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日落三八线-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战役中,志愿军集中了1360多门火炮,形成平均每公里44.4门的火炮密度,在兵力上和火力上志愿军均占优势,分别为3:1 和1.7:1。因此,尽管敌人的防御阵地很坚固,20分钟的炮火准备,就把敌人所有的工事摧毁了40%,并大量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为志愿军步兵在1个小时内全线突破敌人的防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志愿军炮兵部队,在这次战役以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是发挥了威力的。据不完全统计,炮兵部队入朝作战以来,配合步兵歼灭敌人18.2万多名,击落敌机2335架。
  毛泽东对这次战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一次高级会议上说,“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21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18公里。如果照这样这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美国不得不作出实施停战协议的保证。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给金日成和彭德怀的复信中明确表示,今后“保证停战条款将被遵守”。7月13日到7月19日,美方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作出保证,“联合国军包括大韩民国的军队在内准备实施停战条款”,“大韩民国进行任何破坏停战的侵略行为时,联合国军将不以支持”。
  朝中方面鉴于美方已作出保证,而且有关各方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所以尽管志愿军还可以乘胜取得更大的胜利,但为了世界和平的利益,仍然同意了美方希望尽快签字结束战争的要求。
  7月24日,双方谈判代表确定了最后的军事分界线。这已是第三次校正分界线了,第一次校正是1951年11月27日。由于以后接触线又发生了变化,双方于1953年6月17日第二次校正了军事分界线。第二次校正比第一次校正的分界线,志愿军向前推进了140平方公里。由于李承晚集团的破坏,停战协定的签字又往后推迟,以致这:个月里接触线又有了变化,所以又作了第三次校正,志愿军又向前推进了192.6平方公里。后两次校正较之第一次校正的双方协议的军事分界线,志愿军共向前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第十意 志愿军鹰击长空 美王牌甘拜下风
  (1)毛泽东迫使他的老对手认输。
  战争初期,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号称“世界空军强国”的美国空国优势: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兵力达14个联队,加上当时参加战争的其它国家和李承晚空军,共有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1200架,它的主力是美国第5航空队。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600多个小时,多的达3000多小时,1/3的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1/2的人能飞复杂气象。志愿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在战斗机上一般飞行时间30个小时,最少的20个小时,都没有实战经验。
  麦克阿瑟对新闻界夸下海口:我们的空军会使鸭绿江血流成河。
  中朝领导人对夺取制空权十分关心。
  1950年10月23日,即第一次战役发起的前两天,毛泽东还致电询问彭德怀: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敌人飞机对我的伤亡和妨碍大得使我无法进行有利的作战,则在我飞机条件尚未具备的半年至一年内,我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
  中国领导人把发展壮大空军列为紧急任务。为了补充空军装备,毛泽东、周恩来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等人发出了几十份电报信件。为解决空军装备的急需,毛泽东与海军负责人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一份文件透露的数字:1950年空军使用的军费,占全年国家预算的5.39%。这充分显示了中国领导人打赢这场现代化战争的决心和毅力。
  1950年12月,诞生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到了炮声隆隆、烽火连天的前线。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2年零8个月,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参战准备和初战阶段,即1950年10月至1951年8月。中国在东北边境补修了若干机场。中朝人民和军队在朝鲜北部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经过流血牺牲,修建了若干机场。在这一阶段,志愿军空军初战告捷,揭开了战胜美国空军的序幕。
  第二阶段是轮番参战阶段,即1951年下半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这一阶段,双方在地面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美方被迫同朝中方举行停火谈判。李奇微要求其空军“采取行动以充分发挥空军威力的全部能力,妄图从空中施加军事压力,迫使朝中方在谈判中让步,志愿军空军轮番作战,打击美国空军飞机。志愿军空军迫使美国空军宣告“空中封锁计划”破产。
  第三阶段是加打一番的阶段,即D52年6月至1953年7月。美军为挽救失败命运,妄图轰炸朝鲜北部的车站、水力发电系统、大桥和平壤市的重要目标,并企图在镇南浦至鸭绿江一线登陆。志愿军空军进行第二番作战,以保卫重要目标为主,掩护地面部队抗击敌人登陆。
  入朝初期,志愿军空军刚刚组建,十分年轻,没有空战经验。打好第一仗,对鼓舞军心,夺取今后空战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幸运之神降落在空4师10团28大队队长李汉和战友的头上。
  他们都是来自陆军的年轻士兵。在东北航校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速成的办法学会了飞行技术,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而在喷气式飞机上仅飞了20多个小时。但是,他们信心十足,斗志冲天。
  1951年1月29日下午13时多,李汉和战友接到命令:一批美机侵入安州、定州上空,企图轰炸安州车站和清川江大桥。李汉率领8架战机凌空而起,飞向战区。
  李汉根据几次的实战经验,决定占据有利高度,利用阳光隐蔽接触敌机。于是,他下达了升高的命令。
  其它飞机接到命令后,立即按要求取得了高度优势。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的战机以更快的速度飞向战区。
  13时40分,突然传来了地面指挥员急促的声音:目标在你们的左前方!
  顿时,志愿军飞行员屏住了呼吸,凝神搜索着。
  “发现目标!两个!两个!”李汉接到飞行员的报告。他仔细看去,果然,就在左前下方,有两个苍绳似的黑点。刹那问,出现了4个、8个、16个黑点,是16架下一84型美机。
  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劲头都憋足了,一旦发现了美机,哪里肯放松。但李汉作为空中指挥员,没有贸然行事。他已经有了首次击落美机的经验——
  21日,当他们在清川江大桥上空进行第一次空战中,李汉顾不得察看敌机的多少,率队冲向敌机,不料飞入20多架敌机中,他们猛冲猛打,歪打正着,把那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飞行员一下冲散了,李汉首战告捷,击伤一架敌机。
  今天,李汉决心打一个更漂亮的仗,他想:现在敌机高度虽然处于劣势,但在数量上占优势,必须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展开突然攻击。于是,他率队继续飞行,并作好了战斗准备。
  敌机发现志愿军飞机之后,偷偷地转到右方,利用阳光隐蔽。李汉将计就计,居高临下,顺着阳光,看清了敌人的部署。16架飞机分为6000米和5000米上下两层。李汉决定待敌机到达右下方时,集中兵力攻击其最上层,打它个措手不及。
  李汉待时机成熟,突然发出了攻击命令,并率领1中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上层8架敌机猛压过去。
  美机仓卒迎战。在上面的4架敌机急促反扑,妄图利用高度差,抢占有利高度。李汉…·;压机头,朝敌机冲去,在双方飞机相矩1000多米时,贪生怕死的敌机慌忙避开。
  李汉刚要跟踪追击,忽然4架敌机向左转过来。李汉紧跟着左转的4架敌机,绕了一个圈子,正好从左后方咬住了敌人的3号机。敌人的3号机见势不妙,加大速度逃跑。李汉紧迫,把敌机稳稳地套进瞄准镜的光环中,就在距离400米的刹那间,狠狠地按动炮钮,只见一道火光直射出去,敌机立刻冒起浓烟烈火,晃了几下,掉下去了,直栽进大海里。海面上,冲起一股巨大的水柱。
  其它敌机四散而逃。在追击中,李汉又击伤敌机一架。
  28大队以击落击伤敌机各:架,自己无一伤亡的战绩,胜利地结束了这场空战。喜讯立刻传遍四方,祝捷的贺电、贺信,雪片似地飞来。
  两次空战,志愿军空军初试锋芒,取得了击落、击伤美机3架的战绩,“3比0”的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预示着志愿军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