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华长叹:其实连对胶质瘤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机制,医学界还不是很清楚,我怎么能奢望立刻会有一种良药可以一了百了地解决问题呢?

治疗癌症,路漫漫其修远矣

只能靠众多的医学同仁,携起手来,组成大军,为了攻克肿瘤而上下求索。而自己和嘉辉,只能是大军中的一员小兵。

芳华看看时间确实差不多了,便说道:“好吧,那挂了哦,我马上就给你发过去。”

说完了,她等着嘉辉挂电话。

嘉辉也等着她挂,见她半天没挂,便柔声说道:“好了,去吧,我还等你发论文呢。”

芳华这才说了声“好蛮”,缓缓地放下了电话。

第二天早上,芳华在值班室醒来后,觉得天光很亮。她还以为自己起来晚了,但当她趴到窗边,分开百叶窗帘时才发现——

哦,下雪了。

在北京这么多年了,早就不像南方人那么稀罕下雪了,甚至有时也嫌下雪天出行太不方便了。

但这会儿,在温暖的室内,纯欣赏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心情还是非常愉快的。

她精神抖擞地和下一班医生交接替后,又处置了些病人的事务。还给吴迪的伤口也拆了线,伤口愈合得很好。

周日虽然不上班,好多医生还是会来查房,看自己的病人。

高主任也来了。这阵子,纪主任开刀要修养一个多月,邓主任去广州开会去了,科里就靠高主任顶着了。自然,周末要来病房看看。

纪主任请了高主任做芳华的导师组成员,在这一个多月暂时代管一下。芳华也就跟着高主任管病人和查房了。

高主任的爱人在国外,他孤身一人回去太冷清,还宁愿在病房呆着。于是,他查完了房,就坐医生办公室和年轻医生们聊了起来。

这几天,高主任也没刚回来时那么严肃了,而且他在专业上的确有独到之处,所以大家还是很愿意向他请教的。

芳华见是个机会,就赶紧把自己的论文初稿打印出来给高主任看看,请他指正。

纪老主任老派一点,看东西喜欢纸质paper,不习惯电子版。高主任年轻得多,应该可以接受看Word文稿。但是第一次求教,芳华还是比较恭敬,就将论文稿打印出来递给高国良帮忙审阅。

果然,高主任说:“下次直接给我电子版就行了,打印出来挺浪费纸张的。”

然后,他一目十行地大致看了看,就和芳华讨论了起来。一番讨论和指点下来,让芳华获益良多。

她最后非常佩服地说:“高主任,您的水平真高。真不愧是留过洋,见过大世面的啊。”

高主任笑了:“你这个小林,就别拍我马屁了。这可就不像你了。”

芳华“嘿嘿”一笑:“我也是实话实说,哪有‘拍’啊?对了,主任,您是专门搞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的。您说,这电刺激法能不能用于植物人的催醒呢?”

高国良摇摇头:“这方面倒还没有研究。怎么,对植物人感兴趣啊?那你真该跟着邓主任去广州开会,那边一军医大的人,对催醒植物人颇有独到之处。据说,近年来他们已经催醒了四十多名所谓的‘植物人’了。”

“嗯,我明白您的意思,那些人只是长期昏迷罢了,不是真正的植物人。”

“嗯,没错。不过,他们能让长期昏迷的人清醒也还是不易啊。”

“那好,我去查查看他们都用些什么方法。”

正文 一百八十六、白雪世界

一百八十六、白雪世界

芳华说干就干,立刻给跟着邓主任去广州开会的袁志师兄打电话。袁师兄满口答应帮她问问一军医大珠江医院的同行,在对植物人进行催醒方面有什么心得。

下午没事了,芳华就干脆到康复病区去转转了。

这个地方,她倒也并不陌生。

脑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常常遗留很多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问题,比如瘫痪、智力低下、失语等。这些人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康复。但是脑外科的床位又很紧张,自然不能让这样的术后病人长期占床,所以这些人就被安置在了康复病区。

很多医生做了手术后,只要病人拆线了、伤口愈合了,就认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病人到了康复病区后,如果不主动回来复诊,医生也就渐渐把他们忘记了。

但芳华每做完一个手术,都记着病人的基本情况。有时间,也会抽空去康复病区看看那些休养复健的病人,去看看他们的康复情况。

她也没有经常去,大概两三星期去一次。其实这么做,对她全面把握手术后病人的康复过程,很有好处。

她来这里的次数多了,就亲眼目睹了很多寻常的人做到的不寻常的事情。

有些病人术中切除损伤的脑组织范围太大了,拆线出院时,连主刀医生们都觉得这个人“废了”。但是,芳华却见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坚持不懈地进行复健,在家人的支持和照料下,最后康复得很好。

她见过术后失语不能说话的,慢慢地不但能说、还能唱歌了;她见过偏瘫的病人,慢慢地能拄着拐杖行走了;也见过连个位数的加减乘除都半天答不出来,后来也考上了大学。

每每看到这些现象,芳华就会感叹人类毅力的顽强和生命力的奇妙。医学教科书上,可是不好解释这些情况。它只知道死板的常规的东西,但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每个病人也都有创造奇迹的能力。

不过,植物人基本不在此列。芳华真的没见过植物人复苏的例子。

但她还是对吴迪所说的那位张师母的病情,很想深究一下。也许是听了吴迪的介绍后,她就潜意识里想见见那位令人敬佩的顽强的长者,然后也一下子对平时不太留意的植物人发生了些兴趣。

当芳华来到病区,先去看望了几位曾经是自己主管过的病人。他们和家人也都记得这位林医生,很热情地围上来和她打招呼。有的还主动伸手出来,让芳华给他们测试肌力,看这段时间的康复有没有效。

芳华笑着和他们聊了一阵子,就到了护士站那里,跟相熟的护士要来了张教授爱人的病历。原来病人名叫宋雅兰,年纪不过五十三岁。

病历上只是记录了这次肺炎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关于过去的情况没有太多提及。芳华记下了住院号,准备明天去借出老病历复印了来看。

然后,她慢慢地朝张教授爱人宋雅兰的病房走过去。这里有三间病房都住的是植物人,宋的病房是嘴里见。

每个病房里都比较安静,因为这时候输液等治疗已经结束,晚饭时间又未到。而对着一个安静的不合出声的植物人的看护,又能发出什么声音呢?

芳华偏头看见前两间屋子里的看护,都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头一点一点地打盹呢。

当她快靠近最后一间病房、也就是宋雅兰病房时,却听到了低低的说话的声音。她放轻了脚步,慢慢走过去。

一个缓缓的男中音断断续续地传过来:“你看,……,不听话吧?……睡觉,……踢被子。……住院,……不好受”

声音虽然低沉,却很温柔。

芳华走到了门口,透过玻璃窗和微微翕开的门缝,见到了一个头发已经微微花白、正弯腰对着病床上的人说话的男人的背影。

再看仔细看看,发现这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双手伸在病人被窝里,似乎在给病人做肢体肌肉的按摩。

芳华想:这大概就是张教授了。

只听得他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小敏打电话问你好不好,我说你挺好的,让她不用担心,好好准备博士论文,明年顺利通过后,再回来看你也不迟。嗯,我知道,你这当**也特别想她。不过咱们也得等她拿到学位后再回来,对吧?”

芳华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着,看着张教授一会儿又转到床的另一侧给她揉捏,然后继续说着家长里短的事情。

她不想进去打扰这一对患难夫妻,因为她也不知道进去后该给他们说什么。可是她也不想离开,她还想再看看这一情景。

芳华轻轻将门再合上,没有惊动里面的老人。然后,就站在门边透过玻璃窗看着里面。

终于,张教授按摩完了,他将病人的被子仔细掖好。然后一手放在她的额头,轻轻摩挲着。

他凝视了半响,最后低下头吻了爱人的嘴唇一下。

芳华一愣,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年过半百的中国夫妻的亲吻呢。中国人一向含蓄,而张教授这一代人更不会轻易表露出情感。

这一刻,芳华仿佛看到那一站一躺,一清醒一昏迷的两人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纽带将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她不由自主地相信:这样的两个人是会同生共死的。一个活着,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