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将-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长了,也怪不得你。”王大超叹了一口气,道:“朱老三,这些火药还能用吗?”

第二卷 正阳 第四十二章 淮左名都(8)

第四十二章 淮左名都(8)

送走陆秀宗,范友信前来拜见。

李庭芝问道:“友信,张贵初时在均州,均州、房州地薄,地少人多,平日百姓连活下去都极为艰难。”

“张贵任节度使后,凭借均州、房州两地,养兵一万多,又有厢军无计,不到两年,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官府富,均州军战无不胜,又有陆秀夫、谢枋得、于石、方万里等俊才投靠,一派欣欣向荣。”

“后来出兵正阳,奋身抗敌,入主江陵,还不到半年,军粮充足,百姓安详,又有吴澄等天才前往投靠,你说张贵难道就是天上神仙下凡不成?”

“初时,贵乃一介江湖游侠,大人提拔张大人于草莽之中,战襄樊而胜,袭正阳而戮董文炳,狙击伯颜数十万大军不得南下,挽救朝廷于倾覆之间,张大人行事果断、计谋通天,实乃不可多得之战争天才。”

“然而让范某不得解,此人不但战无不胜,安国殖民也是无往不利,听说其手中有一商队,出临安入南方,下四川入成都,过大江入北方,听闻有不少商队甚至出海,远赴吕宋等地。”

“均州、房州能迅速发展,得商队的协助甚多也,若没有商队提供的银钱,即使张大人有天大的本领,也艰难也。在下又闻商队以酒闻名天下,而我扬州的盐名扬天下。”

“友信的意思?”李庭芝看着范友信,范友信年纪不小了,为人稳重,想不到首先提出改良政策的竟然是他。

扬州,虽富甲一方,可是百姓依然贫瘠,收益的多是豪商,百姓仅能填饱肚子,相对其他地方较好一些而已。

“在下认为,我扬州亦可仿照张大人,由官府出面组建商队。”范友信迟疑片刻,道:“在下听闻海上贸易能够赚大钱,而我扬州临海,有比江陵和均州更好的条件。”

“官府的收入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自然也会增加。在下听闻张大人管辖之下,粮食收购最低限价就已达到了三两银子一石,百姓空闲之时,亦可到江陵城或其他地方找点小生意做。”

“还有,官府组织百姓修路,修水利等,都是用银子直接支付给百姓,这样一来,官府赚到的钱又回到了百姓手中,而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会买更多的东西。”

“官府的税收自然又会增加。”李庭芝眼睛也亮了:“也就是说张贵的钱越赚越多,百姓的钱也越赚越多。”

“嗯,在下听说均州美酒大部分销往北方,特别是北原荒凉之地,北原荒凉之地天寒刺骨,这些烈酒真好是他们驱寒之用。而张贵又限制商队向蒙古出售武器,反而用美酒换来骏马。”

“唉,世人都让张贵给蒙蔽了。”李庭芝有几分郁闷,世人都以为张贵只不过是一个战无不胜的莽夫,想不到其实一个计谋通天的文武双全的人物。

范友信继续说道:“在下听说江陵有发明馆,凡百姓、学子有新奇的东西都可以拿过去发明馆申请所谓的专利,然后由官府付给钱,若日后这些新奇的东西可以生产出来,还可以获得分成。”

“大量的新奇的东西,使得江陵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若说半年前的江陵还是属于陆常平等五大姓,现在的江陵,除了他张贵之外,还有谁可以驱使。”

“随着象山大学的修建,恐怕张大人在江陵的地位越来越牢固也,若张贵有异心,恐怕百姓皆从之。”

“友信,莫要胡说。”李庭芝也不斥骂,知道范友信一心为国,考虑的虽然有些多余,但也是为了大宋担忧,劝说道:“张贵毁家纾难,义无反顾,岂是不忠不义之人。”

“不过张贵那小子治理地方确实是有一手,不若友信往江陵走一趟?”李庭芝建议道。

范友信点点头,道:“仅从大人之意。”

陆秀宗迅速进入海州,一路上穿上正阳城内缴获的董家军军装,打扮成董家军,也不敢光明正大,仅是挑选隐蔽的小路,幸好有人带路,又有地图指引,要不然非迷路不可。

一路上很少碰到人,有些百姓看到陆秀宗,飞一般的逃跑了,看来董家军在山东路并非很受欢迎。又走了好几天,竟然又是平安无事的穿过了密州。

“前方就是莱州了,过了莱州就是宁海州了。”带路的是一个半百的老人,老人在山东路跑商数十年,对山东路比任何人都熟悉。

“王大叔,一路辛苦你老人家了。”陆秀宗敬重说道:“不满大叔,此行我等前往宁海州,想寻找一个较为隐蔽、而且易守难攻的地方,最好就是能够临海。”

“王大叔常年在山东路各地往返,不知王大叔可有什么好地方介绍?”

王老汉沉思了片刻,道:“不满大人,还真有几处这样的地方。”

陆秀宗大喜,自己还不知道在哪里落脚,现在见王大叔胸有成竹的样子,连忙取出地图,递给王大叔,王大叔看了半天,又在陆秀宗的指点下才看明白,不由为地图的精准而感到奇怪,指着密州和宁海州交接,道:“此地名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有民居数十户,多以渔业为生。”

“青岛不远处,有一处高山,山曰崂山,有主峰命为巨峰,山高不可攀,有着海上第一山之称。当地有句话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老汉曾经去过崂山,山上有太清宫,听说汉朝时就有了,太清宫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老汉当年还在山上小住了半年,那时烟火可茂盛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张贵虽让自己在宁海州发展,可是若青岛真的不错,恐怕张大人也会同意,毕竟张大人还有便宜行事的命令。”陆秀宗暗中思量。

“另外一地却是在宁海州。”王大叔指着山东路边上的一处地方,道:“这地方往年老汉倒也经常去,此地曰芝罘,据当地百姓传言始皇帝统一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

王大叔见陆秀宗听得入迷,也高兴的说下去:“老夫听当地老百姓传言,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始皇帝第一次东巡时才四十来岁,沿海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路上,他遇到了齐人徐福。徐福向他进献长生不老之道,并说,大海里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那里琼楼王阁,有仙人居住,并长有长生不老草。始皇帝信以为真,遂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仙药。”

这个故事陆秀宗倒没听人说过,不过看到王大叔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打扰他。

“当年老夫到芝罘贩盐,一直住在一个老渔民家里,听说此人乃齐人之后,对这段隐史非常熟悉,始皇帝第二次东巡,登上芝罘岛,刻石勒碑,颂扬自己的文治武功。”

“到了十年之后公,五十岁的始皇帝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到徐福。徐福见始皇帝震怒,便谎称海中有大鱼挡路,不能到达仙山。始皇帝求药心切,竟亲设连弩,追杀大鱼。到了芝罘,终于发现一条大鱼,并挽弓发箭,亲手将其射杀。”

“莫不是连弩。”陆秀宗大吃一惊,张贵为了重新制作连弩,费尽心思,如今也不过是三支弩箭而已。

“当年芝罘可热闹,港口往来船只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只可惜鞑子攻占山东路之后,禁止百姓出海,芝罘的热闹就不再重现,现在恐怕已不知破落成什么样子。”

陆秀宗大喜,想不到宁海州还有这样的好地方,不过既然顺路,先去青岛看一下也无妨,于是准备启程,想不到前方探子回报。

“大人,前面有战斗,距离太远,看得不是很清楚。”

“怎么回事?人多不多?”陆秀宗本来不想惹是生非,不过终究是有点好奇,因为张贵曾经说过,北方有不少义军一直坚持和鞑子斗争,李璮举事失败后,不少将士逃亡,说不定还在山东路骚扰鞑子。

“人不多,看得不是很清楚。”探子摇头说道。

“走,去看一下。”陆秀宗招呼探子前往,找了一处高地,从怀里拿出千里眼,对准方向看过去,这一看不要紧,手中的千里眼差点摔倒地上。

“集中。”陆秀宗从吹了一个响哨,刚才还在休息的第二指挥将士,迅速集合起来。

“兄弟们,立功的机会到了。”陆秀宗简单说道:“前面正是王大超的兄弟,对方人也不多,速战速决。”

“冲。”第二指挥的将士,没有太多的语言,没有太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