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州在襄阳北约二百里,界于南阳与襄阳之间,本是李希烈的管辖地盘,为方便李璘进兵,李希烈将全部守军撤到汝州,若邓州失守,襄阳便会处于李璘的南北包围之中,邓州小吏杨国远见汝州已无一兵一卒把守,急遣家人到襄阳报信,蔡明德立刻命令张杰率一万五千人火速接管邓州,张杰刚到邓州,便碰到王潜的先锋大将干亭,两军遂在邓州城下展开了一场混战,最后张杰将干亭军杀败,占领邓州,但王潜大军随后赶到,击败张杰占据了邓州,张杰在重新整军后,派卢焕夜袭邓州,在杨国远及邓州百姓的帮助下,又重新夺回了邓州,现两军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城池攻防战。

李璘军共有五万人围攻邓州,领军大将王潜原是常州的兵曹参军事,东晋名阀后人,多有谋略,受雷宁案牵连,被免职,李璘慕其名,力请其出,在军中为将,这次李璘叛乱,封其为右军大将军,从北面围襄阳,他先用减灶计示弱, 又命手下制造唐州暴乱的假象,引兵佯退,张杰求功心切,不顾卢焕苦劝,领兵追击,被王潜的伏兵包围,幸亏卢焕及时接应,才拼死得脱,损兵近半,王潜遂乘机占领邓州,张杰和卢涣退兵到二十里外的新野县,杨国远侄杨浩是干亭手下将领,杨国远以大义规劝其侄,杨浩终于醒悟,这夜东门由杨浩当值,杨国远便和张杰密约献东门,卢涣率五百人夜袭邓州,夺取了东门,张杰随后扮做襄阳大军,王潜不知底细,命暂放弃邓州,等发现上当时邓州已易手,王潜大怒,调唐州守军共集五万兵力四面猛烈围攻邓州,张杰与卢涣各守两门,杨国远动员全体百姓一起上城协守,已近半月,邓州始终没有攻破。其间王潜故技重施,以撤军来瓦解唐军斗志,但张杰再也不上当,王潜无奈,只得再次包围邓州,南阳将军雷万春正要去援救张杰之时,李月大军便已经开到。

第二部 中唐旧事 卷三 此身向作江南士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惜才

这天,李璘军正猛攻城池,王潜和干亭则在帐中商议破城计略,随着投石机十几日的猛攻,邓州城已多处坍塌,全靠唐军用身体才顶住了敌军的疯狂进攻,重新用巨石垒城。
干亭见王潜眉头紧锁,不由问道:“王将军,现我军已占优势,邓州指日可破,王将军似乎反而忧虑?”

“小小一个邓州城,守军不足万人,我军五倍于敌,就已攻了半月,损失近二万,我听说守将只是李月手下的一名中郎将,竟已如此了得,若李月主力赶到,我军堪忧啊!”

“李月还在蜀中,王将军多虑了!”

“非也,我已得报,李亨已召回李月,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征讨各处。”

“史思明尚在洛阳,他应该无暇顾我吧!”

“那你就错了!我若是李月,必不管史思明,先南征,他岂不知先吃弱旅的道理。”

“若李月至,那可如何是好?”

王潜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已经开始怀疑永王的真实目的了,你从人心向背便可知道,百姓已视我等为安禄山、史思明一党,拼死抵抗,如此倒也罢了,占领了以后再慢慢收拾民心,偏偏永王胃口太大,又分兵南下,导致我北上兵力不足,不能及时完成战略计划。还有李希烈,明明是狼子野心,永王偏偏和其结为亲家,实在不智啊!这次战役结束后,不管结局如何,我都要向永王请辞,再不问他的事了。”

干亭闻言也心中郁郁不乐,就在这时,一名斥候跌跌撞撞跑进来报道:“禀将军,西北三十里处发现唐军主力,约四万人,为首主将正是李月,正向这边杀来,望将军速速定夺。”

王潜大惊失色,急忙问道:“可见骑兵?”

“有!有一万重骑兵为前锋。”

“干亭,你速带三千骑兵去抵挡一阵,能挡多久就多久!最好引其北上。传令各军,立刻停止攻城,火速集结撤军!”

“将军,我们也有三万多军,何惧他来?”

“混蛋!李月的铁骑军如何能敌,你速去!”

“遵令!”

干亭走后,王潜又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你领三千军,多打旗幡,扮作主力,向襄阳火速进发,走一百里后还无追兵的话,就折道回唐州。”

“是!”

王潜随即命士兵装得惊慌失措的样子,仓皇撤退,城上张杰见了,以为又是王潜诱敌之计,便没有出城追击,王潜由此得以逃脱。

李月军在即将杀到邓州之时,突然得报:“前方有敌军骑兵约三千人拦路。”李月冷笑一声,命南霁云率五千铁骑军前去迎战,其他军不准停留,继续前行,这时又有斥候来报:“敌军已撤,主力似乎向襄阳方向撤去。”

李月一楞,敌军应往唐州撤才对,怎么去了襄阳,他连忙追问道:“唐州方向可有敌军?”

“还未曾探到!”

“速速探来!”

“是!”

“大将军,这一定是诱敌之计,敌军主力当还在邓州。”旁边的方剑说道。

“我也估计这是敌军之计,但荔非将军领的是步兵,这时应还未到襄阳,若真是敌军主力,让它先一步赶到,即使襄阳不失,损失也会不小,如此会影响我筹粮大计,也罢!传我将令,全军从绕道南面行军,务必堵住南下的敌军。”

王潜在连用三个应急方案后,终于成功脱身,退回唐州,不久干亭也领一千败军逃回,王潜上表李璘,要求增派援军,不料却被李璘痛斥其延误战机,命大将张嘉延领六万军前来替换王潜,调其南下攻打泉州。

邓州之围被解,李月褒奖杨国远精忠为国,并命其暂领邓州刺史,动员民众修复城池,随后记卢焕军功,升其为郎将,张杰虽守城有功,但因贪功冒进,损兵近半,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李月惜王潜之才,派江惊鸿为使送亲笔信给王潜,并游说王潜投降,江惊鸿领命来唐州见王潜,这时王潜已接到李璘的调令,干亭深抱不平,王潜却笑笑说道:“宛西百姓苦难,我实不忍再观,这样也是解脱。”

这时有军士来报:“李月派人来给将军送信。”

王潜一怔,命将使者请入,江惊鸿进来向王潜深施一礼道:“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月帐下谋士江惊鸿见过王潜将军。”

“久仰江先生大名,江先生请坐!”

江惊鸿将李月信递与王潜道:“我家大将军惜王将军之才,不忍同室操戈,命在下来劝说王将军。”

王潜接过信并不打开,直接问道:“我有一疑问,请先生教我!”

“王将军但讲无妨。”

“永王所言,他奉先皇密旨,若今上不善,他当可代之。而当今皇帝妄用宦官,导致邺郡惨败,本已熄灭的战火,重新燃起,以至天下苍生涂炭,既朝廷平乱难熄,他便愿以己之力,驱逐安史,重铸大唐江山,此言可有差错?”

“王将军可曾读过书?”

“我曾中举人。”

“即读过圣贤之书,安不知有君臣之分、父子之伦,当今皇上受命于天,先皇受其尊号,让庙于彼,天下皆知,既如此,永王之言行,可算大逆不道否?安史之祸,由来以久,皇上即位后,国势衰微,军无战力,但用李月为将,善用郭子仪、李光弼等,连破逆贼,收复我大唐山河。张巡宁饿死不降、卢全诚誓死守城,堪称义节千古,而此时永王据江南富庶之地,不予朝廷一钱一粟,不予前军将士一水一饭,其心可安否?邺郡惨败,虽有宦官之祸,但唐军积弱已久,各地军阀不效死命,才是兵败之源。现史思明再叛,永王既想报国除贼,为何不解徐州之危,反而欲侵占我大唐的后方,是何居心,难道王将军真的不懂?我闻王将军乃东晋名门之后,也曾为大唐命官,纵使不愿为国效力,也应在家颐养天年,怎反为叛逆李璘所用,没了祖宗的名声。”

一席话说得王潜满面羞惭,他立身拱手道:“江先生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我明白了,请转告大将军,我王潜为大唐之人,愿为朝廷效死命。”

“大将军的信,王将军还未曾读。”

王潜摇摇头说道:“我已知错!何必再看。”便将信交给江惊鸿带还给李月,自己叫进副将干亭,说己欲降李月,干亭踌躇着说道:“我们家人都在苏州,这可如何是好?”

江惊鸿笑笑说道:“大将军早有安排,此时两位的家眷应在太湖之上了。”

干亭闻言,不胜感激地说道:“大将军宅心仁厚,我等愿效死命。”

由此,唐州李璘之三万军及无数粮草尽皆归唐,李月大喜,封王潜为淮西将军,干亭为郎将,又筹集粮四十万石,命方剑、张杰率两万军护送前往长安。

李亨燃眉之急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