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和谐大宋-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年,新科举正式实行,参加考试的人数异常多,忙坏了朝廷上上下下的人,还好一年忙碌下来,赵构地确发现了无数人才,让他喜乐非常!

朝廷的人员在逐渐更替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贵戚大家开始自危,纷纷都想着对策应付着迅速席卷而来的改革之风。

秦真和赵构在宫中听到了这些消息只淡淡一笑,赵构说:“一些百年大树哪怕被虫子蛀空了,也要占那么些宝贵的地方,实乃可恶。”

秦真略有担心的说道:“你这话让一些人听到了,可是要伤心了,他们总念着自己家族地祖祖辈辈为朝廷做了不少贡献,如今没用了就这样被你抛弃,心中肯定是不平地。我担心会出事。”

赵构点头说:“这两年动静也是大了一些,不过提醒他们一下危险来了也不错,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我不介意多养几年没用地人,但有些自不量力的人也该剔除了。”

秦真这才了悟,赵构原来是要把士大夫们逼急,看看他们心底地想法,好将那些有异心的全都给剔除掉。

“还是要当心些,朝中关系错综复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心他们反噬。”

赵构安慰道:“放心好了,几个关键的地方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翻看着下面的奏折,秦真看着一个折子突然神色凝然。

“怎么了?”

“黄河又发水患了。”

赵构接过折子看了看,也是头疼不已,黄河水患连绵不绝,实在是很棘手。

秦真建议道:“每年小打小闹似的治理对黄河完全没用,不如调集军队对黄河进行大治理,今年科举新选拔上来的一些年轻人也可以调遣过去,也算是个他们历练的机会,等他们功有所成,用起来也顺手,不怕被人构陷。”

“调集军队治理黄河吗”这是大事,并不是赵构一人就能说得算 的,但他也觉得这事有必要去办,便说:“若要行此事,得先让户部把预算做出来,兵部、工部那边征集人手也要好好做准备,这样大的事 情,得经过枢密院商量。”

秦真知道此事不容易,但不放弃的说:“此事功在社稷,如今天下太平,正是办此事的好时机。再说朝中养兵百万,真正能用上的也就北军和西军两大阵营,其余的那些厢军,也该让他们出出力,不能白白的吃着国家的粮食!”

赵构点头:“若说不足的地方可真是多,可是办起来哪一件都不好办,干脆先从这件事入手吧。只不过,我担心今年各处用钱都很多,国库一时拿不出巨资来治理黄河,各路农商的税率也不能再加了,收支不平衡呐。”

钱不论在哪里都是个大问题呀!

二卷:鹰击长空 161 好想法众人想

真深知她和赵构这几年动作太大,似乎是想一口吃成 有些事行的急了,反而不好。

“要做的事情好多,我们的确太心急了,咱们再从长计议吧。”

赵构敲敲桌面说:“咱们两个脑袋瓜想不出的问题,可以让天下人帮着一起想,我决定了,文举一科在秋闱的时候加题,我要让天下才子们说说怎样才可以生财有道!”

秦真看着赵构的模样,哭笑不得,他让那些自允清高的士子们去想赚钱的生意,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吧。

“你把这个问题放在文举里考还不如放到理举里,那里的考生多出自商人之家,也许真能想些法子出来。”

赵构笑着说:“一样的,都加上,人多好办事,这怎么能光靠我们两个人伤脑筋呢。”

待秋闱过后,赵构和秦真亲自前去贡院查看考生的试卷,他们不评分,只搜集意见,一篇篇的读过去,他们发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子还真是挺多。花了三天的时间将主意都收录了之后,他们便回宫细细研究起来,这才让贡院的人查阅试卷。

在紫宸殿中,赵构和秦真一人对着一大摞誊写的试卷,赵构突然喊秦真:“来,真儿,你快来看看。”

“怎么?又有考生提出什么新奇的点子了?”

赵构笑着把卷子给秦真,秦真看了也啧啧称赞。这试卷上写地也并不什么奇事。只是提出要着重对外贸易以及航海贸易。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因为唐代的衰落而落没,由于宋朝之前对西北的控制较弱,需要穿过西夏和吐蕃的河西走廊渐渐被商人们所放弃,那条黄金通道上的贸易也渐渐少了。

而这个考生所建议的便是趁着近几年宋朝对西夏的威慑力,从青海一带开辟新的丝路,重新展开对外贸易。

赵构自然知道丝绸之路对唐代的繁荣有多大地作用,若能恢复那条线的贸易,对宋朝再好不过,商人在国内无论怎么赚钱也赚的是自己的钱,唯有走向国外才有出路。

秦真见赵构一心只放到丝绸之路上。她提醒道:“后面还有呢!他提出的东南边的航海贸易我觉得也不错,大洋彼岸的国家也多的很,不比西域差!”

“话虽是不错,”赵构踌躇的说道:“海上贸易如今都是商人自行在做,朝廷插入也不是不可,只是我朝水师有待整顿,一时还担不了重任呐!”

哎,问题果然是一个套着一个的,秦真稍微叹息了下便说:“不要紧,一个个地解决好了。先从西北边下手。开通新丝路的事情不如交给韩世忠,他常年带兵驻守在西北,对那一带甚为熟悉,再从新科中选出些能用的人,带出去走一圈回来肯定大变样,说不定到时候可以独当一面呢。”

赵构心中也是这样想,自然欢喜的点了头。秦真突然又楞住了, 说:“不对呀,我现在才意识到,咱们的新科举选不了水师将领。武举中考的多是拼杀骑射以及军团作战。这和水师大为不同,这可怎么 办?”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秦真和赵构顿时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对水师一块完全不了解,要他们这种外行人想办法真是摸不着头脑。二人苦闷了一下,决定先把此事记下。日后再想办法。

待秋闱成绩放榜之后。也就入冬了。按照惯例,在殿试过后要在宫中举办琼林宴。这日赵构高兴的来到宴席上。看着满座的士子们心里是说不出的畅快。这些人是朝廷未来的栋梁啊!

这些士子是通过广开恩科才能坐到皇宫中,对赵构自然感恩戴德,君臣皆欢。

再一年,冬雪刚化,开拓新丝路地任务便开始执行了,随韩世忠上青海地官员有新晋的理举状元和文举榜眼,另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人,秦真。

秦真并不是为了新丝路而来,而是因为丝路会经过昆仑山,她是去看儿子的。不过在路上,她得知一件比较让她惊奇的事情,原来丝路和航海的谋略竟然是文举地榜眼提出地,她一直以为是理举中某个商人子弟写地。

她看着眼前那个斯斯文文的大男孩问:“你就是文举榜眼孙远 山?”

“回皇后娘娘,正是微臣。”

秦真称赞地说:“我今日才知当初那篇让我和皇上交头称赞的文章是你写的,你是士大夫子弟吧?怎么对从商一事如此了解?”

孙远山回答说:“说来惭愧,臣家中有一奴仆,他的母亲是当年从西域卖来的舞姬,所以对西域之事比较了解,臣下很多事情都是听他先说起,才一一去打探。而航海之事是因为臣弟误入歧途才引发的兴 趣。”

“你弟弟怎么误入歧途了?”秦真好奇的追问。

孙远山痛心疾首的说:“哎,幼弟不才,如今和落草为寇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他幼时偶遇江湖之人,从此之后便沉迷武学。本来听说朝廷开了武举恩科,家人也不是怎么担心,只期望着他能入伍从军,为国出力,可是不想,他竟然在科举之前逃出家去,随着那帮海寇走了!”

“海寇?”秦真更疑惑了,最近几年并未听说有海寇横行啊。

“是,幼弟幼年遇到的江湖人士正是东海镇海帮中的人,后来也是随他们走了。”

秦真突然笑了出来,问:“怎么?镇海帮在你眼中是海寇吗?”

她这样一问倒把孙远山问愣住了,秦真也不顾他,急忙想着自己心中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

镇海帮秦真还是挺熟的,它的帮助龙大侠和苏穆非颇有交情,秦真也认得。早年听说镇海帮横行海上,这些年似乎渐渐也开始做起了海上贸易,若能借他们之力开拓朝廷在海上的贸易,倒也不错。

二卷:鹰击长空 162 重回浮云山庄

秦真和韩世忠、孙远山等人分路而行,站在了浮云山 中时,她心情止不住的激动起来。

两年了,她已经两年没有见过儿子赵久了,不知他如今怎样。去年夏天姬无欢本准备带赵久回汴京看秦真,赵久却在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