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与昼-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咱们就采取这个方案。以后每人每月交二十五元生活费,比原来多交十元。其他方面还要注意节约:节电、节水、节煤气。要不,增加的钱还是吃不到嘴里。    
    黄平平的话被打断了,邮递员送来报纸和信。    
    有冬平的邮件:一个牛皮纸大信封。她疑惑地看了看,把它拆开了。    
    邮递员走后,黄平平想接着往下讲,又有人进了院门。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领着个小男孩。“秋平。”来人看到秋平,高兴地叫道。    
    秋平迎上去,这是她过去的同学:“是你呀。”    
    “咱们十几年没见了吧?”来人热情地拉着秋平的胳膊又捶又拍,“我昨天给你打电话,你们厂里人转告你了吗?”    
    “告诉了。”    
    “走吧,咱们班的女生都约齐了,今天在中山公园聚会,一律带上孩子,就差你了。”    
    “我还有事儿呢。”秋平扭头看了看,为难地推托道。    
    “你去吧,有我在这儿就行了。”梁志祥对秋平说。    
    秋平转头看着老同学:“我不去了。”    
    “你怎么了?咱们分手十几年,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儿,聊聊过去和现在有多好哇。”    
    “我也没什么聊的。”她聊什么呢?她曾经比谁都好强,可现在比谁都差,有什么脸和同学们相聚呢?来人呆呆地站了一会儿,没说什么,转过身走了。    
    秋平看了看在一旁小板凳上坐着看连环画的女儿玲玲,头发梳得又光又亮,戴着红色的小发卡,穿着漂亮的小连衣裙,心中感到一点安慰。她现在小半个心思在丈夫身上,希望他熬出个文凭,大半个心思就在女儿身上了。她从女儿一岁时就开始教她识字。现在才四岁,就能做四则算术,认识两千多个汉字,还会几百个英文单词了。每当她统计完女儿的识字数后,就有一种欣慰。她要把女儿培养成神童。    
    ……她领着女儿坐在电车上,街上的商店、饭馆、机关大门上的牌子一个个在车窗外掠过。“玲玲,你给妈妈念念,那些牌子上写着什么?”她对坐在怀里的女儿说。女儿那时才三岁,用小手指点着车窗外,拖着童音朗诵般念道:“红光百货商店,晋阳饭庄,中华实业开发公司,外文书店……”引得满车人都啧啧地惊叹。这时,她心中就会漾起一丝混合着凄然的幸福微笑……    
    ……又一次,车正好停在书店门口的站台上,“玲玲,你看那个书店门口的大牌子上写的英文念什么?”她指着车窗外问道,“给妈妈念念。”因为刚才没有买电动玩具,玲玲正在赌气,说什么也不开口。“她能认得吗?”乘客中一个胖胖的中年妇人不相信地问。旁边几个乘客也看着玲玲。“她认得。”她说,然后把嘴凑到女儿耳边:“玲玲,快给妈妈念呀?快,乖孩子。”玲玲噘着嘴扭头不理。车就要开了。一个车门已经关上了,她就要失去在这几个乘客面前证明女儿才能的时机了。她又对女儿耳语道:“玲玲,快给妈妈念,要不,妈妈该难过死了。”“那你给我买——”玲玲说道,指的是刚才在商店里看见的电动火车。“好,给你买。”玲玲这才扭头看着车窗外面,流利地念完广告牌上的几个英文单词,赢得了周围乘客的拍掌称赞。她却把脸伏贴在女儿嫩小的肩上流出了眼泪。“妈,您怎么了?”“没怎么。”……    
    她自己还能有什么可追求的?青春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她彻底埋葬了一切奢望,把自己沉浸在操劳辛苦中。上班去一身工作服,下班回来还是工作服。不慕任何女人的虚荣。麻木的安然。还有什么想的?    
    “秋平,你怎么老是这一身工作服啊?带孩子去公园也穿这个?”春平不止一次打量着她的穿着说道。    
    “这样方便。”她答道。    
    “秋平,我给你买了件衣服。”一次,春平拿着刚为她买的款式新颖的上衣。    
    “我不要。”她说。    
    “已经买了,穿吧。”    
    “那我去帮你退了。”    
    她坚决不要,以致伤了春平的心。


下卷:第三部分这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

    第二个问题是住房问题。你们都听我说,别走神。(她略提高了一点声音。)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只能维持现状。西边这间空房是不是可以腾出来住,大姐和大嫂都提出来过。这个咱们商量一下。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二姐、四姐都结婚了——嗳,我说说怕什么的,别瞪我呀(笑)——暂时在单位找不下房,那这间放东西的空房就给了四姐。我现在不是和二姐住一间吗?我搬出来,取代四姐的位置,和阿姨住到一块儿去,这样,二姐也就一人有一间房了。这不是解决了?二哥现在——二哥你别不高兴啊,我可怕你烦了(笑)——他现在是一人住一间,结婚也就这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情况。可在这基本情况上,有两个变化可以考虑,一个,如果有谁能在单位找下住房,搬不搬出去?搬出去是不是就违背了妈妈的遗嘱——让咱们这个大家不要散?是不是不散就永远挤在一块儿,永远维持这种低标准的居住条件?还有一个情况是:在二姐、四姐马上还没结婚的情况下,那间空房是不是可以暂时腾出来,让大姐或让大哥他们住一住?……    
    牛皮纸信封里是一本大型文学刊物。她疑惑地翻了翻,谁给她寄的呢?从刊物中翻出一张信笺,是封短信,一笔洒脱苍劲的钢笔字。    
    冬平: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却始终没有忘记你。看到这封信,你可能一时还想不起我——我大概应该被你忘却的——请你读读寄去的刊物上的小说,在你最喜欢的作品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真诚地希望你一切都好。    
    没有落款。    
    这是谁呢?这字迹使她在深久的记忆中模糊感到了什么。然而像隔着浓雾一般,她看不清自己的记忆。她翻开目录。每一位作者的名字都看过了,没有她认识的。再看一遍,还是没有。他(她确定对方是个男性)也许用了笔名。    
    她的目光不知为什么停留在头条目录上。    
    中篇小说《小岛》,作者:秦明月。    
    她从这笔名中,从这小说的题目中又隐隐约约感到了什么,记忆深层的形象正在朦胧中若有若无地浮现出来。她还是看不清记忆,因为她不敢相信。她翻开了中篇小说《小岛》。题图:湖水,小岛,丛树,茂密的草,秋风萧瑟,迷茫苍凉。    
    她读到了这样的作者题记:    
    哲人启示:一个男人不应该时隔多年再去重见自己年轻时爱过的姑娘。失望会打碎你全部美好的记忆,而给你带来极不愉快甚至嫌恶的印象。    
    我却要在“小岛”中寻觅她……    
    她一下合上刊物。她知道他是谁了。    
    他——陈晓时,是二姐夏平的同学。十多年前,少女时的自己崇拜过他,这是她爱过的第一个人。他在她心目中是个思想天才。他也热烈地爱过她,得到过她。然而渐渐的,他在她心中黯然了,听说从插队的农村转到西北的一个小工厂当工人了,处境很平庸。他们的关系断了。前天,她突然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他。他已经成为出国讲过学的青年学者了。面对着会场的热烈掌声,他从容自信地站在讲台上。    
    她对着电视深深地怅惘了,难过了……    
    她慢慢翻开刊物,开始读《小岛》。    
    家庭会接近尾声时,院外面响起了收买破烂的吆喝声。会暂停下来。平平和夏平抱出一捆捆报纸、旧刊物,抬出一筐玻璃瓶罐,又拉出一篓嗡嗡飞着苍蝇的猪骨头,准备往外拿,收破烂的老头儿已经一瘸一拐地进了院子。    
    “报纸多少钱一斤?”平平问。    
    “两毛。”瘸老汉答道。他低头打量着一堆破烂。    
    “不是三毛一斤吗?”夏平问。    
    “前几年不是四毛吗?”平平又加了一句。    
    “您那是什么时候的价儿了?十年、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早跌价了。”    
    “物价是涨,废品价是跌啊。”平平笑笑,“你们现在收破烂的尽自己定价,压低价,个人好多挣钱。”    
    “您怎么说都行啊。”    
    “三毛一斤,就都卖给您,要不,我们等别人来了再卖。”平平说。她想讨讨价。这两年出入自由市场,她也学会了这种高讨低要的心理战术。只要老头儿说两毛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