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日落三八线-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继光牺牲后,他的名字出现在“火线出版社”编印的特号捷报上,传遍了上甘岭阵地。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特等功和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然而,战后传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黄继光的名字叫黄际广。在战争中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有多少血洒疆场的战友,查不到他们的真实姓名;还有在追悼会上,名字写在烈士灵牌上的战友,又突然出现在面前……
  黄继光、黄际广,到底那个名字对呢?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的战士绝大多数都牺牲了,黄继光也没能留下写有卧己名字的遗物。而揭开这个秘密,还是在部队回国之后。黄继光的母亲从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特意来到部队看望战士们。当问黄继光的名字时,黄妈妈笑笑说:“过去有时写继光,也有时写际广,这两个字都好!”原来,黄继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7岁丧父,12岁放牛,没有上过一天学,在参加志愿军前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啊。
  毛泽东会见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时,黄妈妈向毛泽东说:“继光是你教导的好子弟。”毛泽东向黄妈妈说:“你生的好儿子!黄继光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座和平的丰碑。
  攻占零号阵地的同时,537.7北山表面阵地也全部收复。但反击的胜利仅保持了一天。20日拂晓,敌人在飞机大炮的全力支援下反扑上来。又是个血肉横飞的残酷日子,双方反复争夺几十个回合。45师反击部队伤亡大大,傍晚时被迫退守坑道。两高地绝大部分阵地得而复失。
  至此,激战7昼夜。敌人先后投入了17个营,伤亡达7000多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崔建功手上21个步兵连伤亡也惨重,有的连队仅有数人。7天里,伤亡总数达3200余人。
  (4)敌人生在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
  战火纷飞的597.9高地和537.7北山上,除了597。9高地西北山腿的三个阵地外,志愿军士兵全部退进大小40余条坑道,坚持坑道斗争。秦基伟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指示,命令第45师重点转入坑道作战,以争取时间,为进行最后粉碎敌人进攻、恢复全部阵地的决定性反击作准备。
  敌人虽然占领了表面工事,但实际上早已坐在了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上。
  后来,志愿军举办的“抗美援朝展览”里陈列过如下的数据:3年来,挖的坑道长达1250公里,等于从中国东海岸连云港起,横穿江苏、河南,跨过黄河,直达陕西西安的一条石质大隧道;挖的各种堑壕、交通壕共长达6249公里,相当于万里长城的长度;修的10万多个地堡,出土在6000万立方米以上,如果把这些土堆成宽、高各1米的长堤。它可以围着地球赤道转一周半。
  毛泽东对朝鲜战场上形成的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52年8月,他在一次讲话中说:“能不能守,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办法就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坑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用这种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毫无办法。”
  敌人连续用手榴弹、炸药加硫磺弹破坏坑道无效后,就在坑道左右修上暗地堡,配合炮火来封锁与摧毁坑道,这种频繁的破坏,使虚土、碎石子在洞口越堆越高,几乎堵塞住了。可是志愿军更顽强,它炸,志愿军修,上块碎石子随落随清除。
  敌人加紧封锁。他们用密集的炮火,切断五圣山至两高地的通道,使各坑道弹粮告磬。而断水是更危险的危胁。有时后方拼出几条性命的代价,送上来一袋饼干,但它无法通过干燥的食管。坑道里出现了拿着饼干挨饿的情景。大伙往干裂的唇上抹牙膏,趴在坑壁上舔湿润的岩石。最后终于有人不顾羞涩,小心翼翼地提出用尿解渴。提议立即被采纳。每人轮着尿给大家喝,军官带头端起尿来:“喝,就当是光荣茶嘛!”
  这是为求生的极端之举了。而且严重脱水的人所排泄的尿,经体内的高度浓缩,味道格外难闻。
  电影《上甘岭》中记叙了一个关于苹果的真实故事。河南省信阳军分区原副参谋长张计法就是影片中张连长的原型。许多年过去了,他对那段往事记忆忧新:
  一位不知名的火线运输员,年龄顶多不过20岁,身体矮瘦矮瘦的,他给597.9 高地一号阵地的坑道士兵送弹药时,身上带着一个苹果。他自己走得口干舌燥,但舍不得吃,留给坚持坑道的战友。他先递给连长张计法。
  夕阳西照,借着洞口闪进的亮光,大家看到这个年轻人,满身尘土,裤子经过一路上在炮火下爬行、打滚,已经撕了好几条口子了,脚脖子上也划破了好几处,浸着血迹,大家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地问:“哪里来的苹果呀?”
  “我在半路上拾的。吃了润润喉咙吧1”
  大家7天以来只吃了一块萝卜,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冒火,烟熏火燎般地难受。
  连长张计法是一位朴实的河南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1951年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对运输员说:“你们运输辛苦,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小伙于羞怯地笑着,推让着,固执他说什么也不肯吃。
  大家知道,通向后方的3里路根本找不到一滴水。
  连长激动地举着手上这个显然是用心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香气诱人。这会儿,不要说一个,就是10个20个,一个人也能吃完。
  “给谁吃呢?”连长拿着苹果想。这时步话机员李新民正在声音沙哑地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平时爱说爱唱的小伙于,这些天来一直坚守岗位,嗓子全哑了,嘴唇干得裂开了好几道血口子,血迹还凝在嘴唇上。连长把苹果递给李新民,让他润润喉咙,好继续战斗。
  李新民出神地看着这个苹果。他回头看了看睡在洞子里面的伤员蓝发保,把苹果接了过去,没有吃,又给了蓝发保。
  蓝发保被炮弹打断了右腿,现在躺在那里,很少听到他的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他拿起苹果正准备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又闭住嘴,把苹果放下了。原来他发现一共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你几天没喝水了,你吃吧,吃了好指挥打仗。”蓝发保把苹果递恰了连长。
  于是,连长又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立刻转给了卫生员,卫生员又交给了伤员。最后,苹果转了个圈儿,还是原样落在连长的手中。
  连长决定由8个人共同分吃这个来之不易的苹果。
  他用沙哑的声音说:“同志们,我们能够夺回阵地,赶走了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1”
  大家谁也不吭气,他带头先咬了一口,就传给李新民。李新民只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就交给身旁的胡景才。然后,一个人接一个人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大半个。
  “是谁没有吃?”张计法问。
  没有人吭声。
  张计法刚想责备几句。可是,忽然觉得坑道里的空气格外凝重。借着洞外射进来的微弱的光线,看见每个士兵都在用手擦眼睛。一瞬间,张计法激情澎湃,象有什么东西塞住了喉咙。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他被这种人类的真情深深激动着。他和战友们坚守了坑道14天,歼敌数百名,守住了阵地。
  这段故事后来被电影《上甘岭》真实地再现了。
  秦基伟注视着坑道部队的艰难处境。为了使这些部队钉牢在上甘岭,他下达了死命令:不借任何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并要求多送些解渴又止饿的大萝卜。
  可是,火线运输员一拨一拨地派出去,一拨一拨地倒在封锁线上。多少萝卜、苹果、药品、弹药,都滚落在血泊里。更使志愿军官兵感动的是,朝鲜人民无私无畏的支援。
  上甘岭战开始了。英勇而勤劳的朝鲜农民们,得到了这个消息,便迅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队伍,投到支前的洪流里。
  10月15日,战斗开始后的第二天,朝鲜劳动党金化郡委员会委员长安龙河率领了80名青年赶到志愿军前线指挥所里,向指挥员说:“给我们任务吧!”这支运输队首先被志愿军接受了。但接瞳而来的是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