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
学术课题。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
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
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
面的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
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
族心理的景深。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
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
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
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
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
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
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
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
下了仪式的盛大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寻找机会来投奔这种仪式,
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仪式从沙漠的起点已经开始,在沙窝中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间,在一个个
夜风中的帐篷里,在一具具洁白的遗骨中,在长毛飘飘的骆驼背上。我相信,
一切为宗教而来的人,一定能带走超越宗教的感受,既传播又蕴藏。为什么
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
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
许多人心底的蕴藏。蔡元培在本世纪初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我在这里分明
看见,最高的美育也有宗教的风貌。



离开敦煌后,我又到别处旅行。

我到过另一个佛教艺术胜地,那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思维机敏的讲
解员把佛教故事讲成了一门古怪的道德课程。我还到过一个山水胜处,奇峰
竞秀,美不胜收。一个导游指着几座略似人体的山峰,讲着一个个贞节故事,
如画的山水也就成了一座座道德造型。

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为此,我更加思念莫高窟。


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日本
井上靖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的赫尔曼·黑塞,写
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Narziss andGoldmund),把宗教艺术的产生,
刻划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

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慷慨沉郁气吞古今

——《莫高窟》导读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居留的大城市
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
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
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哗的一声奔泻而出。”几年来,
余秋雨就是在这块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寻觅着中国文化的真谛,探测着被
历史封存的文化内蕴。他的散文也由此获得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一种吞吐
千年的历史气势。

《莫高窟》是余秋雨“苦旅散文系列”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作者
把人、历史、自然融为一体,在莫高窟这个具有深刻文化印迹的“人文景观”
上,罩上沉重的历史气压,让我们在沉郁凝重的气氛中,去了解我们的历史,
了解我们的文化,其实说到底,是去了解我们的民族。

作者开篇就让我们回到历史,回到神话时代的华夏文明,一下子就让我
们站到一个超越时空的视角。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文化发展的历程,显得
既超脱又肃穆。然后作者才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写来。他写到乐樽和尚建窟的
传说,写到远来的朝圣者,写到窟中变化万千的色泽,然后,在赞佩和敬畏
中,笔锋深入,作者开始在莫高窟身上,寻找到“民族心底”的“梦幻”,
看到“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狂欢、释放,达到“神人
交融、时空飞腾”的“自由的殿堂”。读到这里,我们不由感觉到一种心灵
的震撼,它引导我们思考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生命本体,到底,
我们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要建立、要留下的是什么?作者没有回答,
他也不可能回答,他只是提醒我们去思考。

余秋雨的散文总是高瞻远瞩,纵论古今,有一种气吞万千的气势。这大
概和他长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熏染有关。其语言则典丽古朴,自然大度,形
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余秋雨散文已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王卫华)


爱的履历

梅洁

。。N 姐,到我们这个年龄,心中的爱竟像屋前那株葳蕤的松——苍郁、

伟丽、深深地绿了。
三十九个春去秋来,难得一派如春的闲情,向你诉说一纸娟娟的寄托。。
天黑了,亮亮的月光空空地染了我的全室。风紧了,萧萧的凄凉。他不

在我的身边。。

依着阳台,浓黑的一黛远山,在天边朦胧地静止,虫儿——这夜的幽灵
在唧唧地响叫;一只单归的鸟儿从我的顶上哀哀地飞过。抬头,苍茫的微月
勾垂,我忆念着他。漫漫地忆念啊。。



初识在高高的秋夜。

我从南方来。一卷裸着棉套的薄被、几本书,一只扁担。。我穿着草鞋
从南方来,到那所高等学府去念书。释然的心似如归的鸟,一路唱一支少女
的歌。北上的列车载着我抑扬的向往和喜悦。。

南来惶惶的我,走出堂皇的站台。伟丽的都市、庄严的钟声,催我快乐
地浸在如雨的泪中。
华灼灿烂的夜拥爱着我,古都秋凉的风拥爱着我。沿着宽坦的长安街,

我走向快乐的迷离。。
他向我走来,矫健的逆光的影向我走来。
“。。你是新生?那边有迎新站。。”他背着一卷行李,指着迷离的夜

的远方。
瞬间明亮的凝视,通着南方、北方的问候。在那面飘扬的校旗下,我们
静默地站定。
富丽的校车载着晚来的我和他,向西匆匆地驰去。窗外,光辉灿烂的长
街,微微茫茫的高月。。我想着未来的路。
他远远地离我,坐在车后的暗处。偶尔回眸,只望见两片闪光的镜片。
镜片后的眼睛也在望着一个遥远的光明么。。

难忘我们风光“颐园西子”的午后,他站在我们的队尾。蓦然惊诧前夜
偶然的奇遇,向他投去一个惊奇的哂笑——我们一个班?!他望着我,一片
漠然。鹰翅般翱翔的墨眉展示着他孤傲独立的伟仪,山峦般伟峻的鼻梁皱起
一个冷毅的“川”字。冷峻雕塑着他的心么。。



N 姐,总也难忘我们青春不幸的岁月。
虚妄的狂热,蛊惑和诱骗、幽暗的心思加疯狂的极欲,把人类极多的美

好碾成了齑粉。我心中宏大的母性的怜悯远去了,友爱远去了,理想远去了。
盲目的崇拜和神权般的信仰。。
臂腕上佩戴起一截截血红。。
一截截血红似一道道殷红的河,流淌着戮杀真理的血、流淌着戮杀感情


的血,流淌着戮杀人类灵魂的血。。有人戴那一截红,标示“革命”,有人
戴那一节红,强做“护身”。。然而,他没有戴。
那个师范学院的女生离他而去了,离他的爱而去了,为了她极羡的“革
命”,为了他没有“红袖章”的标志。
秋高的月朗朗地辉照,借一缕苍茫的月辉,我默然地向他走去,我也没

有红袖章。。
他告诉我:“倘若人失去自我的思想和灵魂,权当行尸走肉了。。”
他英俊的脸仰望着漾蓝的夜幕,流着苦汁般的辛泪;伟峻的鼻梁怆然向

天,耸起陨落的企盼;鹰翅般翱翔的墨眉鼓翼着他饮啜的希望,他想起故土
下沉眠的母亲,想起苍然衰去的父亲和父亲般贫瘠苦难的土地。。

他问起我的父亲,问起那个无辜沉没的灵魂,我哭了。。刹时,我心中
宏大的、常常愿去抚惜别人的心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