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8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奚侠也道:“我不像你,祖先都不敢认!解缙就是我祖辈,我还引以为荣!但时势变幻,祖辈所守之道,我不愿再守!程朱理学,在这一国,早如朽木,反倒是天道多合心学,我以天道为索!你这等腐儒,要在天坛去叫嚷理学,看不被万人诘笑!”

两人这一斗嘴,其他人也卷袖子清喉咙,竟然要掺和进来,辩上一辩。

吉安府本就是文盛之地,庐陵的白鹭洲书院也是鼎鼎有名的文苑,新建的白鹭洲学院跟湖南几家书院所改的学院一同蜚声国内,是有志于古学经义之道的读书人的圣地。

吉安儒盛,明时庐陵人解缙就倡程朱理学,还希望朱元璋将理学定为跟诗、书、易、礼并立之经,虽未得逞,程朱理学也由此更上一步,牢牢占住了道统的神位。

理学之外,心学也在吉安有很深根基,王阳明曾任庐陵知县,总督两广、江西和湖广时,在江西留下众多传人,以至于江西有心学“江右王门“之称,此刻他们所立之处,正是王阳明的祠堂。

后来的泰州学派,颜钧和何心隐也都是吉安人,怀着“民胞物与之志”的何心隐,因为学说跟国中天道所提的天人之伦相应,也格外受到推崇。而泰和人罗钦顺,因倡“理气一体,天道不移”,更是国中天道学派借以融炼理学的重量级人物。

让这帮书生吵起来,那就是没完没了,事情还变了质。一个红衣校尉当机立断,挥手道:“何泰巍事涉叛国,应由法司审裁,来人啊,把他押到法署去!”

士兵将何泰巍押走,解奚侠带着一帮人跟在后面,依旧嚷嚷不停,一副不将何泰巍辩得低头伏罪就不罢休的架势,看得官兵们眼角直抽。

倒也不是那些人真迂腐到极致,就跟校尉还有心详细交代一样,此时全城已平静了许多,气氛再不如之前那般紧张。

也许是清晨那一炸的动静太大,也许是各处渗透佯攻都未得手,总之,这一日的庐陵已安定下来。

“啊,怎敢劳动夫人……”

傍晚,县城医院里,童竞悠悠醒转,一个妇人捧粥喂食,却是庐陵知县的夫人,顿时惊住了。

贝铭基的声音响起:“夫人跟小姐们全来了医院护理伤员,我女儿都在伤兵那边忙乎,别以为就你有这待遇。”

夫人年纪不大,自小从深闺里养出来,还不太习惯抛头露面,跟其他男人接触这么多,只腼腆地笑笑。

不敢再提这事,童竟问贝铭基:“都督,形势如何?”

贝铭基一身轻松:“援兵到了……”

援兵早该到了,只是一国运输系统从北向南,转为从南向北,这番大调整花了不少时间。如今差不多理顺了,兵力和物资正源源不断从南面折返。

“桂真带着第六师和两个炮营来了,放了一个炮营入城,第六师在城南扎营。锡保一早丢了刺刀队和汉军营右翼总统,本就泄了气,现在形势有变,他更是心虚。西山大营正撤了东西两面,聚在城北,准备跟我们正面对决呢。”

贝铭基一边说一边暗道,赵君良该去赵桂真和第六师问问,为什么他们汉军旗人也有心气,跟他的“大清”为敌?

童竞担忧地道:“会不会把西山大营吓跑?”

贝铭基眉毛也耷拉下来了,之前他不想丢庐陵,不仅贾昊认可了,总帅部还紧急把没休整好的第六师拉了上来。此时认真想想,童竞的担心也成了他的心事。之前之所以放弃了两个州县,不止是顶不住清兵,更是贾昊长江方略的重要一步,放弃庐陵也是一个选项,真正目的是把整个西山大营,还有田文镜的江西兵,全都坑在这里。

“希望大都督那边,能尽快来扎口袋吧……”

贝铭基这么说着,现在他反而希望清兵的战意能继续保持下去。

“这坑太明显了,鞑子一眼就能看明白。”

长沙,大都督府,鹰扬军都统制方堂恒也皱着眉头。

“就跟当初雍正兴兵南下,事先还故意放风一样,谋算都在明处,可咱们不也是反应慢了一步么?雍正想出坑,西山大营想跳出坑,他们也得算算划不划得来,来不来得及,而且……”

跟前一阵子比,贾昊已轻松了许多。

缅甸那边早在年初就基本解决了,据说吴崖把沙廉几乎轰成了平地,不列颠人屁滚尿流地求和。但通事馆还需要进一步的军事配合,吴崖必须继续向孟加拉方向保持压力,所以大军没有全部回撤。

现在通事馆基本把不列颠人吃得死死的,盘算着以军事压力压穿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进而逼到不列颠议会桌前。有望让朝廷在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再跟不列颠这个欧罗巴强国达成协议,让其承认英华对整个南洋的统治权,同时承认英华在天竺也享有殖民利益。

据小谢的判断,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配合,再把法兰西东印度公司也拉进来,这个目标有望实现。

加上缅甸初平,还需要大军镇守,安定局势。因此铁林军回不来,众多新编师也回不来,只能拉回最多一半。

可贾昊已经满足了,有鹰扬军就足够。鹰扬军、虎贲军和神武军六个老红衣师到位,足以担当起锋锐的矛头。加上其他新编师,他手中已有十万以上的正规军,再有义勇军配合,他这个大都督,手握兵力已经开始向昔日的吴崖接近,长江方略的可行性几乎是八九成。

贾昊未尽之语,方堂恒说了出来:“而且鞑子怎么也想不到,咱们能这么快就拉扯起一支长江舰队。”

贾昊也笑了:“我自己都没想到,小孟那帮年轻人,可真是能耐啊。”

年轻人……

贾昊只比皇帝小一岁,今年不过三十二岁,方堂恒三十一岁,这点年纪就以老人自居,方堂恒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原本他自己也是这般心态。

“有时候想想,咱们还真是心老了,很多事情都没预先想到,如果之前有所准备,也不至于到这时候来抓瞎。”

若不是孟松海那个三人组能干,贾昊的长江方略就是另一番模样,而他的大手笔也就难以实现。想到这,贾昊嘴里说自己,心里却在抱怨朝廷和枢密院。这么多年了,就没想着制长江水路?什么事都要陛下提点?特别是枢密院,根本就是尸位素餐嘛!

他们这拨人很有默契,方堂恒听出了他的抱怨,却是在为枢密院说话:“江防跟海军不同,得靠人堆,没有战事,养着那么多人浪费银子,有一点巡查水路的也就够了。而且之前枢密院也在等蒸汽轮船,有了这船,人就能省很多。再说了,人心在自己这一边,跨江而过不是什么难事,小孟这么快拉扯出长江舰队不就是明证么?”

贾昊点头,确实,先前是没什么需求,眼下建长江舰队,也是出于他这套胃口极大的长江方略。如果是持稳而进,控制长江水路的迫切性可没那么大。

他还是发了一句牢骚:“我看还是跟江防到底归陆海哪一边管有关……”

方堂恒嘿嘿笑道:“小孟把长江舰队划拉给海军,可要遭萧老大痛骂。海军总共才三万人,预算就那么多,现在小孟一下鼓捣出来上百条破船,好几千人,要怎么安排,萧老大估计得挠破头。”

贾昊也笑了,就知如此,当初他才没压下孟松海的要求。

“你既来了,时机已经成熟,现在就看小孟是不是能在洞庭湖解决掉岳钟琪的水师……”

“那岳州方向,是不是该动一下了?”

两人商议着长江方略的实施,说到了岳州,贾昊牙痛似的又皱起了眉头。

“岳州……那谢参将真要动起来,不知是福还是祸啊。”

现在形势已基本在贾昊的掌握中,江西方向,给了袁州陈廷芝一师援兵和一营二十门火炮,基本可以守稳袁州,庐陵方向,贝铭基有了第六师和两个炮营支援,攻不足,守该有余。江西安抚使侯同均亲守建昌府,清兵在那个方向兵力不多,也该没问题,江西大坑的坑底应该能兜住。

而湖南方向,岳钟琪鉴于水路受威胁,同时湖北绿营不再可信,感觉独木难支,已不再攻常德,正向洞庭湖退却,估计是想确保荆襄的安全。鄂尔泰探得了展文达的意外后,也发动了几次攻击,企图占个便宜,可岳州守军因展文达战死,正满腔恨意,鄂尔泰没讨到半分好处。谢定北到岳州后,按部就班地布置岳州防务,基本没什么问题。

可为什么他就对谢定北那么不放心呢?

贾昊暗自检讨,觉得自己成见太深,人家自投英华后,老老实实,从无劣迹,想来还是那张谄笑的脸面太招他忌了。

“鹰扬军转战南北,真是够辛苦的,今晚好好慰问一番。”

“慰问?有什么好节目?”

“保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