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观音的孩子-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精神,结果生性顽淘的小牲口常常乘各种机会溜到地里去吃庄稼。而每次出了事,都是瘸子饲养员春分帮助春桃把跑到地里的小牲口赶回来。他系着一条喂猪的围裙,拖着因小儿麻痹而瘸了腿在庄稼地里奋力奔跑,边跑边哟喝着,尖细如女人一样的嗓音响彻田间,像是在召唤自己跑失的孩子回家。每当村长知道后,春分就会为春桃说情,或编谎说全是因为他自己的疏忽,没及时关好栅栏门。村长虽半信半疑,却仍勉强把春桃留在了那里。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煤球”五岁那年。一天,村里有人结婚,全村人都被请去喝喜酒。春分急忙催春桃带上“煤球”过去,好让她们娘俩吃上一些象样的饭菜。可是春桃这个年轻的寡妇一看见新娘和新郎就又开始自言自语起来。坐在她旁边的一个村民逗弄起神情异常的春桃,让她喝下了一杯烈性二锅头。从未沾过酒的春桃刚喝下去头就晕了,她趴在桌上,然后开始哭起来。主人家一看,忙找人把她送回了家。她被几个人放在了院子里的稻草堆上。

  春桃醒来时已经一个人躺了很久。她一动不动,望着上面的天,眼睛开始发光。看着看着,她变得高兴起来,并兴奋地说,她看见了孩子的爸还活着,这一刻正在山里寻着逃生出来的路。她的脸因了酒精在身体里的燃烧而红得那么好看,就像她的名字。她一遍遍轻声地唤着,就象对着那个真人说话一般:“孩子他爸,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我这就来救你,你别急啊!我一会儿就就到了,你可要撑住啊!”她继续兴奋地望着天空,终于在另一个遥远的世界里和自己的男人团聚了。秦长河看见自己的儿子时,高兴地说不出话,只是用手揪住男孩儿的两只耳朵使劲地摇。在一边看着的春桃笑得把牙都露出来了。

  从那天起,春桃的情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她再也离不开酒精带给她的那个更美丽、更真实的世界了。她不再梳头洗脸,不再料理家务或照看儿子,却真正地快活起来。她开始把家里的东西都拿到杂货铺去换酒了。每当杂货铺那个秃顶、大眼的掌柜清明看见在村里已被叫做“疯女人”的春桃拿着不值什么钱的东西来换酒时,身上总会不易察觉地感到一阵抽动。他会平静地接过春桃递过来的脏酒瓶,然后从柜台下面的一个白瓦罐里倒出一些酒给她。每次春桃接过酒瓶转身就走了,从来也不知道那白瓦罐里的酒是兑过水的,是清明从来都不会拿给别人的。

  起初,不少村民是同情这对母子的,常有人给他们送些吃剩的东西。送东西最多是村民李中的老婆莲芯和瘸子饲养员春分,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后来,春桃一点工分也不能挣了,“煤球”又年幼,村长便在年终分配时从全村人的口粮里分一点给他们。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他们认为疯女人应该带着“煤球”离开天水坞,因为他们是外来的,根本就不属于这个村,没有资格从他们嘴里分粮食。但更多的人对此保持沉默。

  其实村长分给春桃的一点粮食远远不够吃。家里什么都没的吃时,“煤球”就沿着屋后的那条路到邻村去乞讨。他从来不向村里人讨东西,因为有村民的孩子骂他们母子是外来的叫花子。对此他很在乎。

  从很小的时候,“煤球”就把春桃当成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孩子来照顾,而从来不是母亲。很少被春桃照顾的他,并不知道一个母亲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白天喂春桃吃东西,到了晚上就把她从稻草堆上拉进屋里去睡觉,给她盖上被子。他照顾春桃和照顾家里的狼狗“天将”没有什么区别。

  “煤球”从来不和村民的孩子玩儿,因为他们嫌他脏,喊他是“疯女人的孩子”。他从家里唯一的窗户那儿可以看见那些孩子在杨树林里玩游戏。“煤球”发现打仗和娶媳妇是他们一年到头都玩不腻的两个游戏。

  “煤球”家的院门永远敞开着,因为根本关不上。村里的孩子常把烂泥巴或石头扔进他家的院子里,或扔在总躺在稻草堆上的春桃身上。“疯女人!疯女人!疯女人!”他们兴奋地喊着,一遍又一遍,带着节拍。每到这时,狼狗“天将”就会从房子里猛冲出来,低吼着吓跑来捣乱的孩子。不过,虽然那些孩子很怕那条大狼狗,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欺辱村里最穷人家的需要似乎更强烈,更能让他们找到贫穷生活中的乐趣,因此这种恶作剧从来都未中断过。

  岁月在这个小院落里和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一样流过,只不过在经过这里时更静一些。每天,当春桃在稻草堆上微笑着活在与自己的男人重逢的喜悦中时,她的儿子“煤球”则坐在炕上,面对着家里唯一的窗户,楼着狼狗“天将”静静地向外张望。从那个没有窗框也没有窗纸的窗洞望出去,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外面很远的景物:延伸出去一眼不见边际的农田,还有在其间劳作的村民。那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各处的人影,让男孩儿想起院子里的蚂蚁:它们有的聚在一起,有的单独行动,但都在觅食。送肥或运土的马车象甲虫一样在田里慢慢地蠕动着,赶车人的吆喝声忽远忽近,是男孩儿每天能听到的最熟悉的声音。村后那片杨树林随着四季的更替和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和神态——外面世界发生的每一细微的变化,无论是光影、色彩还是气味,都被窗边的男孩儿细腻、准确地感知着。他对自然里的变化比对生活里的变化更敏感,也熟悉得多。如果不是命运的安排,他本应该成为一个天资上乘的艺术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窗外的一切,男孩儿无数次地试想过,如果自己变成一只蝙蝠、一棵树或是一阵风将会是怎样一种生活。他也想过,如果自己不是个外来的人,躺在院子里的母亲每天能和别人一样下地干活,他的生活会有怎样的不同。可是,就像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内心却从未被人了解过,然后又像时间一样消失了的无数人一样,天水坞和这个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一个人了解过这个叫“煤球”的男孩儿的内心,直到他死也没人知道。

  世界上无父爱也无母爱的孩子很多,但是象“煤球”一样除了一只狗生活里别无他人的孩子不多。如果一个成年生命对自己生活里的缺失都能无意识地去找寻弥补的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在窗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望着大片的农田、色彩和云朵不断变幻的天空和上面悠悠盘旋的鹰,“煤球”的想象力被极度的孤寂和漫漫的时间滋养着,悄悄地发芽生长并结成了特殊的果实。想象的世界是个专供孤独灵魂表演的舞台,在那里,这个被叫做“煤球”的男孩儿儿一次又一次地变成了村里所有孩子的绝对权威和领袖。他骑在一匹肌肉紧绷的栗色白蹄大马上,声如霹雳,眼闪电光,威严地向紧跟在他身后那群身穿绿军服的“天水坞孩子军团”发出命令,向前方的敌人冲去。在他指挥的无数战斗里,他总是百战百胜。虽然他并不确切地知道每次与之打仗的敌人是谁,叫什么,但他肯定地知道这个世界是个有敌人的地方。因此,无论他们的敌人被叫做蒋介石,日本人,美帝国主义还是地主、资本家、右派、反革命——这些对“煤球”和他率领的军团来说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敌人去恨、去拼、去杀。

  “煤球”十八岁之前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天水坞,这些敌人的名字是他从村杂货铺里听来的。天水坞的男人们喜欢在傍晚聚在那间昏暗的小屋子里闲聊,抽烟,喝二锅头。他们最热衷的一个话题就是历史上不同时期发生的战争和出现过的英雄。每当聊起这些往事,这些男人的口气里就充满了平时没有的激情和自豪,好象他们全都亲身参加了这些战争一样。这些故事和男人们兴奋的情绪一直让“煤球”感到好奇,吸引着他天黑时也往杂货铺跑。

  “煤球”总是坐在墙角的一个只有三只脚小板凳上听男人们讲战争故事。很早,他就发现这些故事中有个让他想不明白的事。那些互相打仗的双方很多过去曾是朋友,后来又变成了敌人。比如,村里的瓦匠青田说过,二战时美国曾帮助中国打败了日本人,可是后来美国又想通过侵略中国的邻国朝鲜控制中国,所以中国又不得不打起了抗美援朝战争。他还说,又比如中国过去叫了“苏联老大哥”很多年,但是后来两国却为了不知什么事翻了脸,互相攻击,还为了东北的一个岛屿真枪实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