像我说的鸡枞啊松茸啊松露啊这些品种的菌类确实价格高,但是一年也未必能采到几斤,像我今年累死累活采了三个月,也不过就得了几千块的收入而已,想要以这个为生,只怕一家子人都得饿肚子了。”

    霍思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好气问道:

    “那你们这些菌子都是在哪儿采来的?要走很远吗?”

    英子摇头道:“那倒不用,别的山我们也不熟,我基本上就是在柳家坳那边,那儿土地肥沃,树木也茂盛,每年都能长出一茬又一茬的菌子来,村里人都在那一带采。”

    说到这儿,英子见霍思宁似乎对这些山里的菌子很感兴趣的样子,忍不住提议道:

    “其实冬天也有菌子采,不过这种菌子我们这儿的人不爱吃。榆黄蘑,就是野生的金针菇,不知道你们尝过没有,柳家坳那山里就有,要不我下午带你们去采,另外碰碰运气,说不定也能跟隔壁柳四婶子那样,采到松露呢。”

    吴亚都好多年不在村里呆了,一听说采菌子,顿时就来了兴致:“好啊,那我们吃过饭就去!”

    霍思宁对这个什么榆黄菇不怎么感兴趣,但对那柳家坳还是有些好奇的。

    昨天夜里她也跟着吴均他们进山祭拜吴父吴母了,但因为是大晚上的,山里一片漆黑,她也没顾上查探,所以英子提出带她们去柳家坳采菌子,霍思宁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吃了饭歇了一会儿,一行人就朝着柳家坳那边去了,吴均他们还想去坟冢那儿瞧瞧,顺便看看如果到时候修坟的话,砂石和水泥都从哪儿运进去,怎么走才比较方便。

    吴亚是真的拎着个竹篮子就准备去采菌子了,但霍思宁却有些心不在焉。

    她觉得她脑子里似乎灵光乍现,但是再细想却完想不起来了,所以到了山里之后,她就到处东张西望,压根就没去注意脚下到底有没有菌子。

    不过这东张西望的,她倒是也看出点问题来了。

    这柳家坳的山里面,生长的绝大多数都是松树,而且一看这些树就有些年头了,很多树甚至一个人都环抱不过来。

    而松茸、松露这两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类,都是生长在松树、橡树之类的树林里,而且是在树根底下着丝生长。

    只是相比之下,松露的位置更深,一般在离地表30到40厘米的地方,而且两者的采摘期也不一样,松茸在夏季的七八月,而松露则在冬季的十月到十二月份。

    所以这柳家坳能够长出松茸和松露来,并不算稀奇,因为这儿的确是适合这两种菌根真菌的生长。

    霍思宁望着那边喜滋滋地采着榆黄蘑的吴亚,又看看正在每一株松树底下扒着土层,试图碰运气找到松露的英子,心里那种奇怪的念头却是愈发强烈起来。

    偏偏在这个时候,英子找了不知道多少株松树,也没能找到她想要找的松露,有些郁闷同时也有些泄气地坐在了一株松树底下。

    那边牛牛和皮皮见状,忙凑了过来,望着他们的妈妈,好奇地问道:

    “妈妈,你找到松露了吗?”

    英子瘪了瘪嘴,不太高兴地道:“没有呢,哪那么容易找得到啊,这玩意儿又不是大白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