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卫宁为左中郎将,安邑令,假节钺,进爵河内侯,食邑怀县,野王两县!”

东汉光武中兴始,沿袭旧制,划分侯爵为二十等级又稍加改制,最高位彻侯避讳汉武帝刘彻之名而改为列侯,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而次等则为关内侯。

刘邦昔日立国于群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无军功不得授侯,相对恒灵之前,不提列侯,便是关内侯也算稀少。至于后,灵帝昏聩卖官粥爵,大量虚爵应运而出,便是卫宁那兰陵侯的爵位,实际上,除去了军功的考量,卫宁也远远没有跻身最高等列侯的可能,更别提还是以列侯中第一等县侯论。其实也正是卫父早前暗中打点,买通朝廷,而能让他少年成名,只是到了现在卫宁也不知道罢了。

而今,刘协封赏地河内侯,却是让卫宁心中也是一惊了。县,乡,亭,三等为列侯封爵,而河内侯的名号,却已经是郡侯的标准,加上郡侯之上的国候,那是刘姓才能受赏的封爵。

卫宁疑惑的看了小皇帝一眼,再看了看蔡邕,却有些不知所以。半晌的愣神,卫宁眼睛微微一转,眼角余光微微扫过董承,伏完,黄琬三人,心中便已有了定论。

不过,从县侯一跃跳到了外姓郡侯上,但终究还是一见喜事吧。

卫宁开始时疑惑的脸色,便一直早早落于黄琬,伏完,董承眼中,见卫宁没有因为给他左中郎将,这个不高不低的官位而没有半分不喜,众人心中蓦然一阵惊喜,似乎觉得错怪了卫宁一般。

事实上,正是三人谏言使献帝加封卫宁,这个表面上煊赫无比的爵位,从而换取压制卫宁在这个流浪朝廷中占据更高地官位和话语权,即便如今这个流浪朝廷只是虚衔也决然要先抢占先机。

不得不说,至始至终,目光的短浅,还是使得三人根本不曾发现,或者是不愿意去相信,这个时代,没了兵权的中央朝廷,只能成为他人手中的鱼肉。三人,空想着,或许能够凭借皇帝威信,而重新将河东这块土地作为皇帝未来重新收回州郡权利地基石。也正是如此,他们这试探着用爵位来压制卫宁官职似乎让他们更看到了一层希望。

却不知道,卫宁根本便无意在这个时候争夺什么。

河东纳于他手中,成千上万的兵将只听他一人号令,他才是这块土地上当之无愧的王者!而这样一个落难,威信早失的流浪朝廷,那点虚衔与他,又有何用?

卫宁只不过是为了等待,自己手下的一干能臣武将高歌凯旋而回,再予以争夺罢了。抽出了手,才是真正整顿这个所谓朝廷的时候。

再卫宁拜谢之后,蔡邕又各自封赏了不少,董承四人皆为列侯,显然,刘协似乎也没有看清楚形势,大加分封,尤其以伏完作为外戚,一门几子皆有官爵在身。

而卫氏一族,还有卫凯也得封了一个黄门侍郎的头衔。

卫宁也无意为意,只是冷眼旁观。

在宣召完毕后,献帝奔波了许久却也是疲惫不已,而初来安邑的新鲜早让他迫不及待想四处溜达一圈。

朝仪之事自然便散下退开,卫宁率同百官出得宫殿,便叫众人为伏完等三人接风洗尘,自己却迎了蔡邕上了早早停在宫外地卫氏车架上,径直往卫府而去。

只是卫宁这不告而别,却是让董承伏完等人觉得颇为失礼,尴尬地回应那卫宁刻意留下的河东官吏,望着那一车绝尘而去,脸色颇为铁青……

第二卷 黄巾乱 第三百五十七章

“兄长……别来无恙”卫府外,卫父是破天荒的领着一干家眷前来门口迎接,卫宁将蔡邕搀扶下车,卫父便是三步上前,大有些激动之情不言于表。

蔡邕老眼也多闪过一丝水汽,老友相见,各奔东西,十数载,却是不想会有遭一日,以这样的情势再访河东。

两个老头互相对望了一下各自两鬓霜白,感慨万千。昔日挺拔,风姿绰约的身形,却成了老朽垂身。比起卫父来说,显然蔡邕却是衰老了太多,那老皱的脸角,几乎有种行将就木的感觉。

“父亲……还是快请岳父大人入内再叙旧不迟吧……”卫宁看了自家老爹脸色,不禁小心翼翼的上前,低声道。

卫父看了卫宁一眼,冷哼一声,似乎还为之前的事耿耿于怀,只让卫宁一阵苦笑不已。卫父却是寰转脸来,对上蔡邕脸色又是欢喜激动,当即执上蔡邕之手,拉着便向内院而去,“兄长快快入内,小弟早便叫家仆备上酒菜,今晚,我两兄弟正当秉烛夜谈,已解我等分别之苦!”

察觉到蔡邕那老迈的身体衰弱不堪,卫父心中微微闪过一丝悲呛,这才察觉到自己刚才却是太过激动了。微微叹了口气,卫父放下自己激动下拉扯蔡邕的手,一拍脑门懊恼道,“来!来!琰儿,你也许久不曾见过兄长了!”

事实上,在与卫父两人间一片重逢喜悦微微后,蔡邕的眼光,却是早放到了一旁陪同卫母恭候的蔡琰身上。

两眼却也是浓浓的亲情难以化解,那双老眼,终究还是浮起了一丝浊泪。何曾想过,当初让蔡琰远嫁河东,蔡邕只身入朝廷。却是做了身死殒命的打算,能够还能再见自己心爱女儿一面,确实是让蔡邕心中激动无以为加。

蔡琰挽着卫母的手,两眼却早是一片通红,思念的泪水又何曾止过。在卫父发话下来,卫母微笑着拍了拍蔡琰的手,后者终于泣身飞扑上前,一把拥入了蔡邕地怀中。“父亲……”

真是两父女喜极而泣,那经生死而重逢的激动,显然也感染了周围所有人。

蔡邕抽咽,枯老的手轻轻拍着爱女的背弯,闭了闭眼睛,老泪滴下,只觉得鼻尖也是一阵酸痛难耐,半晌抹了把眼角泪水,这才强笑道,“我父女相见。又如何能是这般洒泪,为父奉驾而来,日后便有许多时日再叙……呵呵,莫再哭泣了,你如今已是嫁做人妇,又如何还能再带那顽童之态?我那女婿可却还在那看着呢。”

蔡琰轻笑着从蔡邕怀中撑开,用力的摸了一下眼角,“父亲能从那险恶之地返回。孩儿却是喜极而泣。”

说道此处,眼角不禁瞥了卫宁一眼,有些娇柔小声道,“他不过一个榆木疙瘩,哪懂女儿心事?”

蔡邕微微一愣,看了卫宁一眼,有些责怪的味道,却让后者不知所以。

却是卫父哈哈大笑,掴弄一把长髯道,“琰儿若要与兄长相叙相思之苦。却还是先入屋内。为兄长接风洗尘再说!不过,今晚恐怕,你还得压下心中想念,我可与兄长有不少话可说呢!”

“父亲又取笑儿媳了……”蔡琰脸色微红,不禁低下头小声道。

“好了!来!来!来!琰儿你便偕同兄长一同入席吧!”卫父微微一笑,这才摊开手,一指堂中。道。“兄长!请!”

卫宁小心翼翼的挪步到老母身边,低声问道。“咳咳……媛儿和娴儿不曾随母亲身旁?”

“媛儿带着娴儿向我与你父亲告罪身体不适,在后院休憩……唉,该是琰儿来见亲父,睹景思情,你稍后可去安慰于她吧……”卫母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卫宁的手背,低声道。

“恩……”毕竟还是卫宁对河内柳氏态度恶劣,而后又有了曹操攻占河内,以不忠不义之名杀尽柳氏一族,如今算来,柳媛却是没了半个娘家。

卫宁微微叹了口气,卫父已经领着蔡邕先入了大堂,蔡琰弯腰扶着蔡邕,终究是亲昵无比,一股浓厚地亲情味道四溢,卫宁知道,倘若柳媛在此,却是心中悲切无比了。

“母亲小心脚下……”卫宁也扶着老母,跨过大门门槛,缓缓入了大堂之中。

卫父显然早做了准备,以如今安邑繁华无匹的富饶,可以说洛阳能有的货物,山珍海味一概不缺。几日来的准备,各种珍馐佳肴,在家仆恭敬的盘递,很快摆满了各自的案几上。

卫父高举酒樽,当即拱手对蔡邕道,“兄长昔日落于虎口,小弟每日却是常担忧不已,惟恐董卓残暴,害了兄长!如今,能奉大幸而来,却是天大幸事!此杯……当庆贺兄长无恙!”

蔡邕却也是同样举起酒樽,笑道,“贤弟之心,为兄自是感激涕零,满饮此杯,以谢君意!”

两人满饮而干,相视大笑。

蔡琰得了公婆允许,却是依偎在蔡邕身边,小心翼翼的斟了一勺暖酒为父亲杯中盈满,小声叮嘱道,“父亲还需少饮……”

“唔!不妨……今日与贤弟久别重逢,岂有少饮之理?”蔡邕宽慰的拍了拍蔡琰的手背轻笑道。

话到此处,蔡邕却又对着卫父道,“为兄却是羡煞兄长,宁儿数立奇功,如今又救圣上于水火,忠义名留青史,更是光耀卫氏门楣。如今大汉蒙尘,以宁儿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