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第一-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力,融进了复国大业之中,现在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打败夫差。

不过有一件事,让范蠡的心一直很纠结,要义的二帮主说,在西施出使楚国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另一伙人,也在暗中保护西施等人,跟踪发现,是吴国人,具体谁指使,还不清楚,要义已经派人全力查清。从此开始,玄帮与吴太子展开了一场,不知对手是谁的较量。

这件事由要义亲自负责,范蠡还是把精力投入到了大业上来。他断定夫差得胜后,吴国上下必然变得更加狂妄自大,夫差也会被这场大胜冲昏头脑,揭去他谦恭的外表。范蠡断定,不久后夫差还会再次北进,镇服晋国,正是晋国,始终阻挠周天子颁发,承认吴国霸主的诏书,夫差怎么能受制于人,当这个没有名份的霸主呢!夫差再次兴兵之时,就是范蠡发兵之机。

范蠡的预料没有错误,胜利后的夫差,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心和戒备心,盲目自大,穷兵黩武,全力准备再一次北进,向周天子讨个正规名份,做个有名有实的东方霸主。



近些时日,西施的心情够复杂的,应该说是惆怅多于喜悦,一部分原因是郑旦闹得,郑旦真的爬上了王后的宝座,两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姐妹俩疏远了;另一部分是夫差闹得,一如当初文娘娘所言,现在的夫差趾高气扬,仿佛他就天子,甚至对自己说话时,也敢自称“本王”了。每次看到他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就为他伤心,想劝他几句,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就咽回去。她暗暗为范蠡庆幸。

透过吴国浓重的尚武现象,西施隐隐地感觉到,有股暗流涌动在一片狂傲热潮下,这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随时都会爆发出来,打破眼前的格局,她隐约嗅到了硝烟的味道。她举目南望,仿佛看到范蠡匆匆奔忙的身影。她从梳妆盒里取出蠡玉,攥在手心里,默念:“少伯,婉玉等你来,我会带着妹妹们跟你走的,永远走出王宫。郑旦得到了王后凤冠,姐妹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真的担心,某一天她会背叛姐妹们。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从未有过的失落,从未有过的害怕。少伯,快来帮帮我!”西施的眼睛潮湿了。

伍子胥死后,相国的事务大多压在太子的头上,婉晴作为太子的正妃,身上的担子也加重了,去玉阳宫的次数明显减少,近日她又忙于嫣茹出嫁的事情,西施让追月去玉姝宫,帮着玉翠料理繁杂的事务。宣娘娘对女儿嫁人,既恋恋不舍,又心满意足,因为嫣茹找了一个好归宿。嫣然舍不得知心知底的好姐妹,整天伴着嫣茹。西施常去玉兰宫,帮文娘娘整理资料,这成为她每日必做的事情。

太子与玄帮的较量悄无声息地进行,太子派人打入玄帮内部的计划,几经努力还是失败了,因为加入玄帮,需要有两个玄帮弟子保举,再有帮头反复查询,造册后,再由上面的帮主观察数月,认可并刺青后才能成为帮会弟子。太子手下的人,没有具备这样条件的人。

玄帮的密查进展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利用姑苏城内的弟子,盯梢认定的那几个人,不多天就发现,那几个人时常出入太子府,便告知帮主,要义猜测,在西施使楚时在暗中保护的另一伙人,就应该是太子安排的。“这种保护也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跟踪,太子怀疑西施姐妹了?”这种猜测如果是真的,那么西施姐妹的处境就有危险,要义没有告诉范蠡,不管太子是何用意,都应尽快的,把此情况告知西施等人。但是做到这一点,难度可想而知,谁能进的**呢?此时要义还不知道,这时太子的调查有了突破,而且是实质性的。

太子手下人费尽周折,找到了北侠甘善,从他口中探出话来:玄帮主要义是范蠡的义弟。

太子获此消息,吃惊之余疑惑不解:西施娘娘是范蠡的义妹,玄帮保护她是人之常情。太子对范蠡有着良好的印象,十分敬佩范蠡的才学和人品,况且范蠡对他还有一师之缘。但是令太子担忧的是,玄帮是怎样得到娘娘使楚消息的呢?这是关键所在,是如何传递又传递了怎样的消息呢?回想西施等人入宫后的所作所为,恭顺温良,虽然有时表现的令人惊讶,但是没有做过有害于吴国的事,没有损害父王、母后和**,所作的都是善举。因此太子心里不敢轻易下结论,他不愿意得出西施娘娘,是越国人安插到父王身边的,窃取吴国情报的谍人的结论。但是从大局考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太子斟酌了防范和刺探两种手段,暗中实施,同时把守卫深门的人也换成自己的卫士。

太子也怀疑到计然的住所,派人监视。

过了许多日子,北侠对自己的话才有所觉悟,于是他东去约东侠曹尚,再西去西侠百里霸,一齐会齐越国,帮南侠做点事,弥补自己的过失。



西施与姐妹们在静静的等待中,迎来了第二年的初秋。经过一年的准备,夫差没有寻找任何借口,就又一次率大军北去。这一次,太子却持反对态度,太子认为,两次北征,相隔时间太短,各诸侯国对待吴国的真实态度尚不明确,吴、晋对峙,各国持观望态度,貌似盟国,关键时候能否真心相助,难以断定。

夫差认为只有征服晋国,得到周天子的认同,各诸侯国才能真心归顺。就没有听从太子意见。多留下了几员将官,照例由太子守国。自己率水陆大军北去与国书会和,同时召集会盟国,同往晋国边境黄池会盟。

得到夫差即将北去的消息,范蠡当即与勾践一起赶赴南城,亲自调配军队,组装军械,与司马诸暨郢议定具体战术。论军事力量,越国还不敌吴国,越国的优势就是能集中全部力量,攻击吴国的分散力量,再说,夫差劳师远征,正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况且吴国太湖水师悉数北去,不用担心吴国军队从水路包抄,截断后援,这样一来越国胜算大得多。由于没有水师,无法渡河作战,为了保证军队行动的突然性,议定先派遣数百名精壮军士,化装成商人、平民,利用吴国的防备松懈,进入石门关,作为内应。拿下石门关后,绕开其它城池,长驱直入直捣姑苏城下,在城外歼灭守敌,攻克守备薄弱的姑苏城,然后北去迎击夫差的回援大军,争取一战击溃疲惫的吴国雄师,完成复国大业。即使不能彻底消灭夫差的军队,夫差已经是无都城可依了,无都城的吴国,就如无根之草,等到来了大风,它就不复存在了。面对如此细致的方案,勾践的心情真的是汹涌澎湃,十多年的屈辱,十多年的仇恨,十多年的忍辱负重终于熬到头了!

夫差到达黄池,齐简公、鲁哀公、宋、郑、陈、滕、曹、卫、薛、邾、小邾、唐、蔡等国国君或重臣,陆续到达等,只有离此地最近的晋国晋定公迟迟不到,等待十多日后,晋国才委派上卿大夫赵鞅到达黄池,参与盟约的议定。赵鞅固执地坚持,第一个签盟的应该是晋国,然后才是吴、齐、鲁等,这就意味着盟主移位,晋定公毫不费力的就抢夺了盟主的位置。

晋国的举动,惹恼了夫差,他下令,摆开大军,要与晋国一战,战而胜之,用武力降服傲慢的晋定公,迫使他签订城下之盟。

一直在密切观察吴国动向的范蠡,开始就获知了黄池会盟处于僵持的消息,这是事先预料到的,于是范蠡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吴国。

一夜之间,六万精兵,八百乘战车齐聚会计城外。文种、泄庸守城,公子稽会督运粮草,专成率上军为先锋,范蠡率中军,勾践执意要亲率下军,与诸暨郢一齐攻城掠寨。其余全体将官悉数出征。君臣上下,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在夜幕笼罩中,惨淡的月光下,一方又一方黑压压的军阵,整体性的疾速运动。天亮时,专成的率三千铁骑,整齐的出现在石门关外。守关的吴兵惊得目瞪口呆,开始还以为自家军马,看到大旗上的“越”字,才明白怎么回事,急着布置城防,派探马驰往都城告知太子。

潜伏在关内的越国军士,打开城门,专成很快占据了石门关,清除关内的守敌,吴军守将公孙述,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得到消息大吃一惊,他来不及细想,连忙派兵增援石门关,他明白,石门关丢了,沿途各城疏于守备,姑苏城就会失去屏障。大将王孙弥庸率军两万急赴石门关,王子地率城防军为后继,陆续登程。此时太子不知道石门关已经失守。

王孙弥庸的两万军士,在赶往石门关的路上遭遇专成的两万先锋军,双方展开一场恶战,只杀得晨日无光,山城变色。激战中,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