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屠-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一场十万人的战争,算上后勤补给部队的消耗,每打一个月,就算按照最低消耗水平,也大约需要消耗七八百万贯,七十万人就是至少三千五百万贯,一个月就消耗这么多,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郑临风的地盘尽是天下的粮仓与富庶之地,他不缺钱粮,而且他的兵少,论消耗,这反倒成了优势,所以他拖得起,但大宋却拖不起,根据察哥的情报,大宋这两年因为连年的叛乱和战争,已经掏空了他的国库,现在宋廷为了打这一场仗,在它现有的地盘上疯狂的加征了数轮名目繁多的税收,再加上从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家中抄出的数千万贯家财才勉强凑出了七千多万贯,七千万贯听起来虽然多,却也顶多只够支撑前线几十万大军两个月,就算宋廷再下狠心继续从宋国各地挖地三尺再凑出几千万贯,也顶多再多支撑一两个月,大宋拖不起,它只能希望速战速决。

所以那郑临风只要咬紧牙死守顶多三个月,把这场战场拖到寒冬,大宋就支撑不下去了,只能退兵,他郑临风就能不战而胜,同时这也达到了夏、辽两国的目的,既维持了现状,也能坐地起价跟宋国谈条件要地盘,虽然没帮你们灭掉那郑临风,可俺哥俩也是出了兵出了力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保障不了粮草怨不得我们,商量好的地盘应该无条件兑现,大不了等明年你凑足了粮草俺哥俩再帮你打一回就是了。

察哥设想的非常完美,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根据情报那郑临风率军来到战场仅仅三天后,各个战场的天道军就同时对宋辽夏三国联军发动了进攻!

察哥在吃惊之余从心底不禁暗骂那郑临风真是个蠢材,暗道他莫不是在与宋国的一系列胜利中被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他这不是找死吗?

不行!察哥立刻做出决定,就算那郑临风现在想找死也不能让他死,他随即下令各地夏军全都不许迎战,要打就让宋、辽两军去打。

说来也巧,先期抵达的辽军十万人马的主帅,辽西京留守萧察剌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萧察剌忠于辽皇,此次他率领西京十万大军来此的目的有三个,辽皇密令他,一是找寻时机取代耶律淳将二十万南京军收入手中,二是想办法继续维持大宋分裂的局面,三是得到与宋约定的河北十三州。所以,面对天道军的进攻,萧察剌也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和察哥一样的选择,命令各地辽军坚决退守,不和天道军交战,要打就让宋军与夏军打去。

就这样,夏、辽两军同时拒绝出战,原本大喜着准备会同夏、辽两军一同出战迎敌的宋军主帅,新任大名府留守郑修年一看就傻了眼了,郑修年是谁?说他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他爹,应该谁都知道,他爹就是当朝宰执郑居中,郑居中因为拥立赵桓有功,当赵桓暗中掌政废掉蔡京、童贯等人后,郑居中作为头等功臣自然受到大加封赏,赵桓假借皇帝之名,进封郑居中为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封楚国,拜太师。赵桓几乎把所有最高品级的实权与虚职都给了他以表彰他,郑居中一夜间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时受益的还有郑居中的家人。郑居中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修年,另一个是郑亿年,赵桓掌权之前一个为河间府知府,一个任起居郎。

蔡京被革职抄家拿下后,他的主要亲信都受到了牵连,其中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女婿,时任北京大名府留守的梁世杰自然难逃于外,梁世杰被定了蔡京的同党,随便罗列了一大堆罪名后也被革职流放,这样一来北京大名府留守的职位就空了下来,赵桓大笔一挥,直接调郑修年升任大名府知府兼北京留守,郑亿年也如同坐火箭般被连提数级封任户部尚书,以示对郑家人的恩宠,除此之外的郑家人也多有封赏,如今的郑家人,内有宫中郑皇太后坐镇,上有宰相郑居中为首,族人各在朝中险要位置任职,再加上门生亲信,比之曾经的权相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大战,身为北京留守的郑修年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宋军的主帅,以及辽、夏两军名义上的主帅。而在不久前他刚刚接到任命之前,郑居中就曾对他写过了一封密信,在信中,郑居中为他详细的分析了宋廷在与郑临风数次大战中各个主帅所犯的错误,告诫郑修年绝不可再重蹈覆辙,同时,郑居中也对他说明了朝廷目前的严峻形势,要他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辽、夏两军击败郑临风,大宋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此次战役是在抱着决战的决心在打的!

所以,郑修年这些日子一直在为辽军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来到而焦头烂额,他们不来,辽、夏两军就是不开战,结果一听天道军居然主动进攻了,这可把郑修年高兴坏了,连忙下令察哥和萧察剌与他一起出战,但没想到却被二人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尤其是察哥,察哥在宋廷之中最痛恨也是最佩服的人是童贯,二人各自指挥军队在西北交战了那么多年,彼此视对方为死仇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惺惺相惜,可在不久前,察哥却震惊的接到了童贯已被宋廷处死的消息,察哥在万分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感伤了一把,这次来宋地作战,他一听大军的主帅是什么郑修年,压根就是一个靠着他老子上位的乳臭未干的公子哥,根本就没把郑修年放在眼里,在他接到郑修年的命令后,干脆就直截了当的回了两个字,不去,连个理由也懒得说,郑修年是又气又无奈,可他却也没胆量指挥宋军独自出去迎战,最终只能下令各地宋军也不准出战,只准防守。

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名府之战(3)

郑飞指挥各路天道军对敌方阵地发动了猛攻,但宋军一方却是全部退守在城池之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天道军也没有进行惨烈的攻城战,几日下来,除了攻下了几处宋军的小据点外再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了,不过天道军上上下下却以此打出了士气,兵力少的一方主动去进攻兵力多的一方,兵力多的还不敢出来应战,只躲在城内做缩头乌龟,这是何等的怪现象?

出现这样的结果郑飞也有些哭笑不得,他之所以率先发动进攻,目的有两个,一是打出天道军的士气和勇气,把天道军上上下下的那口气都提起来,要让全军上下都明白,敌人虽然多,来势汹汹,却没什么好怕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二是要通过这一战来向宋、辽、夏三军展现天道军的实力,从侧面震慑辽、夏两军,为日后即将实施的招降他们的计划创造条件,向他们证明天道军有实力保护他们,同时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到时候不要觉得是走投无路才投靠的天道军,就跟天道军占了他们多大便宜似的。

郑飞知道宋国现在的形势很不妙,赵桓几乎是在倾尽国力打这一仗,欲图毕其功于一役,反正不这样做也将很快遭受自己全面的进攻,如果没有外援的帮助,被自己所灭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与其如此被动,还真不如铤而走险借助辽、夏两国彻底击败自己,从这个层面上说,赵桓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只可惜,宋国如今已经没有了再支撑这样一场超级大战的国力,根据情报,郑飞推测宋国对此战只能选择速战速决,而自己如果想用最少的伤亡换来一场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守城池拖延时间,只要拖过三个月,宋廷就坚持不下去了,此战自己就将不战而胜,也能破坏赵桓“联金灭辽抗夏”的如意算盘,但假如那样做,夏、辽两国仍旧可能强迫宋国割让西北十二州与河北十三州,赵桓为免再树强敌,只能被迫答应,这是郑飞不愿看到的,同时,这也将使郑飞白白错失一个可以以一战力挫宋、辽、夏三国的大好机会,所以,郑飞也决定冒一次险,满族宋廷的要求,和他们来上一次大战,谁料自己匆匆忙忙赶到战场还主动出击了,宋、辽、夏三军竟然不敢应战,这种诡异的现象让郑飞隐约明白了一件事,不想应战的绝不是宋军,而是夏军和辽军,正是夏军和辽军的退缩,导致没有勇气独自与自己大战一场的宋军也只能龟缩起来。

夏辽两军为何不愿出战呢?郑飞想来想去只想到了两个可能,一是他们在等待耶律淳的二十万大军来到之后,彻底占据兵力上的优势后再开战,这说明看起来貌似近百万大军的宋、辽、夏三国联军并非一个团结的整体,宋国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指挥夏辽两军替自己卖命。

第二种可能是他们压根就没想帮助宋国击败自己,赵桓在暗中算计他们,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在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