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媳妇-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宾主见礼后,张杨氏刚道了一声‘久仰……’,孙思邈便很煞风景的要求诊脉。等趁抬后,孙思邈下笔如飞,开了一个方子,递给张陵:“令堂早年忧心成疾,虽然后来病愈,但元气已亏,需要慢慢滋补元气,但不易过激,须防过犹不及。”

“有劳孙先生了”张杨氏连忙致谢。

“张夫人客气,这是孙某的本分罢了。”孙思邈淡然道。

这时,张孝进来禀报道:“夫人,小姐,孙先生师徒的住处已经收拾停当了”

张杨氏刚才已经知道孙思邈还要去秦王府为长孙无垢治病,闻言点点头道:“孙先生一路劳苦,又为老身费神,早早休息为好。”

安排好孙思邈,小婉就忙着去按方抓药,以及处理工厂的事务,张陵这几天也没看书,随后便是一头扎进书房之中,几个人似乎都把狼群的事情忘了……

秦王府。

“嗯,遇上狼群?”李世民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位秦王也是个玩家,如何不知道狼群的习性,当即便要李承乾将遇上狼群的经过仔细说一遍。

“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妥吗?”长孙无垢听出李世民的话中似乎有深意,连忙问道。

李世民摇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

李承乾道:“父王,孩儿这次打了四张狼皮,特地敬献给您”

“嗯,都是你亲手射的?”李世民问道。

“嗯,我肯定射杀了不只四头狼……但不敢肯定就是这四头。”李承乾挠了挠头:“父王,您知道,它们才得都差不多,夜里是很难区分的。”

“哈哈……”李世民夫妇都大笑起来,李承乾倒有些尴尬了。

“乾儿,你知道孝敬父王,难道就把为娘忘了不成。”

“母亲,我这次出去,请回来一个人。”李承乾故做神秘地说道。

“噢,是什么人?”长孙无垢好奇地问道,李世民也看向李承乾。

“孙思邈先生。”

“孙思邈……可是那孙神医?”长孙无垢喃喃地念了几遍,蓦然想起来。

“正是。”李承乾恭恭敬敬地道:“孩儿知道母亲身体欠安,这次冥冥之中竟然在山里遇见孙先生,特地恳请他来为母亲诊治。”

“呵呵,乾儿有心了”李世民夫妇相视一笑,心中俱觉欣然。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九十四节 张氏父子

第一百九十四节 张氏父子

长安城,郑宅。

满脸阴霾的郑永德正在听两个痞子模样的男子汇报。

“郑老爷,我看到你说的那个夏小娘子了,她们就在不久前进城,和她同行的是四个少年,看上去都挺高兴的。”

“你确认?她们没有受伤或者衣衫不整?”郑永德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确认绝对确认”痞子赌天咒地的保证。

“好了,我知道了,去帐房每人领一贯钱。”郑永德挥挥手,两个痞子立即千恩万谢的退了出去。

等那两个痞子离开后不久,一个黑衣人从书架后面转了出来,他向郑永德微微一礼道:“郑老爷,你不必担心,纵使她们逃过这一劫,我也另有办法对付”

“不”

郑永德摇摇头,他毕竟是当过族长的人,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这次所做的手脚,不太容易找到把柄,但连续出手,就必然有迹可察,就让她们多活一段时间,我虽老,还有时间等”

※※※※※※※※※※※※※※※※※※※※※※※※※※※※※※※※※※※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武者七年的正月。

中国人喜欢过节,哪怕是下个雨、下个雪的,也可以安个名目,就是为了热闹一番。在早些时候,类似于元旦、春节……这些节日中国人都是不注重的,倒是上元节,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是比较正式的节日了,而到了隋唐,春节也渐渐成为民间的节日,但在官面上,最注重的却是上元节,这也是张家搬到长安后所过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竞相展露才华的时候。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就是唐朝诗人张祜的一道《正月十五夜灯》,虽然诗词用句不算得华丽,却道出了上元节的繁华与热闹。山阳县虽然也有上元节,但比起这天子脚下,又是一种不同的繁华。

中国人是最会享受生活的民族,漫步在大街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举目四顾,一片灯火辉煌,各种式样、五色斑斓的采灯高高悬挂,将节日的夜晚装点分外灿烂。躲在书房里温书的张陵,被不婉等人硬是拽了出来,用小婉的话说,‘在这个万民同庆的夜晚,连皇上都要出来与民同乐,你一个小小的士子有什么谱可可摆?’

张杨氏的身体在经过调养之后也好了许多,看到张陵这几个月温书都瘦了一圈,也自心疼,对于小婉的建议大力支持,但她和囡囡却不想去了,主要是考虑到当天人太多,说是怕挤着她,连张麒、张麟都给禁在家里……小婉清楚,这是张杨氏给她和张陵创造机会,想一想也是,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机会实在是太少,按照古时候的习俗,再过一年,张陵就十六岁了,也是可以结婚的,而小婉的年龄比他大三岁,也属于‘老’姑娘了,看得出来,张杨氏已经有些着急了。

张陵也是好热闹的,刚放下书本时还有些不情愿,但汇入人流之后,看着那些流光溢彩的花灯,听着那些丛楼馆高阁中传出来的丝竹之间,也很快沉浸在这节日的喜庆中。

上元节最好看的当然是那些花灯,最有趣的却是灯迷,二人随着人流走了几条街,发现前面有一群人正在猜灯谜,二人觉得好玩,也凑了过去。

“婉姐,你看这里,好几个人都在想呢”张陵招呼道。

小婉过去一看,那谜面却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谜底要求的两个三国人名(卷帘格),她掩嘴而笑,这《三国演义》一书却是她正月的时候刚刚背出来的,虽然与原著颇有一些错失,但做为趣味性读物,倒也在长安掀起了一阵‘三国热’,这灯谜大概也是应景而生。

“阿陵,《三国演义》你也看了,难道想不出这两个人是谁?”小婉笑问。

“难道你这么快就想到了?”张陵颇不服气。

小婉点点头,刚要说出来,张陵连忙止住:“等一等,我也想到了,咱们不妨客写一份答案,交给主人。”

“好啊”小婉欣然同意。二人讨了纸笔,同时写下答案,交给主人。

那位身体稍微有些发福的主人接过答案后,立时笑了,将两份答案放在二人面前,“请二位自己看。”

董卓、吕蒙……两个答案完全一样,二人相视而笑。

“二位,虽然你们都猜中了,可彩头只有一个,这该如何是好?”主人有些为难地道。

“没关系,给她就行了”张陵很有风度地说道。小婉瞪了他一眼,露出个‘算你小子还识相’的表情。

“嗨,陵弟,婉妹,这么巧,你们也在这里?”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二人回头看去,却是张行书带着几个人刚刚挤过来。

自从那张若离带了老夫人来过张府一次之外,他们已经有数次过来邀约小婉、张陵他们作客,只是小婉和张陵都是不理,只派人送了一些鹿鸣春的点心给老夫人,连张杨氏都不愿意过去。只是这张行书总是隔三差五的过来凑近乎,在国子监中也摆出‘张陵他哥’的模样,嘴脸恶心之极。最为讨厌的是,这家伙经常藉故来找小婉,而且还屡次‘提醒’小婉,自家的生意还是有自己人打理比较妥当之类的……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为了个‘钱’字,小婉只作不理,到了后来,张行书再来府上,小婉干脆见都不见了,也免得耳边聒噪。

见到这个厌物像块膏药似的贴了过来,小婉和张陵顿时觉得意兴阑珊,丝毫逛街的兴趣也没有了……看看天色,已经将近午夜时分,张陵斜睨了张行书一眼,向小婉道:“婉姐,刚才你不是说有些累了吗?”

我啥时说了?

小婉转念便明白他的意思,很配合地点点头道:“没错,是有些乏了。张公子,再会了”说完,一拉张陵的袖子,二人施施然地便走了。

“哎,等一下。”张行书这好几次上门都没有见到小婉,这次便不肯错过。但他没想到二人说走便走,直到二人走出去数米才反应过来。

只是人流太密,加上二人有意甩脱他,眨眼间便找不到二人的踪影,张行书气得跺脚,再回头时,这一会儿功夫,周围到处都是欢乐喧嚣的人流,不要说那些家人何在了,就连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流推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