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日落三八线-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于1月14日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对朝鲜战争的发展前途作了几点估计:
  “(一)在中朝两大军队压迫下,略作抵抗即退出甫朝鲜。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我们充分准备工作的结果,因为敌人知道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军事力量更强大了,敌人才知难而退。
  (二)敌人在大邱、釜山地区作顽强抵抗,要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南朝鲜。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作充分准备才能再战。
  还有一种可能,即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在2月份就要打一仗,打了再休整,再去完成最后一战的准备工作,这一点也要估计到。”
  彭德怀等还分析了志愿军的现状:经过连续三次战役的胜利,减员甚多,兵员没有得到补充,一线兵力只有志愿军6个军21万人,人民军3个军团,而敌人有23万人,随着战线南移,我运输线已长达550公里至700公里,再加上敌机狂轰滥炸,运输更困难,粮弹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我军面临的困难非常突出于是决定,下一次战役放在两三个月后的春季进行,主力部队抓紧2个月的时间休整。同时决定,1月25日召开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
  就在1月25日这一天,李奇微集中5个军16个师3个旅1个空降团共23万兵力,全线发起攻击。他把美英军主力放在西线,以汉城为主要攻击方向。目的是重占汉城,将中朝军队压回“三八线”以北。
  彭德怀对敌人的反攻并不感到意外,但没有料到李奇微会这么迅速恢复战斗力并发动这么大规模进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春季攻势的准备上。
  李奇微笑了。但是,他笑得太早了。
  夜深了,月亮爬上树梢,夜空似乎深不可测。彭德怀眉头紧蹩,裹着大衣在皎洁的月光下来回踱步。在出乎预料的情况下,统帅者就要处变不惊,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智慧,千方百计地后发制人。
  彭德怀思忖着:敌人进攻的重点主要放在西面,以美英军为主力,东面以伪军为主力。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怎样才能稳住阵脚呢?
  他叫来韩先楚、洪学智、解方商定:节节抗击,西阻东放。西线方向组织38、50军和朝鲜人民军1军团,阻击敌人的主攻兵力。东线则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主力39、40、42、66军实施反击,争取歼敌 1至2个师,进而向敌人纵深发展突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力,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1月27日,彭德怀打电报给毛泽东,谈了自己的考虑,并建议第19兵团开往安东,以便随时调赴前线。
  毛泽东于1月28日复电要求:“我军必须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区域为目标”;“我军没有补充,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高干会上进行说明”。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复电,当即决定中朝军队停止休整。
  1月29日,是联席会议的最后一天。彭德怀表情庄严地传达了毛泽东的电报,部署了第四次战役的作战任务。
  中午,会议匆匆结束。与会者立即赶回部队。
  这时,彭德怀还要靠前指挥,志愿军司令部又迁移到金化。
  在金化以北的大山里,到处是茂密的树林。司令部选在一条山沟里,匆匆做些伪装,彭德怀就住下了。
  (2)彭德怀还击了。
  李奇微实施进攻的第一周,突如其来的暖雨使冰封的大地变成了20至50厘米厚的褐色粘滑泥浆。
  骊州,李奇微的心情象天气一样恶劣。就要到口的肥肉却吞不去,不能不使他焦虑。
  1月25日,西线的美:军首先发起攻击,接着美9军也于28日开始进攻。他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主要沿公路进攻的办法,开始注重爬山头、抢占制高点。由于水原至汉城是一片平原丘陵交错地带,比较便于机械化大兵团行动。李奇微扬言,要在5天以内打过汉江,重占汉城。他们发挥机动快、火力强的优势,分成多路同时进攻,最多时达15路,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对志愿军防御要点反复进行空地立体攻击。
  这是朝鲜战争以来志愿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
  李奇微没料到,志愿军在汉江南岸进行了23个昼夜的顽强防御,迫使美军付出一万多人的代价,仅仅推进了18公里,每天平均还不到1公里。
  使李奇微不可思议的是,第50军是1948年由国民党起义军队改编的。在中国解放战争中,这支用美国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一击即溃。入朝后连续参加了第一、二、三次战役,全歼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解放了汉城,战功卓著,所向披靡。
  军长曾泽生是云南人,1922年习武,后来先后入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学习,颇受蒋介石赏识。任国民党军队团长、师长、军长、兵团副司令,1948年在长春率60军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50军军长。
  这一次,曾泽生和38军这支解放军老部队配合,不甘示弱,一直在第一线坚持指挥,在每一要点上都同敌人反复争夺,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为东线志愿军的反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月31日,彭德怀通令表扬了50军。
  至2月9日,进攻东线的美2师23团及法国营被阻于砥平里,伪5、8师进至横城以北地区,呈现向北突出之形,就好象在整个战线中央突出一个包,造成了志愿军反击的有利态势。
  那几天,彭德怀面对作战图常常哺哺自语:先打哪个为好?
  由于志愿军力量不足,不能同时出击抵平里和横城两处的敌人。彭德怀反复权衡:先打低平里,可以直接震撼西线的敌人主力。但对手是美军,战斗力较强,如:至2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可能陷于被动;横城之敌虽多,却是伪军,战斗力较弱,势态突出,翼侧暴露,有利围歼。
  彭德怀打电报征求了韩先楚和邓华的意见,又找来洪学智、解方一”起研究,最后决定,以志愿军4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先攻横城地区战斗力较弱的伪军5、8两个师。
  2月11日黄昏,太阳的余辉很快便从天空消失了,月亮在无边的黑暗中闪烁着微光。横城反击战拉开了帷幕。
  在短促的炮火袭击后,志愿军士兵踏着积雪泥浆,利用夜幕的掩护,发起猛烈的攻击。伪8师的前沿阵地被迅速突破,敌人纷纷逃向横城。他们作梦也没想到,退路早已被切断。
  志愿军的39军117师350团神速地插进敌人后方,埋伏在通往横城的公路两侧的山头上。
  12日,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晨雾随着阳光的照射而逐渐消逝。败退下来的美2师之个营和伪8师2个营涌向志愿军的伏击圈,越聚越多的汽车和坦克把公路堵死。志愿军351团的士兵首当其冲,沉着应战。他们暗暗他说:美国佬,这回你可逃不了了!
  走投无路的敌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志愿军埋伏的山头进攻,敌人已爬上了山脚,志愿军的阵地还是一枪不还。敌人象一群蚂蚁似地往上涌,钢盔和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眼看已逼近了山头。突然,志愿军还击的枪声象一阵急风暴雨,一下子就把敌人打退了。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坡上。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一个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通信员、炊事员等几个人,仍艰苦奋战,守住了阵地。
  突然,又一个阵地上的枪声停止了。原来,战斗最激烈时,志愿军士兵的弹药已经全部打光了。他们隐蔽起来,等敌人冲上山头后,用石头猛砸敌人,把敌人砸得蒙头转向。然后,高喊着:“刺刀见红,杀呀!”举着刺刀,消灭了逼近山头的敌人。敌人又一次绝望了。
  夕阳西下,雾气又低低地弥漫着,山也暗淡了,天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敌人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汽车,然后跟随在坦克后面慢慢地向南移动。坦克向公路两旁的阵地猛烈轰击。趁此时机,汽车开足马力向南急驰。
  前往支援伪8师的美2师 1个营遭到另一次埋伏。幸存的一位美国列兵说:“中国人打中了最前面那辆车的司机,整个一列车队都停止不前。人人手忙脚乱,只要一个人倒下,中国人马上来抢走他的武器。有人喊叫道:‘这里有一个!,我就开了火。但是,那只是一棵树。有人喊道:‘我们从这里冲出去!,我晕头转向,好象整个世界在我脚下爆炸了。真是血流成河,当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