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华烟云-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愁说:“好!你是从侧面进言。文中无一废字。”
  其次,看莫愁的信:妹莫愁鞠躬。诵来信,知滞留香江。孟子云“拂乱其所为”,此之谓乎?天意料已改变,将降大任于我兄。但拂乱虽自天来,自强仍在人心。
  高堂忧心,日形消瘦。南方苦热,善自珍摄。
  立夫说:“措词极好!文章高贵。”再后,看木兰的:妹木兰鞠躬。承允自葡萄牙国寄下书信,今事如何?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是否葡萄牙将易为香江牙?但不论葡萄牙,香江牙,甚至黑豆牙,但幸勿易牙过于频数。收到象牙钮扣,敬致谢意。
  但为何独无一物孝敬慈亲,何故?连雨多日,天气转凉。如能共此笔墨,乐何如之!
  立夫道:“真美!”三人都大笑起来。
  这时,乳香进来,拿着一大把桂花,说是曼娘来了。因为是熟客,曼娘已在后面跟进来,在门口儿站住。
  曼娘喊道:“木兰!干什么哪?那么开心!”
  木兰大喜,向她跑过去说:“你老没来了。”
  曼娘说:“你又不肯去看我。我从花园子里折了几枝桂花来。大部分桂花都叫雨泡坏。这些也没有什么香味了。”木兰向曼娘说:“你已经见过孔少爷吧。因为他们的房子叫雨毁坏了,现在住在这儿。”
  曼娘说:“当然。我都知道你们一同去看过大水。”
  木兰问:“你怎么知道?”
  “有人告诉我。”
  立夫站在那儿,鞠了个躬。
  木兰这时想起来,他们在什刹海会贤堂前看那被水淹死的女孩子的母亲时,曾家的门房儿也在那儿,并且还站住向他们说过话。他回去说他曾经看见姚家大小姐,还有一个男孩子陪着她,曼娘就决定来看立夫。她知道一定是立夫,因为她小叔子曾经告诉她在火车站送体仁时遇见立夫的事。
  他们谈到体仁和家里别的事情。曼娘回家时,对立夫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决定急速进行。
  曼娘走了之后,莫愁向木兰微笑道:“你的好姐姐来侦察你来了。她当然不是来送桂花的。”
  木兰回答说:“有什么可侦察的?”
  立夫显得茫然不解的样子。
  一天,立夫从四川会馆回到姚家,报告一件好消息。他向母亲说:“您信不信?四川会馆要付修理费呢。是真的!门房儿老王亲口告诉我的。他对我好客气,把四川会馆董事寄来的信给我看。”
  母子二人百思莫解,心想必然又是傅先生的关系。可是他怎么会知道呢?他们没往天津给他寄过信。几天之后,傅先生来了,因为他常常往返京津两地。这一次也是像往常一样,来看看姚先生。他看见立夫和他母亲,姚家这样关心照顾,他心里非常欢喜。孔太太说起四川会馆的事,又说:“我想又是您帮助我们母子。真不知道怎么向您道谢才是。”傅先生说:“你们要道谢,那就谢谢姚先生。”于是他透露出来,他们在姚家住,他也全知道。因为姚先生当时就写信告诉了他。他又说姚先生告诉他,姚先生要暗中向四川会馆捐助两百块钱,用那笔钱付孔家房屋的修理费,但是不许透露他的姓名。
  立夫的母亲问:“受姚先生恩惠太多,我们怎么办呢?”傅先生说:“你要谢就谢他。我想我走漏这个消息,他也不会怪我。”
  立夫母子去向姚先生道谢时,姚先生说:“那不是为你们。我早就要向四川会馆捐一笔钱。你们知道我亏欠四川多大一笔债吗?我药铺里的药材大部分来自贵省啊。”
  这样就让立夫母子大大的放了心。这件事慢慢的人都知道了,在四川会馆门房儿和会馆里的住户的心目中,孔太太和他儿子的地位高起来,受到了尊敬,因为他们和会馆两位有势力的赞助人有很密切的关系。
  中秋节是一年的大节,傅先生应邀来姚家吃饭,也是立夫母子在姚家住的最后一个晚上。姚先生买了两大篓子最好的螃蟹。持蟹赏菊度中秋,是中国的老风俗。
  姚先生出主意把饭桌摆在石板铺地的院子里,更适于赏月,可是珊瑚说天气已经转凉,并且有点儿潮湿,何况螃蟹又是寒性儿,最好在屋里吃,要看月亮的话,可以拉开窗帘儿。结果桌子上摆的是温过的酒,每人面前一小盘姜醋酱酒油调好的佐料儿,这种热性的佐料正好和螃蟹的寒性儿互相抵消。
  全家人人都喜爱的一餐,没有胜过一桌螃蟹席的了,每逢吃螃蟹,总是热热闹闹的。一点儿不错,螃蟹是讲究美食的人最贪最迷的东西,香味,形状,颜色,都异乎寻常。在中秋,螃蟹正肥,这一年,夏季虽然多雨,对螃蟹这一道美味并没有害处。但是另有一种令人兴奋的理由就是吃螃蟹不同于吃别的饭那样由仆人伺候,由仆人端送,而是每个人都得自己忙,自己动。吃螃蟹本身倒还不如准备吃时,那份儿忙乱热闹有趣,经过自己一阵子忙乱,就使每一口螃蟹吃到嘴里越发觉得味美。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有人爱吃蟹黄,有人爱吃蟹肉,有人不嫌费事爱慢慢吃螃蟹腿。就和打牌一样——各人的脾气都受到试验。有人把肉吃得很干净,有人狼吞虎咽,不细分别。这种饭吃完,总是狼藉不堪,蟹壳儿蟹腿在桌子中间堆得高高的。
  大家都落座之后,一个直径一尺大的绿盘子,上面放满漂亮的螃蟹,端到桌子上来。全桌的人都惊呼了一声“啊!”傅先生和姚先生都卷起袖子。傅先生叫立夫卷起两只袖子来,立夫说:“咱们比孔夫子的办法还好,因为他老人家只有右边的袖子是短的呀。”
  莫愁说:“那是因为孔夫子只是写作的缘故。他若吃螃蟹,他也会把两个袖子弄短的。”
  人人都大笑。傅先生说:“这就证明孔夫子从来不吃螃蟹。”
  木兰说:“我可以证明他也吃螃蟹。”
  “你怎么证明?”
  “您记得孔子总是爱吃姜。那他就有爱吃螃蟹的嫌疑。”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立夫说:“你虽信口胡诌,倒也满有趣味。”
  木兰接着说:“等一等。我还没说完。千字文第一句‘天地元黄’,元黄就指说的是蟹黄的颜色。这就证明自有天地以来,就有蟹黄。像孔子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吃螃蟹?”
  于是大家笑得越发响亮。珊瑚笑得很厉害,竟把蟹黄抹到脸了。
  莫愁问:“要照你这么说,为什么《论语》上没有记下来?”木兰说:“孔子的弟子也不能把件件事情都记下来。也许记下来的被秦始皇焚书给烧毁了。在读古书之时,应当运用想象力。”说完挑了一只螃蟹腿,又接着说:“我想孔夫子的太太必须给她丈夫做一件专穿来吃螃蟹的衣裳,因为他在家有一件家里穿的袍子,这件袍子一只袖子长,一只袖子短。这种丈夫多么难伺候!做圣人妻子好难哪!”
  傅先生说:“说正经的,我想考考你。你说‘元黄’就是蟹黄的典故,出自何书?”
  木兰立刻回答说:“《红楼梦》上薛宝钗的咏螃蟹诗,有这样的句子: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木兰的母亲说:”木兰,你别忘记吃,你的话说得太多了。“
  谁都看得出来,木兰的脸有一点儿发红,比平常话说得多。
  木兰又说:“还早呢。我妹妹吃一个螃蟹的工夫儿,我可以吃下三个呢。”
  莫愁说:“你不算是吃螃蟹。你吃螃蟹像吃白菜豆腐那样乱吞。”
  莫愁这时还没吃完一个螃蟹,倒真是吃螃蟹的内行。她把螃蟹的每一部分都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她那盘子里都是一块块薄薄的,白白的,像玻璃,又像透明的贝壳儿一样。
  现在一个丫鬟端来一个热气腾腾的新菜,把螃蟹壳儿收拾下去。莫愁说:“等一等,剩下的腿还够我嚼十几分钟呢。”
  姚先生说:“不要舍不得那些腿。让丫鬟和用人拿去吃吧。”
  珊瑚说:“我给他每个人都留了两个呢。”
  现在木兰才开始真正大吃起来。
  她先喝了一杯酒,随后喝了第二杯,话又多起来。她再要喝第三杯时,姚先生说:“你今天晚上兴致这么好!别喝了。”木兰说:“我很好哇。”她喝完第三杯。她酒量不坏,不过她闹闹嚷嚷,已经有点儿醉,嘴里随便说话,说傻话,也会说出有才气的妙语警句。她说:“若夫螃蟹之为物也,非常物可比。若夫螃蟹之为物也,非常物可比。”
  立夫和木兰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