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 1998年第一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甚至无力保存住一本自己的著作。在时隔二十多年后,他从友人手中得到一本已陈旧的《〈阿Q正传〉研究》时,真仿佛有隔世的感觉。
  一九九七年的春节,我听王戎讲述了他得到这本书的经历。倘若不是他亲述,我真难相信那一切是真的。
  六十年代初期,我在同住一个屋里的一个劳改人员那里偶而看见了这一本《〈阿Q正传〉研究》。这个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反右时被定为“右派分子”,后来加码为“反革命”,以后送到了新疆劳改农场。我极想要这本书。当时,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日子是在饥饿里挨着过的。我们每天劳动,农场每天定量供应两个馒头。我给他两个馒头,分两次,一次给一个,自己少吃点,换来了这本书。
  这两个馒头是每天承受着沉重体力劳动的王戎一天两餐的宝贵食物。他说他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把这本书带到了新疆。他不去问,他只要能够得到这本书。也许获得两个馒头的对方也不能想到,他的这本小小的书能有如此大的价值。在当时的境况下,就一般情况来说,即使是黄金二两,也未必愿意用食物去交换。
  一九七九年,从新疆劳改农场回到上海的王戎将这份特殊的纪念品——这本《〈阿Q正传〉研究》送给了耿庸。这本以朋友忍饥挨饿的付出换得的旧书,不仅让耿庸恍如隔世地看到了自己二十多年前的旧作,而且它实际上还以其饱含王戎的深挚友情而成为耿庸珍存的一本书。
  历时二十五年的错案得到纠正之后,耿庸恢复了名誉。但此时,他已经找不回在受难的日子里失去的以往发表过的和未发表的文稿。一九八四年,海峡文艺出版社要出版他的杂文集,一些好心人帮他在旧报刊上找到不足其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间创作的百分之二三的文章,后又找到少量五十年代发表的文章,编成一本《回收》在一九八五年出版。
  我曾从上海图书馆的书目中看到他在五十年代初期出版的《从糖业看台湾》《他就是你的敌人》《论战争贩子》等著作,但由于图书馆搬迁的影响,我至今未能再见到这些书。王戎送给他的这一本《〈阿Q正传〉研究》是他以前出版的旧作中留存的唯一的一部著作。
  不知该说是人因文而受难,还是文因人而受难,也许是互为因果,无法分别。
  尽管有研究者认为“胡风学派虽然受到粗暴批判,但他们有学术上的价值,在学术界受到高度重视”,也的确,在《〈阿Q正传〉研究》出版后的几十年中,对于它的评论仍在书刊中出现。然而,这部小书自作者“案发”时起就被打入冷宫,在以后并未得以重印,于是,无论对其作怎样的褒贬,对于看得到评论却看不到原著的读者来说,仿佛是参与一场“缺席审判”。而且事实上,几十年被划定的“胡风派”符号仍然有着其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使本来学术观点各有特点的人因为被网在同一种符号里而阻碍了人们对他们的理解,甚至使他们各自有区别的学术思想被框进一些内容不明确的概念中,这毕竟是令人遗憾的。
  一九九六年,耿庸把这部专著编进了他的文学理论文集《文学苦话》,他原说要为《〈阿Q正传〉研究》的重印写一个长长的后记,写出他长久以来累积于心头的话,但以后又改变了主意,觉得这些话都可说可不说,他只需写个小小的说明,提示读者注意这是五十年代的作品。后又觉得这个说明也似乎不很必要,因为原书中已注明写作和出版的日期,不必再作说明。最后决定将这部小书原样重印,一字不改。
  事隔四十多年,使这部小书重新面世,并不是要为它作什么“正名”,它的主要意义只在于给今天的读者提供一份真实的完整的资料。这其中是一个热爱鲁迅的作者在鲁迅研究方面的心得,或许仍可供参考或思考,而同时,这本书以及围绕着它的非非是是也还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时代的印迹。
  一九九二年五月,耿庸回答记者提出的有人说张中晓五十年代也很“左”的问题时说:
  现在倒回去读五十年代的评论作品,大抵是会有一种或多或少的格格不入的反应。批评文字中喷出那种“左”味儿的豪强气,中晓的文章有,我的文章也许更重。如果说这是由于作者某种程度上的幼稚的偏激,恐怕不如说形势比人还强。时代风习成了一股潮流,那冲激是很难抵御的。
  今天看看那些论战,也许会令人难以置信。但那却是历史。我又想到艾晓明在纪念李何林的文章《怀念》中的一段话:
  在国门内外,我亲身体会到大陆学者与海外学者在学识修养上的差距。但我以为,这种差距尚可由时间来弥补;真正的隔膜,我们之间不能互相明白的是历史,不同的历史横亘在我们和他们之间,是难以越过的丛山。
  在他们看来,很多观点是不言自明的,在大陆却要经历反反复复乃至你死我活的论战。而且,即使是今天看来较为正确的一方,坚持的也不过是类似文学常识的东西。
  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历史,但也是悲壮的。我们毕竟不能把明知是圆的地球说成是方的,倘若人们必须要为说“地球是圆的”这样一种事实而付出代价时,坚持这个简单事实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这事实的本身。

  胡适春秋里的公羊谷梁——读《胡适口述自传》中的“唐注”

  
  ? 单正平
  书屋品茗
  题目这句话,是译注《胡适口述自传》的唐德刚先生的夫子自道。我读罢此书,有兴趣写段文字,正是冲这注释来的。因为,正如唐先生所说,读过胡适《四十自述》的人,在这一本口述中很难看到新东西。胡适先生此书的重点是对自己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与他几十年前的观点并无大变化,所以对一般稍微了解一些现代文化历史的人而言,胡先生口述本身的阅读价值不高。但唐德刚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唐先生在这些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养见识和在大陆学者中难得一见的才情风致,真正让我有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钦慕之感。
  关于胡适先生,论其学术,记其行谊,评其功过得失的文章著作多矣。然而以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还没有见到哪本书比唐先生这些注解评论更为中肯、深刻、精彩。这当然与唐先生的阅历学养和机遇的非同一般有关。唐先生抗战时期在重庆中央大学读书期间,即有对中国郡县制的独创研究,获得顾颉刚先生的赞赏,后又由台湾而美国,几十年致力于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他在参与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研究工作期间,直接纪录整理了李宗仁、胡适等人的口述,这使他在与这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长期直接交往中,不但非常具体地掌握了现代中国历史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极大影响到他历史论著的写作方式和文化品格,这主要体现在他熟悉中西文史哲却又很少经院学者的夫子头巾气,而是始终不离研究对象个人,始终在研究中显露自身,始终不惮于表达尖锐独特的分析评断,从而使他的文章具有相当浓厚的人的气息和个性色彩。这在《李宗仁口述》的序言和《胡适口述》的注释中都得到了非常鲜明的表现。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我粗浅的理解,绝唱,是因为后来的历史著作十有九加一都是官家修撰皇帝钦定的东西,这些著作被剪裁伪饰后固然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历史家却从此不见了踪影。刘知几、章学诚一类大学者固然极有史识,但他们只有对历史和历史著作的研究,自己却不可能像太史公那样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出独立的历史了。所以《史记》既空前,又绝后。而以离骚相比,无非是太史公的感情充沛,志趣高远,文章极其优美精彩。这在以后的历史书中也极难看到了。而近代以来,个人写历史虽不再犯禁,但现代历史之复杂和意识形态之控制干预,使司马迁式的历史家再世几乎成为不可能。近现代的历史著作虽然汗牛充栋,真正经受住历史检验,证明是不朽之作的似乎极少。历史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成了分工极细的无数个专业,历史家能在其中之一作出成绩,已经难能可贵,谁还敢奢望效法司马迁写一部包罗万象的通史。现代人精通历史的观念,擅长创立关于历史发展的各种学说和理论体系,但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