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只要吕布能击败刘备破了邺城,昔日卫宁营造的门户养犬之策,便反而成了自己地掣肘,邺城反而便是悬在他河内城头上的一柄锋利宝剑,更别提,吕布这个本身就是个疯狂而大胆的人物。而一但河东出兵。那么河北自然也有了借口大举进犯了。一场决定未来谁才是整个北方唯一雄主的大决战!

为了在这个局面上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战事,袁绍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单单在青州这方面的十万雄兵。冀州本土,也开始隐隐集中各郡县的兵力起来。

战争机器在疯狂的运转,事实上,在当初袁绍决意西进的时候,便已经下达了军令传遍了整个河北。也正是如此,在历城告破地时候,最有可能发出激烈反应的冀州本土,却没有半点风声,就是在紧锣密鼓的做好准备……

泰安一战,毕竟是让整个袁绍集团欢喜不已的。而可能要与河东爆发的大战,自然也是所有人担忧的问题,可是事到如今,除了在冀州固守本土的田丰外,就连沮授也认为,在河东的压力下,不当退缩,甚至不惜决裂的危险,也要首先将邺城拿回来。

毕竟邺城地地位太危险了,随着河东吞并了凉州,雍州和司隶后,又兼掌握了天子,蓬勃发展下,无论是在军力,财力,舆论上,渐渐开始稳固,占据了优势。据闻卫宁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若给他足够的时间来经营,弊除旧患,可以预见,未来的河东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而如今,河东显然还没有完全消化掉自己的胜利果实,同样,因为新政的颁布必然触犯大多数的士族利益,形成潜在的内忧,若依旧在给卫宁腾出手来彻底抹平,河北和河东地差距,将一下子再被拉开许多。

田丰,沮授两人本是一体,无论品行和才智也相差不多,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形成了分歧。田丰反对袁绍地大略,实际上却颇为推崇河东的新政,他地意见便是,比起大起兵戈,不若效仿先增国力,先彻底定下青州,再徐徐缓进。

而沮授的意见,却在这个时候首先与田丰形成了对立。在沮授看来,如今的河东内忧外患形成了顶点,就算给了他三个月的整顿期,也并不能全部将其消融,而更多的士族既得利益者或许会在他的淫威下选择屈服,但却定然不会真正的心服口服,转为暗处争斗。

而正是如此,沮授,方觉得,不该给河东时间,应该要尽可能的将对方拖垮。纵观袁绍四野,接壤的不过就是河东卫宁,邺城刘备,兖州曹操三人而已。邺城刘备不过区区小患,而兖州曹操如今还在徐州,就算大战将起,也不过是和河东来个一对一的决战!比起经营幽州,冀州已久的河北来说,才得凉州,雍州,司隶的河东,其实根基还并不稳固,劣势足可扳平,而军力上的差距也并不算太大。

是的,抛开本身的士族身份来看待。卫宁的新政大多是为了一国之元气而颁布的,对于休养生息,凝聚寒门力量,甚至对于底层百姓的生计来说,都是天大的福音,只要能顺利推广下去,节制住士族泛滥成灾的特权,以人为本的最终思想,才能真正的解放初来。一但庞大的平民潮流都心向着河东,凝聚起来的庞大力量,足可以给他河东横扫四方的底蕴。

牺牲少量士族的利益,便能得到如此大的成果,有识之士,即便因为身份而有所抵触,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给河东飞跃的时机。

但,正是如此,才让许多人感觉到害怕,和恐惧。

田丰和沮授,都看到了新政的威力。而两人迥然不同的观念,一个是效仿,而一个却是掐灭。而这一次,田丰的固执,在一次站到了袁绍集团所有人的对立面上去,甚至连沮授都脱离了和他并肩而战的立场……

第二卷 黄巾乱 第四百二十八章 陈登北上

河北方面的异变,自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或许是冀州本土做得隐秘,未能让河东方面提早察觉到虚实,而泰安城外先后的两场大战,自然不会遮蔽掉卫宁的视线。

吕布和刘备的嫌隙,从卫宁怂恿张飞开始,便早已经在他胸中形成了这样的结果。张飞就是一个干燥的火药桶,在吕布和刘备之间结盟的墙角下,串来串去,随时只需要一点火花,便能炸裂开来。

吕布同样也是河东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刘备意图借助吕布的力量走出困龙之局,这并不是卫宁希望看到的。让刘备和吕布一同去攻打青州,何尝不也是卫宁的借刀杀人之计?

而同时,若能稍稍牵制一下袁绍吞并青州的脚步,也是河东最乐意看到的局面。

但事与愿违,刘备和吕布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的时间是在太早了,早到都出乎卫宁的意外。不过区区两座城池而已,便已经让两人的关系恶化到了如此的局面。不得不苦笑一声,卫宁对于张飞那暴躁的能量,确实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仿佛董卓和天下诸侯注定的敌对命运,张三和吕布也似乎从前辈子开始就已经水火不容。

卫宁倒有些开始后悔,推波助澜太甚了。

依靠现在两家人互相的猜忌和敌视,便就算能够保持那看上去勉强维持的联盟关系。但毕竟已经形成了致命地破绽,甚至还可能因为这样的裂痕而被袁绍有机可趁,摧毁的支离破碎。

也是因为吕布的侥幸,一举趁虚夺下了泰安,并未让卫宁真正看清楚袁绍的意图。

却也没想到,有一天,袁绍集团上下,竟然会有紧密合作。共同出谋划策,互相弥补不足的时候。一道庞然大网,悄然洒下,矛头直指向河东。

卫宁能看到的只有关羽在泰安城下的惨败,张地惨胜,张飞和吕布的一场厮杀。

在庆幸将吕布逼迫到窘境的前提下,卫宁自然也担忧袁绍十万大军西进而来,刘备和吕布还能纠缠上多久,会不会演变成一个让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局面?

邺城重地。太过富饶,河北冀州的风平浪静,也让卫宁有所怀疑。历城被夺取,不应该会是如此安宁,仿佛在策划着什么一样,却未能联想到自己的身上。

事实上,现在的河东,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军力强横以外,致命伤却是不少。即便他凭借积年已久的威信,将矛盾压迫下来。却不知道潜藏在黑暗中,又有多少人对他虎视眈眈。所以,争取时间,才是卫宁最需要去做地事情。

河东的繁忙,在紧锣密鼓,热火朝天之下,已经有了欣欣向荣的迹象,无论是百姓地齐心协力,对朝廷的认同感又加深了许多。便是寒门子弟的大量蜂拥投奔,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各郡吏治的清廉。

初步估计,在未来一年内,恐怕财政收入上,要比以前还要高上不少。作为补偿而减免豪门世家的赋税,却在吏治清廉下,由百姓填补,甚至超过了甚多。

只是这看上去的朝气,却不知道会不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情形。

卫宁虽然还在观望着青州边界的大战。但却还没有真正将河东的身影浮出水面地意思。毕竟能争取一点时间。便是一点时间了。

可本来他打定主意的坐山观虎斗,却似乎并不准备让他隐在幕后太久。河东骤然吃下了三州之地。力量急速膨胀到了一个骇人的地步,天下的眼光自然而然的便放在了他的身上,若是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似乎都能在第一时间想到他。

就在泰安大战爆发后的不久,首先迎来的便是一道来自历城地求援书函。这自然是刘备寻求河东帮助的求救,在信中仿佛刘备仿佛将自己写成一个孤苦伶仃的小草,尽有卑躬屈膝的意味,倒是如此,让卫宁这棵大树很是无语。

现在的局面显然并不是河东出动的时候,卫宁要依靠邺城来充当缓冲,以及牵制袁绍的动态,却也不能寒了刘备的心,虽然他知道,刘备这样一个人物,永远不可能会是他所能肆意掌控的,但在利用价值上,至少还没有被彻底榨干。卫宁只能回函一封书帛,在信中好言宽慰一番,只道河东已经在秣马厉兵,随时可能给他强大地助力,至少……袁绍地威胁,河东愿意为他扛下!

毕竟和河北争锋相对,就算没有刘备的求援,卫宁也势必不会坐视不理。不过也是先前河东态度地暧昧不明,依旧使刘备心中忐忑不安,有了卫宁的亲自承诺,刘备也算稍微安下了心中的担忧。除去吕布来说,刘备其实真正担忧的,却还是袁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卫宁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兵,他还需要整顿河东的力量,一一扫除潜藏在暗流下的威胁,对刘备的宽慰虽然是事实,却也不可能真正的有什么大助力。

在回函了刘备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