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点绛唇-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了,他是未来的小王爷,整个长乐王府的将来,也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这样一想,终是忍不住说道,“外头的传言,世子都听说了吧?”

“什么传言?”杨恪淡淡一笑,“是那些劝我父亲续弦的传言吧?”

“续弦?” 这与阮蕙所知有些出入,当下她便下意识地发出疑问,“有人劝世子给父亲续弦?”想着有些失笑,“不是劝世子纳妾的么?”

杨恪一愣,随即笑道,“你是打哪里在听到这些话的?可是杨林那小子让芍药告诉你的?”

阮蕙不答,却有意笑道,“妾身身子已经不太方便,此时为世子纳一房妾室,倒也理所应当的,只不过……妾身有些担心,怕新姨娘进了门,世子就不理会妾身了。”

“傻姑娘,尽说傻话。”杨恪怜惜地轻轻拧了一把她的脸颊,“你进杨家也有半年有余了,统共见着府里有几位姨娘?你说出这些话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当真是个拈酸吃醋的悍妇呢!”

阮蕙就吃吃地笑,不再提及这个敏感话题。已经给他敲过警钟了,若他真要纳个小妾进门,她虽然无法阻止,却也是无法接受的。方才虽是戏言,却也表露出她的决意,那就是,她暂时还不能接受他纳妾的事。

杨恪也主动避开这个主题,再次把重点转到关于长乐侯的流言上,“这一次去长宁,也是想打消圣上要给父亲赐婚的念头。”

敢情这孝宗就是个媒人转世,动不动就搞些赐婚的大动作,也不知拆散了世间多少好鸳鸯。阮蕙心里暗忖,眉峰也随之一锁,“圣上想为咱们父亲赐婚?这可真是有些……” 她本想说荒唐,可细细一想,这并不是荒唐,而是另一种变相的折腾,这个孝宗,就是要让杨家永远逃不开他的折腾,以此来提醒杨家,他们现在所享受的荣耀,完全都是因他而得。

121、有隐情

次日一早,杨恪便去了胜仙居,阮蕙现在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起来梳洗已毕,便吩咐采平拟了杨怡爱吃的几个菜色让小丫头送去厨房,芍药前脚刚走,杨怡后脚就进了桃花源,身后跟着宜春、宜夏两个大丫头,手里还捧着几匹尺头。

芍药见了,忙笑着把她迎进屋来。“咱们夫人正念叨着姑奶奶呢,可巧您就来了。”瞧见宜春宜夏手里捧着的布匹,不免惊叹,“这是什么纱,色泽如此柔和清透,与晋阳的湖丝像得很呢!”湖丝,顾名思义,便是如湖水一般平缓细密的丝绸,属晋阳特产,因其制作难度高,产量甚少,固而十分珍贵,芍药也是在阮老太太屋里当差的时候见过,才勉强认得出来。

杨怡不由得笑道,“这就是湖丝。你们夫人的干娘特托我给她带两匹来的,这一匹天水蓝的,是我的一点心意。”

“奴婢先替咱们夫人多谢姑奶奶了。” 芍药忙笑吟吟地接了道谢,一边命小丫头备茶。

“大清早的喝什么茶?”杨怡素来直爽,也不跟她客气,“把你们夫人寻常最爱喝的牛乳羹弄两碗来,再配些爽口小菜并几个水晶煎饺,连早饭也一起解决。”

芍药就笑着应了,亲自去厨房安排。

阮蕙招呼着杨怡坐了,便命小丫头去烧炭盆。

初春的清晨,仍是寒意浸人。

这里杨怡瞅见阮蕙手里拿着针线,炕几上还摆着一件尚未绣好的小孩儿的肚兜,伸手拿起细看,见绣的是两只抵角嬉戏的小鹿,针角细密,栩栩如生,不由得绽开笑颜,“大嫂的绣工可真是独一无二,你看这小鹿的眼睛,湿。漉漉的就像真的一样……”一边说一边在她身侧坐下。“等你有空了,也给我绣几件好不好?”

阮蕙就笑,“苏家有的是绣娘,又何苦巴巴地来求我?”说着故意压低声音,“是不是有消息了?”

杨怡脸上一红。稍显扭捏,“还没呢……”向四周扫了一眼,见屋里无人,便又小声道,“我就是想问问大嫂,有什么法子能尽快……尽快有孕……”最后几个字说出来,脸上已经艳若红霞。

“傻姑娘,这种事情,又哪能急得来?”阮蕙不由得好笑。“再说了,你才出阁几个月,也不用这么着急呀。”

“可是……我婆母她,有些着急。”杨怡吞吞吐吐地道,一改往日里落落大方的举止。

苏夫人看起来也像是个拘泥于小节的人,难道在子嗣上面竟如此古板?若是三两年还没有动静,着急上火在所难免,新媳妇才过门半年。没怀上那也算不上什么,她难道还因此事而为难杨怡了么?阮蕙放下针线,正色道,“怀孕这种事,都是顺其自然,若刻意求子,反倒不美。你也不用着急,干娘那里,我会写信劝劝。”

杨怡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知道大嫂会帮我。” 说着往窗外瞧了一眼,又道,“慷哥儿屋里的那一位,跟大嫂处得怎么样?”

“她是咱们杨家的老亲戚,性子倒也柔和。”阮蕙笑笑,“她平日里多在屋里陪慷哥儿读书,倒也恬静,你年纪与她相仿,又难得回来,跟她多说说话也好……往后慷哥儿出仕。两家自然要多多走动的。”

杨怡并不知道黄姨娘这一节,之所以对秦秋水敬谢不敏,也是因为当初秦秋水非杨恪不嫁的流言,自然而然地对她产生排斥心理,见阮蕙这个当事人都不以为意,便爽快地答应下来,“大嫂说的是……苏定跟说我,因为职务的升迁,二月中旬就要进京了,苏家合家都要搬至长宁,我想着进京以后应酬难免增多,若再想回一趟长乐就更难了,便让他陪我回来住几天。”

听了这话,不知为何阮蕙竟隐隐有些不安。昨夜杨恪已经跟阮蕙露过口风,说杨家几位老王叔情绪不宁过几天要去长宁,因涉及朝政,她不好细问,这几位老王叔为什么会情绪不宁,难道是朝中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离述职还有半月有余的时间,杨恪还没有正式袭爵,充其量不过是长乐王府的世子爷,无职无权地去做什么?而苏家也正好要在此时举家迁往长宁,这种时间上的相近,会不会是他们早已经商量好的,又或者仅仅纯属巧合?

见阮蕙沉吟不语,杨怡只道她心生不舍,当下便又笑着安慰道,“大哥不是就要袭爵了么?说不定圣上也会让他留在京里,咱们两个,岂不是又能常常见面了……”

但凡王侯,多半愿意在自己的封地作个闲散的无冕之王,山高皇帝远,既能无拘无束,又能随心所欲,还不用天天上朝看皇帝的脸色。而入朝做了常参京官,那就形同于上了紧箍咒的孙悟空,一个不好,人头落地的时候都是有的。老侯爷当年想必也有同感,故此在经受过巨大的打击之后,便选择了长乐这块富庶之地来安家,连传家印上都铭刻着“知足长乐”的字样,分明是要传达出无意于朝政的意思。

可是后来,竟出了协助新帝登基的大事。恰与传家印上所铭刻的背道而驰。这叫现在的孝宗皇帝会作何感想?阮蕙没有政治头脑,却也能够想象孝宗皇帝寝食难安的模样,思前想后,兴许就折腾一出“为长乐王续弦”的闹剧来了。

如果这次杨恪上京袭爵,孝宗执意将他留在京中,那孝宗的心思,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阮蕙脑中飞速旋转,因而更加不安起来。眼见杨怡一派天真的模样,心知就算有事,苏定也一定是瞒了她的,当下便问道,“对了,你大哥昨天跟我说,圣上打算给父亲续弦,不知你在晋阳可曾听见风声?”

“什么?圣上要给父亲续弦?” 杨怡显然毫不知情,怔了怔才道,“我娘亲都逝了这么多年,也没说过要续弦,怎么这冷不丁地圣上竟关心起我们的家事来了?”显然也感到意外。

阮蕙便道,“只是听说而已,也不能确定。倒是长乐城里,传出了杨世子夫人凶悍泼辣不准世子纳妾的流言,也不知你这一路过来有没有听见?” 说着掩袖一笑。

“啪!”地一声,杨怡拍案而起,一脸怒容,“这是哪个无中生有、造谣生事?!大嫂贤良淑德不与人计较,我却不容有人污蔑你的名声!”说着便唤宜春宜夏,要她们去请杨恪过来。

阮蕙忙制止,“左右不过是外头的流言,也伤不了我半根头发,你又何必当真?”一边叫采青去看看牛乳羹怎么还没来。“我现在每顿吃得不多,饿得倒快,一早起来就要吃点东西先垫垫。”就把话题转到了怀孕的事上。

正好芍药领着两个小丫头捧着热气腾胖的牛乳羹进来,后头还有一个丫头端着两盘才出笼水晶包子和煎饺、春卷等并几碟开胃的小菜进来,摆桌安箸以毕,阮蕙亲自端了一碗牛乳羹递给杨怡,她这才渐渐平息了怒气,接在手里,拿起调羹吃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