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34 坦德莱奥的故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每次都选一条不同的路。”他说,“他们不该知道的。”
  “有人出卖我们。”麦吉说。
  “没关系。我们再随机选条路。”
  “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路全都监视起来。”
  下午我们开始沿着大裂谷的陡坡前进。我们顺着一条旧猎人小道走,因为最近刚下过雨,路面特别泥泞湿滑。直升机突然越过山坡俯冲下来。我们四下散开寻找掩护。它绕了一圈又向我们冲过来,飞机挨着地面那么近,我都能看见飞行员头盔上护目镜闪烁的反光。
  “他们在逗我们玩。”汉密德说,“只要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把我们从山上炸下来。”
  “怎么回事?”内奥米问——她只在必要时才开口说话。
  “我想我知道。”肖恩说。他听着直升机飞远了些,在飞机拐个弯再次越过山坡呼啸而来时他急忙滑下来,跌跌撞撞地冲向我们,周围的树枝被他扒拉得直晃,撒得我们一身的土和树叶。
  “是这个。”他拍拍我的前臂,“如果我能找到你,他们也能。”
  我卷起袖子,监视芯片似乎在我皮肤下悸动,像毒药一样缓缓发作。
  “抓住我的手腕。”我对肖恩说,“无论发生什么,别放手。”
  在他想说什么之前,我拔出了刀。
  这些事下手必须快,如果你一旦有所犹豫,你就永远不会做它了;当然下刀还要准,你可不想再来一次。
  伴着钻心的疼痛,我把刀尖戳下去,迅速地向深处推进,再用力一剜,沾着鲜血闪着油光的叛徒芯片掉在了地上。伤口疼得厉害,但血已经不流了,伤口正在愈合。
  “我相信不会再失去你了。”肖恩说。
  万籁俱静,一片静谧,我们排成行一个接一个地滑下山坡,悄然脱离飞行员的视线。我知道我们必须下山;待在上面,在一个出卖我们的死亡芯片周围过夜是极其愚蠢的做法。当晚我们露宿在星空下,大家紧挨在一起互相取暖。
  第三天我们到达了廷德雷特·洽卡的边缘。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十三章
 
  坦已经带领我们走了很远,她似乎急不可耐地要把肯尼亚抛在后面。从早晨开始我们就在爬一座绵长平缓的山。我曾参加过丘陵地带的徒步旅行,所以很适应爬山,但孩子们和抱着婴儿的妇女却攀登得很艰难。
  当我提议休息一下时,坦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快。她总是要求我们尽可能背上包袱继续前进。我想赶上她,但坦始终步伐稳健地走在我前面,在快到山顶时她几乎是在跑了。
  “修恩!”她朝后叫我,“跟我来!”
  她穿过山顶稀疏的树林。我跟着她,跳过一个略微倾斜的坡地,树林分开了,我站在了悬崖边。
  我脚下的土地倾斜着伸展进了大峡谷,绿色层叠,铺满谷地,仍然能通过一块块黄色、浅黄和土褐色的色调看出来,那里有被遗弃田地的印迹。远处模糊不清的颜色——我至少可以看到50公里远——突然令人惊愕地改变了。棕色和焦土的浅褐色混合成了勃艮第酒红色和铁锈红色,中间交织着脉络网状的紫色和白色,蓦然间,从中突然爆裂绽开出绚烂的色彩,像是一大堆有着所有你能想像到的颜色的花朵;像是混杂着各种形状和色块的令人着迷的珊瑚礁;像是孩子的一盒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打翻在色彩斑斓的中国地毯上。这情景让我目不暇接,头晕目眩。
  我的目光紧随其后,想搞清楚我看到的到底是什么。一堵陡峭的墙,深红色的墙突然从混乱的风景中升起,笔直向上,几乎和我站立的悬崖一样高。它不是固体的墙,看起来它是由柱子,我想,是树干组成的。从这个距离看它的大小就可以推断它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尺寸。它们展开了平坦没有缝隙的深红色树冠。在更远处,平缓的山顶变成了混杂的深绿色,被我只能称之为小平顶山的东西顶破,样子很像怀俄明州的魔鬼塔①,或者是法国中央高原的死火山锥。但它们在阳光下像玻璃一样晶莹透亮。在它们的后面,风景像老虎的斑纹一样呈条状,黄色和深褐色相间,还有像颠倒的冰山一样纯白色的形状突出在地表。在往后我就看不清楚了,但是缤纷的色彩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
  【① 魔鬼塔:美国国家公园的一处名胜,位于怀俄明州东北部,是山顶上的一块巨型圆柱体岩石,是由火成岩石的冷却结晶和水成岩凝固收缩形成的。】
  我看着恰卡,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我失去了所有时间概念。我意识到坦正站在我身边。她没有催促我走,也没和我说话。她知道恰卡就是这样一类东西——在别人解释前必须亲身体验一下才行。其他人也一个个加人进来。我们沿着断崖站成一排,望着我们的新家。
  然后我们开始沿着山谷的路下去。
  半小时后我们走下了悬崖,走在前面的麦吉示意大家休息一下。
  坦用手指碰了一下她的通讯器,半个蛋壳似的活性塑料从耳机处打开,自动推进到她右眼前。
  “怎么了?”我问她。
  “不太好。”她说,“玫嫩盖方向有烟。”
  “玫嫩盖?”
  “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麦吉正在用电台呼叫他们。”
  我越过坦朝麦吉看去,他一只手捂着耳朵在四处张望,看起来很焦虑。
  “怎么样?”
  “没回应。”
  “我们要干什么?”
  “我们继续走。”
  我们向下穿过局部地区气候森林。谷地的温度要比凉爽、潮湿的南帝山高出15度。我们费力地跋涉过灌木丛和生长过度茂盛的矮树林,沿着被遗弃的路,穿过荒废的村庄。战士们扛着武器。坦不时用她无所不见的眼睛扫视天空。
  现在即使我也能看见烟了,烟从东面向我们吹来,闻起来像是烧过的香料。我能猜测麦吉正试图和玫嫩盖联系。电台还是没有动静。
  在下午的早些时候,我们越过了恰卡的边界。你能从远处清楚地看见这些东西了。从地面上看去,它们正向你蔓延过来。我走过粗糙的山谷草地和满是荆棘的矮树丛,注意到在树根处有几条蓝色的苔藓。排列规则的奇特苔藓,它们相互弯曲交叉成120度角,正好组成六边形。我呆住了。在我前方20米处,坦站在一个世界……我站在另一个世界。
  “即使你什么也不做,它仍会向你移动过来。”她说。
  我低头看。蓝色的线正向我的脚趾缓慢蠕动。
  “来吧。”坦伸出手。我握着她的手,她带着我跨过去。走了两分钟,灌木丛和草地已经完全被恰卡的植被取代。
  下午剩下的时间,我们穿过正被恰卡摧毁的地区。
  树在我们周围倒下,灌木被连根拔起,草地破坏消失;菌类的触角和珊瑚色的扇叶从各边生长出,泡泡在我的头顶周围膨胀。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这些东西,就像是走在反应堆里的人一样,什么都不敢碰。
  麦吉让大家在恰卡生长形成的一个拱门下休息,它像是中世纪教堂的拱顶。这时麦吉的耳机里有了消息。
  “玫嫩盖被攻击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提问,一片喧哗。麦吉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们是非洲人。有人提供给他们防恰卡的装备和武器。他们制服上的徽章是:KLA。”
  “肯尼亚解放军。”一向沉默寡言的内奥米补充道。
  “我们有敌人。”聪明人汉密德说,“肯尼亚政府仍然声称对恰卡拥有管辖权。他们经常要用暴力的方式提醒我们要记得到底谁在掌管政权。他们想让我们疲于奔命,阻止我们定居。这帮反对分子除了拥有西方人提供的钱、武器和顾问外,他们什么都不是。”
  “那么,玫嫩盖怎么样了?”我问。麦吉摇摇头。
  “莫斯特·亥正带领幸存者去奥尔·朋亚塔。”
  我看了看坦。
  “莫斯特·亥?”
  她点点头。
  我们和莫斯特·亥在“长城”阴暗的树冠下碰头。
  这个地方对于秘密会议是个适合的黑暗场所:高耸人云的光滑树干;树叶的华盖像手指一样张开,在我们头上伸展有一公里宽;斑驳的阳光穿过罅隙洒在林间空地上;幸存者和旅行者与它们相比显得那么渺小。中世纪的农夫在面对宏伟的大教堂时一定也和我们一样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这是种奇怪的经历——见一个你在故事中听说过的人。你想说:我听说过你,但你没听说过我,你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你观察他们以确信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