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1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过了八达岭,此时出自羽林、龙骧两军的四个百字头精锐红衣师才刚从陕西入河南,自南洋调回的原虎贲军一师才在登州上陆,自南洋调回的原鹰扬军一师,还坐着海船刚过台湾。

这六个精锐百字头师是北伐的总预备队,眼下看来是没什么大用场了,皇帝最初调遣他们,不仅是循战略正途握着充足兵力,也存了一丝让这些老部队分沾北伐荣光的私心。

而当日在北京百多里外的涿州,北伐行营里,几个人的出现就是纯纯的私心了。

“孟加拉已经尽吞入国,有宋总督和西洋公司在,天竺事务暂时没什么问题,臣此来是求陛下指点天竺乃至波斯的下一步方略。”

西洋大都护贾昊一本正经地道,在他身后还有胡汉山和鲁汉陕两位海军都督,见皇帝斜眼瞥到他们,都咧嘴露牙,展示着无辜笑容。

“哈萨克中玉兹、土尔扈特人已经归顺,再加上乌恩齐人,我们在西域已是全面进击之势,有方堂恒照应,没什么乱子,我……我是回来向陛下述职的嘛。”

西域大都护吴崖贼贼笑着,身后还立着罗堂远、王堂合等一帮西域大员,一个个你推我挤,生怕被李肆第一个瞅见。

“我?臣不是要在北洋提调海军事务么?为什么要跑到北京城下?这……这陛下到哪,总帅部就到哪,臣在这请印不是很方便么?”

海军大佬,已过六旬的萧胜拈着花白胡子,眯眼作严肃状。

李肆无语,再看看明显心中有鬼,不敢抬头对视的唐努乌梁海大都护张汉皖和北庭都护玉汉翼,心说你们这帮家伙,欺君慢上,该推出辕门,砍头一百遍!

西域、唐努乌梁海、北庭、西洋南洋,周边局势都相对稳定,即便不稳定,如西域,那也是被英华握着主动权翻搅起来的,军政主官暂离几个月也没什么大碍。这帮家伙以“休假”、“述职”等各种理由奏请回内地,他也允了。

可没料到这些人一日千里,都掐在复北京城的关口赶了回来,而且还不约而同在这一日聚到他身边,明显是搞法不责众。

看着这帮都已不惑的家伙,萧胜更是半头白发,可投向他的目光却如三十年前那般清澈,更含着即将功业圆满的期待时,李肆心中那点嘀咕也瞬间消散,这是该他们得的,不仅是他们,不管是身负要职,难以脱身的部下们,还是那些已长眠于大地的英烈们,都有权分享这桩荣光。

“北伐复土,华夏一统,这荣光非朕能独受的,也非你们所尽分的,而荣光之下的血迹也同样灼目,你们一路行来,这两面也该都看到了。”

李肆还是要敲打他们一下,北京未下,各路兵马都在争着叙功了,这些家伙不约而同凑过来,也存着不甘谢定北和张应这些人独沾伟业的心思,这话是提醒他们,伟业之下,除了武人,还有其他人,而华夏为此一统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轻微。

说到此来行程,众人默然,他们这一路所见,的确撼动至极,即便随着皇帝走过这三十年,一同定鼎英华,可亲眼看到那一幕幕场景时,依旧难以置信。英华一国,朝野上下,竟然能爆发出如此磅礴的力量,一寸寸洗刷着北方大地,而这力量所掀起的腥风血浪也让人头皮发麻。

四月,英华红衣暂时止步,南北事务总署推动民间力量入河北,五月,皇帝与圣姑十年相会,红衣之潮再起,而后就完全是一场风云激荡的浩大进军。

红衣沿要道而进,留驻义勇,骨干一截截搭起,英华官员也一府一县入驻城市,拉起一张严密的大网。

以这张大网为依托,英华官府进一步争取北方人心,大发檄文,强调北伐复土是驱逐鞑虏,不针对北方汉人。还颁布多项政令,减免皇粮赋税,废除苛政恶制。同时将英华仍有容儒之地,读书人依旧有出路的文治之策宣导给北方子。

官府努力之外,同盟会也在行动,沿着这张大网的经纬线,同盟会借各色马甲的急递所组成的联络渠道,一面将官府的政令告谕广传乡野,一面也各展所能,行善的行善,立业的立业,即便不能把人心拖到英华一面,也要推着各地安定,与团结拳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贼匪豪强区隔开。

怀柔一面是国民齐上,强硬一面同样如此。在这张大网的经纬线之下,也就是乡村或者偏僻府县,官府以官员黑衣,民间以红马甲和还乡客,上下两路,一乡乡清理。

河北大地,红衣的推进也如山东山西河南一般,并未遭遇激烈抵抗,这张大网的经纬线上,血迹甚少。而在这张大网的网眼中,杀伐烈于他省数倍,可以说是血流漂杵。

南直隶血色稍淡,北直隶已尽数被团结拳占据,甚至大部分都是顶着团结拳那层皮的贼匪。整个直隶的满清官员、大地主大豪强,有旗人身份的大老爷都跑光了,胆子小的中小地主士绅和良善百姓都坐等江山变色,却不想一并成为团结拳和贼匪豪强劫掠裹挟的对象。

南北事务总署在广昌、获鹿、晋州、南皮、塘沽等地设立的难民营收容了不下百万难民,都是被团结拳之乱害得家破人亡,不得不离乡背井逃难的老百姓。因此河北的还乡客不仅有从南面英华来的,还有这些难民,二者加上红马甲,融成强力还乡团,北上回乡,对家乡的团结拳和贼匪豪强展开了血腥至极的清洗。

陈万策当初对皇帝的提醒已完全变作现实,复山西的代价只是数万人头,而河北大地,一府之地,滚滚人头就能以万计数。尽管英华官府以军法管治还乡团,约束着他们不大造杀孽,但这军法只能管到英华人。

还乡团里,还未入国的北方民人,对上占他们家园,夺他们家产,杀他们亲人,让他们颠沛流离的仇人自是恨入骨髓,有了英华撑腰,杀起团结拳民和贼匪豪强毫不手软,下手之狠,让英华人都看不下去。

可跟团结拳杀人害民比起来,还乡团所为还是太仁慈了。

团结拳在北直隶杀人,先还只是要找跟英华有关的“蛮物蛮事”,才给人定罪,后来则发展为但凡看不顺眼,或者有所欲求,就挥刀直上,连借口都不必找,帽子都不必扣。他们团结拳就代表着老天爷,那些男女顺从他们,乖乖地献上财货、身体,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吗?为什么要反抗呢,不知道反抗他们就是反抗老天爷么,都是他们自己的错!

桩桩击破人类底限的罪行就在这段时间,这片大地上演。

天津府青县的团结拳占了县城,商路未绝,粮米犹足,可拳民们却纷纷争吃人肉。原因是大师兄说,除他们团结拳的好汉外,其他人都已被南蛮邪气侵染,已经不是人了,当作猪羊一般的畜生吃掉,理所应当。而谁不吃人肉,就表示谁的反英卫清之心不坚决。这命令传下去时,已经歪作吃了这些人,就可以防蛮毒……

保定府容城县的团结拳玩得更嗨,吴崖在他们面前都只能自惭形秽,这些人将人头糊入城墙,要建一座人头城墙,起因是神汉出身的狗头军师设计了一座“万鬼噬魂阵”,要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人头嵌入城墙,如此整座县城即可固若金汤,枪炮不入,而先完工的法坛是用九百九十九颗童男童女人头搭起来的。

京师香河县的团结拳里有众多内务府包衣的包衣,也就是所谓的“庄里人”,世代都是皇庄佃户,他们的“革命精神”最为坚决,见了非拳民非旗人的人就杀,杀了后埋进田里作肥料,号称是“团结田”。先还是剔肉作酱,碾尸成粉,后来嫌麻烦,连坑都不愿刨,直接堆田里烧,香河连日黑烟冲天,都是这帮根号包衣干的。

还乡团一到,就靠着红马甲以及义勇军,最多求来红衣炮兵援手,就将这些团结拳杀散,然后依乡依村清理。但凡手腕手臂上有香疤(入团结拳的标志),又难以自证清白之人,抓着就杀。几处踞有城池的团结拳更被瓮中捉鳖,几千上万人被草草甄别,妇孺不论,丁壮全拉到城外,一批批坑杀。

跟着红衣、义勇和各路还乡团北上的同盟会,最初对这种血腥报复很看不入眼,儒墨之士以及各家报纸都还纷纷向南北事务总署呈情,要求严厉约束还乡团。可当他们看到团结拳和贼匪豪强桩桩所为时,一个个也都沉默了。

大乱大治间,必有矫枉过正,绝难持中守正。英华已由官府和民间上下合力,将能争取的人心都争取过来了,剩下这些死硬分子,已是非人邪魔,当拳民和贼匪豪强在还乡团的刀枪下一片片仆倒,一颗颗人头滚地,血水甚至没了脚踝时,舆论也都渐渐退缩到呼号不要伤及无辜这条界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