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的回信不久后也到了,李渊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句:

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

紧接着,李密就热情邀请李渊前来合作,一起擒拿暴君杨广。最后,李密还要求李渊最好到河南来一趟,大家坐下来开个会,商议大计。

言下之意,兄弟不才当上了盟主,李兄就来当个堂主吧。

在造反的道路上迟了两步,就被人家当小弟看,李渊有点哭笑不得,但很快,李渊哈哈大笑起来。

李渊指示温大雅再写封信给李密,表示承认对方的盟主地位,但开会结盟一事,眼下太忙,实在走不开。

最后,李渊特别指示在信里加上这一句:

复封于唐,斯荣足矣。

我没有远大的奢望,能够继承唐国公的荣耀,此生已经足矣。

第一块拦路石

七月下旬,霍邑五十里外贾胡堡。李渊大营驻扎在此地。

雨一直下,气氛很不好。

大概是当日杀王威高君雅来祈雨诚意十足,许久未下雨的山西大地竟然下起了连绵大雨。本地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李渊的焦虑却在直线上升。

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交通受到影响,极其不利于行军,从太原运粮的车队一直没来到大营。更要命的是,李渊收到一个让人惊慌的消息。

刘武周又勾结了突厥人,准备趁李渊引军南下之机偷袭太原。

此时,刘文静也没有回来,站在贾胡堡,李渊陷入了困境。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有许多的假象跟真正的陷阱交织在一起迷惑着你,痛苦的是,你无法得知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李渊决定召开会议,决定下一步。

显然,刘武周将要入侵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军营,许多人表示太原是根本,亲属都在那里,要是被夺走了,大军就成了流浪军。必须马上撤回去!

裴寂是这一建议的倡导者。

作为一名穷孩子,成功当上宫监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裴寂的内心并没有什么野心,跟着李渊造反也是交友不慎,认识了刘文静这个野心家。欲望的缺乏让他失去了勇气,在碰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保守。

在裴寂发言的同时,有一个人早已经按捺不住,在他的眼里,裴寂所说的只有软弱两个字,于是,他站起来,大声驳斥对方的说法。

“我们已经兴兵,就像箭已经离弦,只有奋不顾身,夺取长安,据此号令天下。如果只是一点点的困难,就班师,只怕那些跟随我们的人就会全部失望离去,到时,隋兵在后面进攻,刘武周从上面进攻,夹攻之下,我们还能保全自己吗?”

这个人正是李世民。接下来,李世民仔细分析了情势,指出粮草虽然没有运到,但现在秋天到了,田野里到处是粮食,南面的隋将轻狂浮躁,一战就可以擒拿,也不用担心,而刘武周跟突厥虽然结盟,但他们疆土接壤,相互依靠,也相互猜忌,刘武周未必就敢丢下自己的马邑不要,跑来抢太原。最后说到李密,李世民露出了轻蔑的笑容:“他还守着他的粮仓不肯放手,怎么会来跟我们抢长安。”

说完这一切,李世民充满自信地等待父亲的决定,他相信自己已经列出了足够的理由继续前进。很快,李世民听到了让自己失望的声音。

李渊依然选择撤回太原。

李渊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他一直靠保守和稳重行事渡过危机,这一次,他依然选择了老办法。

会议结束之后,李渊感到了疲倦,造反确是一件体力活,还没开战,身体就有些吃不消。

回到营房,天色暗淡了下来。李渊躺下休息,他并没有睡着,隐约中,外面传来了一阵哭声。

自己刚躺下,外面就哭开了,这是来找我的晦气的吧。

李渊下令将外面哭的人拉进来,李渊吃了一惊,哭的人是李世民。

“你哭什么?”李渊板着脸问道。

“大军进军是为了大义,向前进军就能取胜,大军退后就会溃散,到时,敌人乘机攻击,我们必死无疑,安能不悲!”

李渊恍然大悟,是的,我已经走了造反这条道路,这条道路是没有退路的,退回去,我再也当不成唐国公,只有前进,不成功则成仁。

我一直以稳重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但如果要突破自己,就得更加果断。

想了一会儿,李渊表示自己已经后悔了,但后悔也没用,大军已在回太原的路上。

李世民不慌不忙,告诉他现在还来得及。

“右军严整未发,只是左军撤了,但也没走远,只要快马赶上,追回来就可以了。”

李渊的军队分左右军,李世民统领右军,李建成统率左军。这说明,李建成比较乖,听指挥。李世民有主意,还敢自作主张。

李渊终于拿定了主意,他斩钉截铁地告诉儿子:“不用再说了,按你说的办,立刻追回左军,你跟建成一起去!”

李世民跟李建成连夜追兵,比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还着急,李世民还跑错了路,误入山谷里去了。坐骑都被虐得倒地。但最终,李世民弃马徒步赶上了大军,将部队又拉了回来。

大军重新集结在贾胡堡,等待着最佳的进军时间。这个等待并没有多久。

不久后,天晴了,太原的粮草也运到了,并带来了最新的消息,刘武周进攻只是一个谣传。突厥人的信使也抵达贾胡堡,通报突厥的援兵已经在路上,马上就能到。

不过数日,所有的困难全部散去,这证明,成功就是多坚持一会儿,多往前走一步。

大军开拔的时刻终于到来,前面,是唐军的第一个拦路虎。

隋朝虎牙郎将宋老生奉杨广之命,率两万精兵驻守霍邑,堵住了唐军南下的道路。此人就是前面被李世民形容为轻浮,一战可擒的主。

李世民确是抓住了宋老生的七寸。

八月初三,霍山。

到处弥漫着晨雾,雾气中隐隐有金戈的声音传来,仔细观察,在霍山脚下,一支大军沿着山脚小道急行军,从其红白夹杂的军旗来看,这是李渊的唐军。

史书记载,放着大道不走,却走山道,这是霍山山神的指引。到底李渊有没有见过山神无从考证,但走山脚小道却是正确的选择。

当李渊的大军开拔到离霍邑城只有十余里时,城内的宋老生仍然没有发现对方的行踪。

李渊叫停了大军,眼睛直盯着前方,白雾的后面就是霍邑城了。

这是出太原以来的第一场大仗,其胜负将决定南下的走向。

风从山谷间刮来,不一会儿,刚还充盈山谷的白雾被吹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来没有过,发黄的树林,结露的草丛,金黄的秋天露出了它迷人的一面。这是收获的季节吧。

李渊大喜:“如此景色,真是天助我也。”

也不知道根据什么理论得出风扫白雾是助他李渊,这种风吹大雾尚可,可要吹倒霍邑的城墙显然是异想天开。

李渊叫来了他的将领,分析了敌我势力,指出宋老生此人不难对付,但如果他怯而不战就不好办了。

“你们有什么办法?”

“如果用轻骑去挑逗宋老生,宋老生一定出城应战,我们趁机在城外擒拿宋老生!”李世民迫不及待,抢先答道。

李渊笑了,像是考验李世民一般问了一句:“要是对方不受挑逗呢?”

“不会的,宋老生一定会出来!”

“哦,为什么?”

“宋老生此人出自寒微,勇而无智,因为以前讨捕小盗,立过一些功劳,才被派到这里来,来之前一定拿了不少赏赐,如果不出战,他怎么向上面交代?如果他真的固守不出,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他跟我们相通,他并不是霍邑的地方官,根基又差,左右都不是亲信,到时自相猜疑,相互密奏,不用我们动手,江都自会来取他首级。”

“当然,宋老生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不出战的这些后果他都知道,所以,他一定会出城应战!”

李渊惊奇地望着自己的儿子,他本人就擅长分析对手,喜欢从对手的性格、爱好、习惯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对方的下一步,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但没想到李世民完全继承了这一思路,而且扩展到对方的出身上面。

沙场就是双方将领的博弈场,胜负的关键在于你了解对方有多少,李世民年纪轻轻,却差点把宋老生的祖上八代拿出来研究了。宋老生如果有感应能力,大概在城内也要打一个寒战吧。

时间来到了午后,是时候请宋老生出来喝下午茶了。

霍邑城(今山西霍县)。

宋老生也知道自己耐不住暴脾气,为了克制自己,他把自己关在城里,没有出去搞偷袭。

这一天的下午二三点,宋老生爬上城楼,远远看见一队骑兵跑过来。

人数不多,只有数百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