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2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因着这个王圆箓,现代的敦煌研究院专家们,只能一次次从国外博物馆屈辱地买回敦煌文献微缩胶卷,带回国内后再进行研究,只能隔着厚厚的玻璃触摸那些文明的影子。

    所以,这个王圆箓可以说臭名远扬,哪怕没去过敦煌莫高窟的年轻一代,也大多数都知道他的恶行。

    但这大和尚忽然提到王圆箓是什么意思?

    “我怀疑,这些箱子,包括这只佛头塔,极有可能是从敦煌运送出来的。”

    “如果根据你们的猜测,这些古董文物都是从联军侵华时期战船经过马六甲被截胡的话,那么时间是就是对的上的。

    “这里面肯定绝大部分都是从帝都圆明园搜刮出来的东西,但这些竹简跟佛头塔,即便是在当时,也是无比珍贵和重要。”

    “如果这些东西在当时就面世了,肯定会被收录在皇家寺庙里面当镇寺之宝供奉着,绝无可能会随意放置在皇家的后花园里,这是暴殄天物,皇室讲究规矩,且慈禧太后信佛,她绝对不会允许手底下的人这么干。”

第2860章 合理解释() 
“但就我所知道的关于佛法的部分,并未有过关于这颗佛头舍利以及这些《阿含部》原本经文的记载。”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东西根本还没有来得及面世,就直接被那些侵略者截胡了。”

    “这种情况,能推测出来的可能性本来就很少,再加上这些东西都是佛门物品,我能猜测到它们最可能的来源地,就只有敦煌了。”

    释善大师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这些箱子,眼神里闪过一抹沉痛与哀思。

    很显然,因为提到王圆箓,他又想到了敦煌莫高窟遗失的那些灿烂的文明,所以心里感觉到遗憾。

    但霍思宁此刻却已经顾不得去考虑这位老和尚的心情了,她和谢道远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下都是暗暗震惊。

    原因无他,只因为老方丈的这个推测,实在是太合情合理了!

    之前霍思宁就在疑惑,为什么这一批古董里面,还存放着梵文佛经原本这样的东西,这玩意儿,绝对不可能存放在圆明园,而应该供奉在寺庙里才对。

    可偏偏,这些东西却混在皇室古董中一块儿运了出来,这是为什么?这完全不合情理啊!

    但现在,老方丈给予了他们一个最合逻辑也最有可能的答案。

    没错,这一批物件,不可能是来自于皇家,以皇家的森严规矩,如果这批佛学经典真出现过,哪怕没有文献记载,也肯定是有迹可循的。

    但这些东西却偏偏半点痕迹都没留下,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才出处,根本就没有见光。

    当年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了储藏室,于是在洞窟里随手捡翻着那些佛学古物,将一批批的文物贩卖给欧美偷偷潜入进来的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那些文书经卷,织绢,绘画,写本和唐塑,就是这样被悄无声息地运走。

    这么来算的话,眼前的这些古物经文,最有可能的渠道,就是走敦煌莫高窟运送出来,然后被混迹在入侵者的战利品之中,被一块儿运往海外。

    这样一想,霍思宁就忍不住心痛,当年这些侵略者,不但毁掉了圆明园,还在敦煌莫高窟充当了一回强盗!

    眼前的这些竹简经文,不过只是当年失窃的那些古物之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历史已经远去,后人自然是无法追究,但老和尚的这番推测,倒是让霍思宁生出了一个念头。

    一定,一定要去一趟敦煌,将这批竹简的来历弄清楚!

    提到敦煌,在场的众人都有些伤感,好在霍思宁也算是豁达之人,她反而觉得庆幸,庆幸这些《阿含部》原本经文,被她给找到了。

    若是真再过上几年,被那个琉璃人给找到,得到了兽首就算了,这些竹简,这人很有可能是保不住。

    毕竟这些东西是被存放在那么深的海底,想要弄出来,绝大不可能避开海水,到时候这些被就已经被损毁的竹简浸泡在湿咸的海水中,肯定就没法看了。

    同时,霍思宁心里还有些后怕。

    幸而当初被困在那个海底实验室里,是顾叙带着七宝一块儿前去,否则哪怕顾叙将她从那海底救出来,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批古董被炸毁成碎末沉入海底。

    幸好,这些东西都被顺利的带回来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霍思宁不是贪心之人,能得到《阿含部》经文的梵文原版,还意外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子,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意料了,更何况之前一直困扰她的镇馆之宝,如今也已经有了着落。

    所以她心情很是愉快,在将谢道远和释善大师送走之后,接下来的两天,都在十分积极的开箱子。

    加班加点忙活了好几天,所有的箱子总算全部开完了,虽然出了佛骨舍利子之后,就没再发现更亮眼的东西,但霍思宁已经觉得心满意足了。

    一面让越姝雯和钟小幺登记造册,一面她就让谢道远派了那批新招的研究生来就那批竹简进行初步的拍照整理。

    这些研究生们虽然考古鉴定的水平还不行,但是打下手做一些整理和初级保养处理之类的工作,手脚还是很麻利的。

    霍思宁专门弄了一套高清拍摄装备,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清晰,连竹简上面的虫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照片拍好之后,她就发到了释善大师的专人邮箱里。

    没错,这位大师父虽然没有移动通讯设备,但是却有一个专门对外接洽的工作邮箱账号,平日里有人聘请他担当佛法顾问,或者邀请他参加座谈会之类的,都是通过这个邮箱进行。

    霍思宁也无法判断这些竹简文字的排列顺序,但释善大师懂梵文,所以这些霍思宁完全不需要操心,只要将所有的照片拍摄完整清晰就行,剩下的是五台山佛学院的工作。

    拍完照,霍思宁就让吴均带人去S大研究所跟谢道远签了合约,在此期间,趁着有一回苏青青不在,赶紧将这批竹简利用后土戒指给直接弄到了S大,并且把东西交给了带队队长丁亮。

    与此同时,项目的订金五十万已经打到了谢道远工作室的账户上,虽然还未分给下面的小组成员,但参与进来的四位研究生新学员都十分激动好兴奋,已经是踌躇满志蠢蠢欲动了。

    这也不难理解,以谢道远如今的身家和地位,对这么一个小项目很可能根本不看在眼里,但对这些刚入学的学生们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谢道远很可能已经跟学生们事先说明了,这个项目他不会从中抽成,到时候项目顺利完成之后,所得的佣金会视学生的表现来按劳分配。

    整个项目霍思宁给了一百万的酬金,加上丁亮带队,一共五个人,若是完成好这个项目,均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二十万。

    就算丁亮带队可能分得多一些,少说他们到手也能有七八万甚至十来万。

    这对他们学生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了,很可能接下来他们研究生时期的吃喝拉撒,就靠着这一笔外快就足够了。

第2861章 极品上门() 
所以这些学生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卯足了干劲儿想要大干一场。

    当然,霍思宁是巴不得这些学生卖力替她干活的,最好是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不过这到底不是普通的东西,古董修复是一个技术活,慢工细致才能磨得出来,急肯定是急不来的。

    好在她还是很相信丁亮的能力的,之前跟丁亮几次合作,她也认可丁亮的人品,所以丁亮带队,她还是很放心的。

    竹简暂时转移了,《永乐大典》她也已经仔细地翻检确认过,她手里的那些卷册,目前国内的收藏馆内肯定是没有,虽然她暂时没打算将这些大块头包背装书册拿出来亮相,但她已经可以预见,在收藏馆开业的那天,知道消息的那些媒体和收藏爱好者们,只怕会踩烂她的门槛。

    剩下的工作就比较琐屑了,将那些古董造册,分门别类地放好,然后将她认为够资格进入她那收藏馆的物件塞进她的储物戒指,最后剩下的,直接交给吴均处理。

    霍思宁眼光高,又不愿意自己那私人收藏馆最后沦为泯然众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收藏室,所以基本上她挑的都是价值很高的东西。

    有些市面上收藏量大,没什么特别收藏价值的物件,她基本上就是一句话:卖了!

    当然,全卖了肯定是可惜了,有些品相不错,拿来送人还是不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