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氏家族全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蔼龄镇静地环视了会场一周,放慢了语调:“我们将尽可能准确、详细地向中山先生报告国内的形势,反映大家的意见,相信他会作出正确的决断。那时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宋教仁虽然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满意,但是实在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只好悻悻地说:“报告孙先生,他也会同意的,徒费周折。”

陈其美显然感到高兴,说:“同意不同意,中山先生的信来了,自然就会知道。”

回到华美印书馆,宋蔼龄就问父亲:“我看谭人凤老先生谈的是个不错的主意,陈其美为什么那么拼命反对?”

宋耀如叹口气:“同盟会内部派系众多,关系复杂,争权夺利也很厉害,有些事情真正的原因往往并不是他们口上说的。”

陈其美此时跟了进来,进门就嚷:“啊呀,蔼龄小姐,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你可真有一套,佩服佩服!”

他又转向宋耀如说:“你的蔼龄小姐是块好材料,足可担当更大的重任!”

但此时宋蔼龄并没有太高的兴致,她平静地问:“你为什么反对他们的主意?”

陈其美笑了:“这个……这个你还没有看透?我主要是反对宋教仁主持中部总会。这个人爱冲动,好意气用事,对孙先生、黄先生也颇多微词。如果由他主持中部总会……”他摇摇头,“不行!”

陈其美又恳切起来:“查理先生,蔼龄小姐,向孙先生报告情况,一定要把至关重要的中部总会领导权问题讲明白。无论如何不能让不听孙先生招呼的人占据这个位置。”

宋蔼龄抿嘴一笑:“陈先生,您对孙先生的忠心我们明白。” 陈其美哈哈一笑:“自然自然。”说完就告辞要走,走到门口,好像刚刚想起一件事:“蔼龄小姐,陈叔叔答应你的事这几天就办,陈叔叔可向来是重信重义,一诺千金哟!”

宋蔼龄挤挤眼:“我们也是出家人不打诳语!”

陈其美笑着满意而去。

宋耀如有些不满地对女儿说:“你怎么答应他这个?”

宋蔼龄娇嗔地一笑:“爸爸,他可的确是忠于孙先生的呀!”

1911年7月31日,根据孙中山复信的指示,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正式成立。陈其美担任了庶务部长……第一把手,与宋教仁、谭人风一起组成领导核心。中部总会决定在长江流域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时间定在1913年。

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比他们预料的快得多。武昌革命党人早已迫不及待,那里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效法传说中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做法,在当年中秋节这天举行起义。当初两个团体与同盟会并没有密切的联系,9月下旬他们派了代表到上海,表示愿意接受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并且邀请黄兴、宋教仁、谭人风到武汉主持大局。因为黄兴在日本,后来又到了香港,没有去成。而陈其美坚持两年后再起义的计划,宋教仁也犹豫不决,最后只有谭人风带病赶去。1911年10月9日,武昌革命党人因一枚试制的炸弹意外爆炸,引起清军注意。闻声赶来的敌人对现场附近的几条街道都进行了彻底搜捕,意外地破获了起义指挥总部,他们不仅搜出了文件、印章和旗帜,而且搜出了起义人员名单。清军紧急出动,关闭了城门,在全城实施戒严,包围了参与密谋的兵营,接着按名单开始抓人。一批批革命者被逮捕,有的当场被杀。怎么办?革命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么束手待毙,要么挺而走险立即发动起义。于是他们选择了后一条路。10月10日,指挥者发出了起义信号,结果出乎意料,在人民群众支持下,革命党人一举占领了武昌,湖广总督逃到长江上的一艘军舰上,黄鹤楼头飘起了十八星旗。

中部总会如何应付这一突然的事件?宋耀如仓库里囤积着大批武器弹药如何运用?这时又发生了分歧。陈其美主张把武器运到武汉,支持湖北军政府;宋教仁主张把武器运到南京,在那里发动起义;宋耀如则主张夺取上海,占领这座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尽快形成与清政府南北抗衡的局面。

各地形势不断变化,到10月底,长江以南许多地方已经光复。武汉革命党反倒派出了军事于将李燮和来支援上海。经过一次次激烈的争吵和磋商,上海革命党内部终于统一了意见,决定在11月3日发动上海起义。

宋蔼龄当时的任务,仍是协助父亲负责上海各会党派别之间、中部总会与孙中山之间及与其他各省革命军以及外国使馆之间的联络。但是宋耀如大事太多,许多具体工作全靠宋蔼龄自己做主来干。起草文稿、收发信件电报,还要随时掌握起义的动态,一时把宋蔼龄忙得不可开交。幸亏陈其美担任中部总会一把手后,履行诺言,给她引见结识了一批青帮中的重要人物,现在宋蔼龄招来几个青帮中的干练小伙儿,帮她上街各处打探消息,于是她的情报快速准确,联络工作十分出色。

上海起义开始后,陈其美率军攻打江南制造局,结果因兵力悬殊,失败被俘。这可把宋蔼龄急坏了。她一直认定陈其美是一个可以指望的人物,对他寄以厚望,决不能让他出现差错。她立即把这一消息通报给起义的各路人马,要求他们务必设法营救。已就任沪军总司令的李燮和手里掌握着训练有素的军队,他调集队伍,向江南制造局发起猛攻,救出陈其美。上海各界人民自发支援起义,人心所向一呼百应,革命风暴横扫黄浦江沿岸,清政府官员纷纷逃命。全市到处挂起白旗,上书斗大的“汉”字,上海光复了。

11月6日,上海起义军开会选举沪军都督。宋耀如在起义过程中被英国租界巡捕房以贩卖军火罪诱捕,因病假释后卧床在家,宋蔼龄作为宋耀如的代表到会。由于起义过程中李燮和指挥有方,功勋卓著,又是沪军司令,许多人主张选举李燮和为都督。眼看已成定局,不料这时青帮头子刘福彪秘密调来一营人马,将会场团团围住,这些人手持炸弹,挥舞手枪,连声高叫:“不选举陈其美为都督不准散会!”与会人员在胁迫下,只好改选陈其美担任了沪军都督。李燮和只挂了个空头的都督府顾问。宋蔼龄虽对这种流氓式做法很不满意,但她内心是希望陈其美当选的。

李燮和本人对当不当沪军都督倒还罢了,但他手下的人对陈其美恩将仇报和采用不光彩手段夺权却极为不满,他们一来咽不下这口气;二来李燮和没有地位了,他们跟着李燮和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在这些人的鼓噪胁迫下,李燮和与副总司令黄汉湘只好把大批军队撤到吴淞,准备进攻都督府。

陈其美则把在日本结识的蒋介石从浙江奉化召到上海,拿出商团捐出的4万元,让他招募新兵,加以训练,组成了沪军第五团,准备进行对抗。

刚刚光复的上海,眼看又要陷入了因革命党内讧而引发的战乱。

病床上的宋耀如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上海刚刚光复,百事尚未理出头绪,在黄浦江边和近海停着大批军舰的外国列强态度并不明朗;武昌方面袁世凯重兵压境;南京还在清政府手中,那里自镇压太平天国时起就一直屯扎着大批清军,革命面临的形势还十分险恶。上海内乱一起,必然殃及整个大局。宋耀如反复掂量了陈李两人的势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让谁俯首称臣都不会心甘情愿,发生决斗又一时谁也吃不掉谁。他思前想后,琢磨出一个折衷方案:陈其美的上海军政府改称上海军政分府,李燮和那里称吴淞军政分府,两家都归江苏的苏州军政府管辖。

宋耀如把这个想法跟宋蔼龄一说,宋蔼龄坚决反对。她说,陈其美当初的手段的确不光彩,但他已经打出了上海军政府的旗号,并已通电全国,现在让他改称,他会比李燮和的怨气更大,面子上更下不来,很难让他接受。况且陈其美确是个干才,在上海的基础深厚,主持上海局面会有作为。眼下之计,主要是要劝说李燮和忍耐,以大局为重,日后再设法给予补偿,宁亏一方,不亏双方。宋耀如接受了大女儿的意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他要亲自到吴淞去见李燮和。太太倪桂珍看宋耀如病得不轻,按着不让下床,宋蔼龄抿嘴笑笑:“妈咪,这个时候,你不让爸爸去,他会更难受,还不如让他走走好得快。” 倪桂珍瞪了女儿一眼:“天下能人多得很,干嘛事事都要你们出面?” 宋蔼龄半正经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大的事情,宋家的人当然应该出面!我们为推翻清王朝做了那么大牺牲,胜利后的上海当然也该有我们的印记。” 此时来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