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胡烽火录-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歌颂都不行——是“汉奸”,是毁灭中国“传统”文化,是反对民族大融合,是……

高翼平生最不相信这些玄虚的东西,他一摇头,说:“我还要南下。听说晋人20大军已渡淮河,石遵遣乞活军的李农前往淮河抵御,在下打算前往淮河,观看两军作战。此行兵凶战危,所以不能带上……对了,你叫什么?”

“在下弘农杨震第五子杨奉后裔,名清,字彦超,现在恭为信都县令。”

弘农杨震第五子杨奉后裔?高翼一听这话儿,立刻改容相向。“我看你那儿子虽年幼,但体魄雄壮,遇事不慌,很有大将之风,他叫什么名字?”

“劣子名结”,听任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杨清乐得眉眼都在笑:“此子尚幼,顽劣不堪,让王见笑了!”

“伟大的孩子都出自伟大的母亲”,高翼亲热地拉着杨清的手,继续恭维着:“这孩子如此年幼,便已这么老成,一定出自母亲的教导——啊,你有一个好妻子。”

“伟大”,这个字也能用在自己老婆与孩子身上?

杨清晕了,他不知该谦逊几句好,还是该含笑点头接受恭维。

该怎么办?杨清脸上荡漾着自豪的微笑,痴痴呆呆任高翼牵着他的手。

“这孩子,我一见便甚爱之。正好我身边尚缺一个伶俐的侍从……这样吧,我带他走。再给你十名侍从保护你的家人,你引着这些百姓向海边走。

幽州政权变更,必会导致大规模难民潮。此刻,燕国正忙于接收幽州,顾不上管束小股难民,你一路西行,到海河口,我有大船接你们……嗯,路上若有变故,我准许拟采用一切手段,甚至投降燕国也行,今后,我一定会让你儿子接你回来。”

高翼此前本打算在淮河口,或者长江口登岸北行。但因为他离开三山太久,心中牵挂燕国的南攻,便决定率船北上,进入渤海湾与三山船队碰面。

安排完后续工作后,他在海河口(今天津港)登岸,就近观察了燕国的军队。而后他又乘船在光州(今山东掖县)登陆,考察位居渤海湾另一侧的山东民情。然后他渡过黄河再度北上,准备前往邺城。在清河附近,他被石闵石冲之战吸引,来到了平棘。

为了保证后路,高翼在黄河之北的海河口及山海关、秦皇岛附近都布下了接应船。此外,黄河以南的光州(今山东掖县)、不其(今山东青岛)附近,他也留下了接应。高翼让杨清前往海河口,正是打算利用接应点的力量,把这些汉民接回三山。

杨清犹豫了。高翼要带走他的儿子,目前情况下,他的能力无法阻止。但高翼让他举家搬迁,还要带上这些百姓,目的地一点不透露,令他实在难以下决心。

“王,那个……不知道王打算把这些百姓前往何方?”他问。

“辽东汉国,听说过吗,我就是汉国国王!”

“啊!”杨清的惊叫中充满喜悦。可算扒上了一棵大树呀。

“听过听过。有邺城的商贾说:那是个匠人之国,百姓居有屋,耕有田,且农夫竟然无税,官府还常常散发肉食。我等同僚常斥之为荒诞离奇,王,这一切是真的吗?”

杨清很满意。

吃不到嘴的葡萄总是酸的,得不到手的东西,儒士们总是谩骂。他们骂得越凶,说明那东西越好,以前杨清也是谩骂中的一员,他一边谩骂:“农桑之务,农食所资,一夫不耕则天下饥”,“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指宇文昭),亡国在即”,一边却对三山传说中的富饶心驰神往。

尤其是三山虽然国小,但却能纠结高句丽、新罗、百济诸国,令燕国慕容恪无可奈何。居于危地而自安,这种本事让处于风雨飘摇的石赵的汉官杨清,深表钦佩。现在有机会成为他的一员,杨清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

“王,请放心,下臣定能领着百姓,安抵海河口”,杨清拍着胸膛说。这时候,以往咒骂过的三山显得格外可爱。

“你有这个能力”,高翼欣慰地鼓励杨清:“把你的孩子叫来,我这就上路,这里交给你了。”

第135章 将门虎子(下)

杨清当然有这个能力。

别人不知。高翼却知道:弘农杨震第五子杨奉后裔发展而来的杨氏家族,才使正版的杨家将。在后世,电视上“杨家将”正热播时,有好事者说出了“杨家将”的真正来历。

真正的杨家将,其始祖正是杨结,就是这位杨清的儿子。他曾担任燕国慕容氏的中山相,杨结的儿子杨珍仕于北魏拓跋氏,任上谷太守。杨珍子杨真,历任河内、清河太守。杨真子杨懿,任太平人守。杨懿子杨播、杨椿、杨颖、杨顺、杨津,孙杨侃、杨昱、杨遁、杨逸、杨谧、杨愔等祖孙儿代,分别在胡人朝中担任要职。

杨氏家族在杨结之后,通过反复投靠胡人新政权,用300年的时间,在纷乱的北方,逐渐成了家族式的军功集团,成为胡人屠杀汉人的一把利器,胡人将他们的家族军称之为“杨家将”,这是“杨家将”首次出现在史籍上。

到了隋唐时代,杨家将已成为北方胡人政权的“12上柱国”之一。杨氏家族更建立了隋朝政权,而后,“12上柱国”的李氏家族建立了唐朝。而那时,杨家将的代表人物就是杨素。

杨结及其后人组成的军功集团被称作“杨家将”,有史籍可查。而宋代那个“杨家将”的称呼,只存在于小说之中,属于盗版一类的东东。

明白了杨清的身份,当然会理解高翼为什么确信杨清能带着数万百姓,走过这赤地千里的冀州平原。

能教导出杨结这样的儿子,其后代甚至建立了一个朝代,对于这样的小事,杨清怎不能胜任?

秋七月,大胜而归的石闵返回邺城。

石闵出征前,石遵为了得到他的全力支持,曾许诺将胜利后立石闵为太子,但石闵回军后,另一件大事让石遵彻底改变了主意。

此前,石遵杀掉幼帝石世自立为帝之举刺激了石赵镇守关中的石苞的野心,石苞计划偷袭邺城。但关中豪杰认为石苞智小谋大,必然失败。为谋自保,他们向晋投诚。于是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于九月兵进骆谷,在长安二百里外的悬钩扎营,并遣部将刘焕攻长安,杀赵京兆太守,又攻克贺城。关中豪杰趁机起兵,石苞只得放弃偷袭邺城的计划,派兵抵御司马勋的进攻。

石遵得到消息,趁机派遣王朗率骑兵两万进驻关中。石苞以为石遵不知道他的计划,坦然进入“援兵”的营中,被王朗擒获。

此后,司马勋由于兵少,加上桓温屯兵安陆,意存观望,无兵接应的司马勋只得撤退回梁州。如此一来,晋朝北伐的成果尽失。

石苞被送入邺城后,石遵觉得天下已定,反抗者全被他镇压——实际上,关东群豪仍在割据,青州大乱,幽州被占,石赵的政令已出不了邺城。但狂妄的石遵认为,天下已定,是时候收拾功高震主的石闵了。

于是,他不再提立石闵为太子的话题,反而借赏功之际,压制石闵的部卒,扶持自己的支持者。石遵赏罚不公导致石闵的部从更加愤恨,于是,石赵国都内开始酝酿另一次政变。

与此同时,驻扎在淮河的褚裒终于才思枯竭,他决定不做诗了,要打仗。于是他带部将王龛、李迈兵进彭城,准备接应那些响应他北伐的汉民。

六月底,代陂,褚裒主力大军遭遇石遵的大司马李农带领的两万骑兵。

李农,这是当时在北方赫赫有名的汉将,他率领的也是一支汉军,被称为“乞活军”。

乞活军的前身是流民团体,搁现在,可以将之称为“丐军”,或者“农民义军”。当年黄河大旱,河南河内的百姓流离失所,便聚集起来到冀州乞讨,后来晋朝安置他们在青冀平原耕田。它的组织架构以及乞讨方式,沿革成了后来的所谓“丐帮”。

东晋南迁后,乞活军曾与胡人政权苦苦战斗,而石闵的父亲就是乞活军地两一个领袖。但后来,乞活军投奔了胡人,从此,这个“丐帮”的原形,正宗的“农民义军”便成为镇压汉民反抗最凶恶的军队。

“这是一场汉人屠杀汉人的战斗,与胡人没有半点关系”,距代陂不远处,高翼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两军相战,嘴里喃喃自语。

“无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背叛民族的绝对理由”,高翼边观察边咒骂:“乞活军,无论那些史学家怎样为它的投敌开脱,也掩饰不了它刀上沾满的同胞血肉,而且,这一切出自它自觉自愿。瞧瞧,它屠杀起自己的同胞,是多么的热血沸腾,多么顽强。”

如果说李农降胡有苦衷的话,那么秦桧也是有苦衷的,汪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