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有为之渐法止,转入无为之顿法。至清至静。颐养神气,进入虚空忘我之境。

    女丹功的无为顿法与男子“炼神还虚”一样,十月温养,

    三年乳哺,九年面壁,是一个长期的精神颐养过程。故欲要身中之气不散,心中之神不昧,应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动不摇,谨守四门眼耳鼻舌,有令内出外入”,去嗔怒私欲,此亦养寿之紧要。虽涉事而心常无事,不让琐事萦于心中。如佛语云:“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勿使尘埃染着明镜。

    心地空明清静,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可得天元之寿也。

    3.调 气 法

    此段功法也是女丹功中重要环节,可与坐式相兼而行,对于逆腹式呼吸或内呼吸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通过肺部呼吸的鼓荡,充分地调动体内真气的产生聚积,渐渐地由肺部呼吸过渡到深长的逆腹式呼吸。

    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

    ①特点第一点;意念和呼吸相结合,外导内引,意气相随。初始意配合呼吸之气而走,到一定阶级真气产生时,则意与真气结合而行。

    第二点;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波动,对脏器有轻柔的按摩作用。并且不断地刺激丹田区域,形成条件反射,能很快地调动气机的运转,使丹田部产生气感。

    第三点;此法呼吸量较大,配合提肛收腹,有较强聚气储能作用。又兼有升降开合之妙,对功夫进一步深入起主导作用。

    呼吸之要,细匀深长,不疾不徐,内息深深,气贯丹田。

    循序渐进,不可过于用力闭气。

    ②操作方法第一点;预备式,两脚分开与肩等宽,膝微弯曲呈骑马式。两手分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指尖朝前。要求:大脑平静,身心舒畅。全身放松,使皮肤、肌肉、内脏等处于松弛状态,不可用力。头顶百会、膻中、会阴、涌泉意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如此即可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胸似中空呼吸通畅(自然缓进缓出呼吸)。

    意想天河之水由百会贯入体内,循上述一线缓缓流下,融融适适洗涤周身。清气入内,浊滞潜消,病邪之气排出体外,身心顿觉清爽,一般5~10分钟即可。

    第二点;两手掌外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上,放于小腹前,继动,两手掌缓缓上捧,同时细细吸气,先提肛后缩腹内收,上提到膻中穴,沉肩坠肘,手掌继往外旋,并向外分,指尖向上,掌背相对,手指似有向两侧绷拉之力,此为升式开式,腹内收,胸腔扩大,吸气于膻中、两肺及整个胸腔。

    意念活动:上捧时意想两手将丹田气捧起,缓缓上升,与呼吸之气相融于膻中,而开式则为更多的吸入自然界清纯之气,纳为己用,以补羸弱之体,此即为先天气,后天气,融之者,能长生之义。始则膻中有热胀感,渐渐整个肺部胸腔均感温热舒适。

    第三点;待上式吸气满后,有一自然停顿之机,稍闭息一会(不可勉强),尔后,两手掌内旋,变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平于胸前,开始缓缓呼气,两手掌并徐徐下按,至小腹

    前,变两掌心与丹田相对,此为合式降式,呼气完,腹外凸,气沉入丹田。

    意念活动:合式是将弥散之气集于膻中区域,降时则配合手势外导下按领气沿腹内(任脉线)沉入丹田,气则根藏于此,盘结于此。此即水火交罢后,一点落丹田之说。久练此法,气沿任脉行走时,如夏饮甘露清凉融适,沁入心脾。

    故有语云:“蜜入腹中”之感。对呼吸要求有一诗曰:吸则意紧随气行,呼则形松似雁落,一切皆于自然中求之,不可强力施为。

    第四点;上式呼气完,仍有一停顿之机,即行法轮自转法,两掌心于腹前由右向左缓缓划圈3次,旨在带动内气旋转,使气活活泼泼,以防气滞而生膨胀之弊。

    此为一次呼吸完毕,可调匀鼻息,复如此10~15次,改为三圆式桩功。无须意守,以“松静”意境为主,自然呼吸,静养10分钟左右收功,行摩掌,浴面,拍胸,拍腿等,理顺气机以恢复常态。

    关地手势起落的快慢,应根据自己的呼吸而定,息深长者可慢,息短促者稍快,初稍有气急,渐渐可达“吸绵绵呼融融”置鸿毛于鼻端纹丝不动之内息态。

    4.女丹功辅助功

    练功以前收功以后均可做,时间不拘一定,唯当慎重其事,不可马虎。辅助功主以和暖周身,寒则凝滞,暖则流通,气血周流,而病自消散。

    ①织布法:空静织;姿势选坡卧式,身体放松,呼吸自

    然,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心内空静,不动声色,唯觉膻中、涌泉之间似有一金梭运转,往来穿织,久则气机运转,通畅无凝,运转度数初则缓慢,渐至加快,时间2~3分钟。动织法;取坐式,时间2~3分钟,两腿伸直并拢,足尖向上,手掌向外,两手向足尖部做推动姿势,同时躯干前俯,并配合呼气,推尽而返回,此时手掌向里,配合吸气,如此往返约30次,周身活泼,脉络通畅,气血流利,无阻隔之虞。

    ②和带脉法:自然盘坐,两手分放在膝盖上,前后左右旋转,并带动脊柱活动,自左前右呼气,自右后左T   T  T T吸气,反方向旋转呼吸亦然,各16次,此法久行可舒腰活脊,气血流通,百脉开放,自然疾病不生。

    擦手、浴面、叩齿、搅海、鸣天鼓、运神摩腹诸法,请参考《中国气功学概论》或《气功疗法实践》,在此不赘述。

    5.女丹功注意事项

    ①要有决心、恒心,常意志如一,不可有自卑之心,不可有懈怠之心,不可有速成之心,日常行事,应明理,行其是,远其非。

    ②练功时间以子时后午时前较好,行功时宜避风暴雷电之日,皆为天地之暴戾之气,与人无益,故不可练。

    ③行功用意,不可勉强,力求自然,以不过适中为妙,盖有意属阳,无心属阴,阴静则血生,阳动则躁动耗气,故“用意之妙在于微”,应绵绵若存,不沾不脱。

    ④女子经期,行功时积气于乳房,或无为静养,不可加以固摄,或运行周天,以防血瘀之弊。

    ⑤功中唾液生时,令满以意如咽物状直送入体内,沿膻中、黄庭落入庙田,久行如咽甘露状,美不胜收。

    (七)周 天 功

    周天功是道教的主要练功方法。周天功分为小周天、大周天两种。小周天是指内气贯通任、督二脉,透达三关;大周天是指内气贯通奇经八脉,周流全身。这两种功法总称为“内丹术”。

    周天,是道家练功时借用的古代天文学的术语而来。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宇宙天体像一个球形物体笼罩大地,而人们所在的大地位于这个球的中心,由大气托举,在大地的周围布列着日月星辰。在笼罩大地的球面上将日运行的轨迹定为黄道,在它的两侧约8°的范围内所形成的带称为黄道带。日月星辰就分布在这个黄道带内。其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分别布列着二十八个恒星系,称为二十八星宿。每方各布列七个星宿。各方布列的七个星宿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各不相同。古人用假设的直线将星宿相互联结,结果四个方位上所形成的图像犹如四种不同的动物,于是出现了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等名称。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关系,人们从地球上的某一点观察宇宙星际太空时,就会发现日月星辰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转,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这些日月星辰又回到了原来位置,犹如循环一周一样。这样的循环,古代天文学家称之为一个周天。另外对太阳的升起、降落的循环也称为周天。所以《天

    仙正理》:“小周天云者,言取象于子、丑、寅、卯等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

    练功时出现真气自督脉上升至巅顶,然后,再由巅顶进入任脉,返回丹田,犹如日出,日落一般地完成了一个循环。

    而这个循环是沿人身前后的正中线完成的,其范围局限在任、督二脉,故为小周天。当真气沿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在人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流通循环时,其范围广泛,故称为大周天。

    周天功的锻炼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小周天是“炼精化气”阶段,它分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六个步骤。大周天是在小周天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