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蔷天-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子必定做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德。”
一旁的小乔子、小梁子已吓坏了,早在一旁叩首不绝,连称“饶命”。惠妃娘娘本来愤愤,喝骂不休,待听到她的话,倒怔住,嘴角一扯,浮出半弯冷笑,却道:“你主子?你主子怕不需要我来说‘好话’吧?我倒是认真想着,叫她也替我说两句‘好话’呢。”
点翠错愕莫名,半晌才支吾道:“那……那娘娘来宣御旨,却是为了……”
杨惠妃脸上戾气陡盛,喝道:“万岁的旨意也能随便宣给旁人得知?你到底还懂不懂规矩—候在这里,等你主子的恩赏吧。”
点翠一面挣扎,一面大声喊道:“娘娘留步!娘娘留步—”
可杨惠妃却只是满脸说不清道不明的笑容,早已走得远了。
七夕佳节,宫内依前朝故事,排有各色歌舞。皇上、各处妃嫔并膝下未成年的皇子公主们齐聚一堂,也算是个合家欢乐的大场面了。
大殿下临阳王已开府供职,不方便再出入内闱,自然未至;而皇太子董天启虽只有十四岁,但因他身份特殊,又已临朝听政,是以也未列席;而三殿下天旒自淑妃去世后,便由胡昭仪教养,可是却病得越发严重了,据说难得起床下地,便也没来;四殿下平庸;五殿下还小—虽还有几个公主在,毕竟不受宠,早缺了大半的热闹。
席间,靖裕帝犹如满怀心事一般,始终郁郁寡欢。众人自四年前那变故之后,早知万岁城府深邃,喜怒无常,绝非常人所能预料,当下只是各怀惴惴,不敢多言。这喜宴便渐渐无趣起来。
御乐司精心排演的《胡旋舞》演到一半,靖裕帝忽然挥手,乐声便立时停顿下来,数十个舞女僵在当地,面如土色,鱼贯而退。满座的妃嫔娘娘各自屏息噤声,垂眉低头,眼睛却不约而同瞟向御座的方向。
只见靖裕帝转过头去,对坐在左首第一位的杨惠妃淡淡吩咐了句什么,惠妃娘娘顿时脸色大变,却终于勉强忍住,恭敬答道:“臣妾遵旨。臣妾告退。”当下起身,便离席去了。
—靖裕帝的那句话,不光杨惠妃听到了,这满殿的妃嫔中倒有一多半也听到了,她们却多数没有杨舜华的涵养,其中有几个就险些忍不住叫出声来……
只坐在右手第一位的胡昭仪,不动声色,倒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一般。
便在此时,外厢传报,太子殿下求见。
七夕宴上第一次,靖裕帝展颜笑了,吩咐道:“快请殿下进来。”
众人只见董天启满面喜色,大步而入,口呼:“父皇,儿臣来给父皇贺喜了!”
靖裕帝无限和颜悦色,与适才索然无味的表情大相径庭,说道:“启儿,这么晚了,你怎么又进来了?”
太子殿下朗声回禀:“父皇,一个半时辰之前,荆州刺史王敬芝进献的白鹿已入了京了。儿臣亲自去验看过,果然是通体雪白,竟似仙品—又想到今日乃是佳节,便斗胆觐见了。”
靖裕帝一心求仙,一听真得了祥瑞,果然高兴,大笑道:“好!好!来得好!”
董天启立时凑趣道:“趁此佳节,得此佳物,恭喜父皇了。”
—他话音方落,便听得身旁一个酥酥软软的女音徐徐答:“殿下,今日不光有佳节佳物,还有‘佳音’,乃是三喜临门呢!”

董天启微觉诧异,循声望去,便看见御案右手第一位坐着的胡昭仪斜斜倚着几案,手中端定一只琉璃杯,正旁若无人自斟自饮。见他望她,还对他笑。太子殿下满腹狐疑,便又回过头来,却正对上靖裕帝似笑非笑的面容。
只听靖裕帝道:“朕已下旨,令惠妃去‘请’锦粹宫中之人,并来赴宴了—替先皇后‘守孝’这么久,可也苦了她们。”
董天启的眼中顿时一亮,喜不自胜道:“好!我这就告诉青蔷去!”
胡昭仪在天启背后“扑哧”一笑,手拈酒杯,极缓极缓地摇了摇头。靖裕帝的目光则凝在这个儿子脸上,似有些疑问,又似有些警惕,他缓缓道:“一时惠妃便带她们来了,你可急什么?”
董天启脸色忽变,似也醒悟,忙道:“父皇,沈才人于儿臣有救命之恩,所以……所以儿臣甫一听到,未加思索,便出口孟浪了—还请父皇责罚。”
靖裕帝却笑了,这一笑莫测高深,两只瞳人中有种异样的光彩闪烁不定:“有什么呢?你若真想去,便去也无妨。知恩重情之事,为人君者,也该当做个表率的—去宣吴统领,天也晚了,叫他多带人,陪太子殿下走一趟吧。”
董天启一愣,脑中转得飞快,一边是心中所愿,另一边却是利益交关,一时之间实在难以决断,究竟是该答应,还是该推辞?
却忽听胡昭仪道:“万岁,这样热闹,连臣妾都想去了—要不然便这样吧,臣妾记得锦粹宫那边倒有好些景致的,不如万岁领了我们一路逛过去,不比窝在这里瞧这些死气沉沉的歌舞,有趣得多吗?”
董天启脚下加劲,步履如飞,只觉一颗心在腔子里怦怦乱跳,几欲跃出喉咙。一方面是喜,他倒是真的觉得欢喜的;一方面却是疑惑,似乎还有些隐隐不安的预感。
直奔到平澜殿外,却是一愣,倒奇了,灯火俱灭、门户闭锁,竟然一个人都不见。跟着来的吴良佐眉头一皱,劝道:“殿下便在此稍候吧,属下命人四处去找。”
董天启毫不迟疑,摇头道:“不,我也去。”不待吴良佐出言阻拦,便当先而去,吴统领却也只有由他。
数名御前侍卫点着三五盏灯笼,跟在二人身后,一行人走了并不远,便忽见前方不远处树影晃动,一个穿着淡淡素衫的纤丽身影出现在路边,旁人还未反应,董天启却早已认了出来,当即抢上,满怀无限喜悦,呼唤道:“青蔷,青蔷!是我,我来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
沈青蔷亟亟转过身来,却是满脸错愕,仿佛见到了青面獠牙的厉鬼。
“天……不……太子殿下?”她颤声道,“您怎么……”
“青蔷,青蔷!”董天启道,“父皇说要放你出去了,特遣我来告诉你呢!你开不开心?我以后可以常常来看你了!”
沈青蔷似乎还未从惊愕中恢复过来,犹犹豫豫道:“皇上?皇上……想要我去哪里?”
董天启笑了起来:“青蔷,你可高兴得傻了呢……”
—他话还未说完,忽听身后的吴良佐一声断喝:“是谁?滚出来!”董天启大惊,一把扯过沈青蔷,自己张开并不强健的双臂,将她挡在身后。众人只觉眼前一花,稀疏的树影间似有个浅色的影子一闪,倏忽便不见了。吴良佐抛下一句“保护殿下”,自己已揉身上扑,早追了过去。
风声簌簌,暗影萧萧,董天启抓着沈青蔷的那只手却越攥越紧。他站在她身前,她望着他削薄的背影—董天启沉默许久,终于开口问道:“……那人是谁?”
青蔷缄默,天启猛然转过身来,狠狠地、狠狠地扭着青蔷的手臂,叫道:“我问你那人是谁?你为什么不回答我?”
沈青蔷狠咬着下唇,就是一言不发。
太子殿下森森一笑,甩脱了青蔷的袖子,咬牙道:“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忽然又拔高了嗓子,尖声喊道,“有人行刺!快来人哪!抓刺客了!”

锦粹宫一带本就草木扶疏,此地距流珠殿又远,久未打理。七月初七日,天上只有半月,夜色朦胧,当先那人却似十分熟悉此地形势,只在花树山石间一转一折,竟将身后追着的吴统领渐抛渐远了。吴良佐心下焦急,唯恐被他就此逃逸,更恐他沿此路过去,冲撞了圣驾—此时皇上正领着诸妃自园中过来,一个不慎,怕是要出大事了。
当机立断,吴良佐脚下不敢稍停,手却从怀中掏出一支陈旧的竹哨,凑在唇边用力吹响。这哨唤做“响镝”,却是宫禁内代代相传之物。“响镝”一鸣,必是到了万不得已之时,遇见了十万火急之事。吴良佐尽力一吹,那声音猛然迸裂,既尖且厉,直插云霄。宫内散布的各司各处所有侍卫和慎刑、掌案两司内监,只要人在这哨音所及之处,听到了,都必须即刻抛却手中之事,循声集结。
果不其然,“响镝”鸣到第二响,左右两方,已隐隐传来杂沓的脚步声。吴良佐以长啸相呼,四下里次第传来回应。啸声此起彼伏,远得几不可闻,近得却只在数十丈外,一时间仿佛织成了一张无形巨网,已成合围之势。前面奔行那人自然也已洞明局势骤变,果然迟疑了一下,不由自主便放缓了脚步。
吴良佐心头大喜,此时天罗地网业已布就,不怕那贼人不束手就缚—沈才人,纵你一世聪明,在人前摆出那副韬光养晦的样子,也总有百密一疏,总有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今日只要坐实了这“勾交外贼、秽乱宫闱”的死罪,必能将他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