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刚刚结束,明乎此,诗人对现实用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省察意识就具有
了不可忽视的价值。诗人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眼睛/我却用
它来寻找光明。”《弧线》就反映出了新时期开始时,部分青年对生活的深
沉的思索和痛切的醒悟。

顾城有两道明亮的童话式的目光和一个深邃的寓言式的大脑。他的诗作


充分体现了他的气质特点。他把生活的感触借助深层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
诗“象”闪烁着清晨露珠晶莹的光芒,诗“意”缭绕着深山暮鼓浑朴苍凉的
余韵。他把意深藏在象的背后,因而形成沉蕴清丽的风格。

意象单纯是小诗的又一特点。诗由四个单纯的视觉意象组成,诗人用并
列的结构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视觉的和弦。它们的结合,暗示一个意
义丰富深刻的崭新面貌的意象。它是读者“思而得之”的创造的产物,因而
含有无穷余味。虽然任何象征意象的含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但从由每个意
象组成的复合意象的整体出发,每个意象的指向性也就明显了。如此,小诗
潜在的内容便可呼之而出了。

这首诗没有鲜明的褒贬,却有淡淡的爱憎,朦胧而不晦涩,单纯而不寒
伧,确实是一首精致的抒情短诗。在表现方式上,也能反映出当代朦胧诗的
艺术特点:情思的深层象征,意象的跳跃组合。

(邵子华)


黄昏时侯

任洪渊

夕阳
把我和李商隐拉到
同一条地平线上

牡丹花开败的地平线上
黄昏涨着从他的眼睛涨过我的眼睛
消失了辽远
一片暗红

就是这一次落日落成了永恒

半沉的在他的天边在我的天边
朦胧了他和我的黄昏
朦胧了今天明天的黄昏
朦胧了圆满失落的黄昏
朦胧了起点终点的黄昏

李商隐的那一个夕阳
是他刚刚吐尽春天的蚕
将死还未死总停在最美的一瞬

等着咬破夜
而我把我的夕阳抛下了
抛成一个升起给另一个天空
把所有的眼睛拉成一条地平线

开满红牡丹

我的升起会降落为他们的夕阳
在他们的天空下和我共一个黄昏

生命一朵开不败的牡丹

——《黄昏时候》导读

作者任洪渊,1937 年9 月出生于四川邛崃,196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有诗集《女娲的语言》,1993 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89 年台
湾还出版了《大陆当代诗选,任洪渊诗选》。

蓝棣之曾评价说:“任洪渊的创作是很前卫的,他的创作立脚于人的三
个悲剧性冲突:生命/文化,时间/空间,今天/历史;诗人的意义在于,通过
语言的叛乱与征服,克服这些个悲剧性冲突,从而把生命、短暂与今天推向
新的阶段。”这首《黄昏时候》明显地体现出任洪渊的这种审美追求。

诗人是因为什么而想到李商隐的呢?是李商隐的那句“夕阳无限好”吗?
自从《乐游原》问世,夕阳就成为李商隐生命意象的一只轮子。也许这不重
要,重要的是李商隐乘那只轮子而来,任洪渊也悄然神往,于是古今两位诗
人站在了同一轮夕阳下,千载的时间距离消失了,或者说这一刻横跨了千载。


这时地平线上落红无限,天空也“一片暗红”。

如果说诗的一、二节是写时间的浓缩,那么三、四节就是写空间的跨越。
任洪渊的思绪从茫茫的年代收回,而又飞进更加茫茫的宇宙。夕阳成为宇宙
的一个聚焦点,夕阳的落下或升起,牵引着东方西方普天下之所有人的目光,
地平线因此而灿烂,像“开满红牡丹”,辉煌动人。

“李商隐的那一个夕阳/是他刚刚吐尽春天的蚕/将死还未死总停在最美
的一瞬/等着咬破夜。”诗人用一个比喻,把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和“春
蚕到死丝方尽”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而创造出一个新鲜奇特的意象,写出
古代这位诗人的无奈。今天的诗人就有些不同了,任洪渊要把他的夕阳“抛
成一个升起抛给另一个天空。”气象豪迈峥嵘,胸怀开阔得多。

这首诗是从茫然的生命深处徐徐升起的一种感悟。诗人以略带忧郁的叙
述语调表达出来,叙述中嵌入浓艳的意象,构成朦胧而又开阔的意境。对生
命终极意义上的思索,就在这诗艺的施展中实现。物质意义上的人生虽然短
暂,虽然破碎,但人是有意识,有精神的,可以感知、把握客观世界。人的
意识可以聚永恒于一瞬,世界因我而大也因我而小。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坚韧
的精神联系而使生命成为永恒。当然想象可以超越时空的时候,人的本质力
量就可以自我求证了。生命,是一朵开不败的牡丹。

这首诗的语言很具特色。像“黄昏涨着从他的眼睛涨过我的眼睛”“就
是这一次落日落成了永恒”“总停在最美的一瞬/等着咬破夜。”等等。这些
诗句中的“涨”“落”“咬”,巧用拈连,新颖别致。语言在语法意义上的
叛乱和在生命意义上的征服,打破了读者的思维定势。读者在对这些诗句所
营造的意象的质感惊诧的同时,能自然地滑向超越表象之后的思索。

(邵子华)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株常青的乡愁

——《乡愁》导读

乡愁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感情,历代吟咏乡愁的佳作不断,余光中的这
首《乡愁》却自成高格,令人神思高飞,荡气回肠。由于历史的人为的原因,
台湾和大陆长期分离,台胞和大陆的亲人望眼欲穿,不能团聚。这是人生的
一大痛苦,更是民族的一大悲剧。余光中在《乡愁》中将个人的悲欢与对祖
国之爱、对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寄寓了千千万万海峡彼岸游子的绵长的思乡
之情,蕴涵着结束民族分裂、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这首诗具有
高度的典型性,它概括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普遍感情。“纵的历
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使得这首诗表现的
思想内容比以往的乡愁诗更富有了广度和深度。千万人之心再加上深远的时
空感,增加了这首诗的分量。

乡愁是人们都有所体验却又难以捕捉的,它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艺术就
在于把抽象的情绪具体化,赋予它一种鲜明可感的贴切的形象。余光中在诗
中选用了四个这样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思
绪的对应物都表达出飘泊、隔离、绝别和望而不能归的离愁别恨。按照“小
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空顺序来安排。明晰的时空流
程,组成了一曲倾吐不尽的乡愁。这四个物象单纯而丰富,诗人并不对它们
作过多的修饰以造成缤纷驳杂,每个物象仅用一词修饰,非常简洁。对亲人、
对家乡、对祖国的思恋,如此丰富的内容仅用四个物象来承载。另外,乡愁


不是空泛的,诗人把乡愁具体在对母亲、妻子和祖国的思恋上,让人感到亲
切、实在,以一种具体的事物撩动人万种情思。修饰词“小小”“窄窄”“矮
矮”“浅浅”所表达的情思恰是它的反面。以小写重,以浅写深,足见诗人
遣词的艺术功力。小小船票怎载得动许多乡愁?海峡的浅浅,正反衬出爱国
之情的水深浪高!

如果说对母亲对妻子的思念像条条河流,那么到最后“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感情的河水汇聚一起,似飞瀑从高空落下,在心中横溢轰鸣。诗的
感情达到高潮,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今人不仅了解到诗人在那动荡年
代所经历的忧患,还感受到了海外赤子对家乡的思念和有家归不得的悲苦,
这就自然地把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导到民族统一的渴望,深深表达了亿万炎黄
子孙的心愿。

流沙河曾感叹这首诗是“一粒水晶珠子”,它玲珑剔透,韵味悠长,诗
艺纯美。形式上是自由体,但每节都采用相同字数的对称均衡的句式,而每
节之中的四句长短变化,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活动、流动,充满蓬勃的生机。
每节的四句中一长三短,对乡愁反复咏唱,特别是“在这头”“在那头”的
四次重复再加上“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
缠绵低回,字字掩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