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夜里四更时分,早就混入城中的太史慈领着一百死士悄悄地赶往北城门。由于张任士卒不多,夜里在城中安排巡逻的士卒也就几个小队,还不足百人。用于震慑百姓还是可以的,但对于太史慈这等虎狼之士来说这样的守卫形同虚设。

就算是当日杨家之人,亦可以轻易避过城中的巡逻士卒,当然亦有张任放水的原因在里面,只不过亦说明了张任安排在南郑城内的士卒根本不多。况且暗影的成员是正做情报收集的,益州兵于城中的巡逻路线他们早就摸熟了,有暗影为太史慈他们制定的路线图,可谓轻易将夜里巡城的益州兵全数避过了。

除却明里的巡逻士卒,当然还有暗哨,只不过这些暗哨都逃不过太史慈精准的箭术,往往他们还没发现太史慈等人,就被太史慈一箭射入咽喉,伏尸于他们的岗位之上。

太史慈众人一路来到北城门处,此地守城的士卒并不多,太史慈手执弓箭,爬上附近的民房顶上,和几名神射手一同放箭,将城头和城门口处的益州兵全数射死。也就是太史慈和一些军中神射手才有于月下狙击的能力,这也是张绣安排箭术更为高强的太史慈执行此次任务的原因,而且这百名死士当中,神射手就占了近二十人。

将看守北城门的益州兵射死之后,太史慈立即领着百员死士将城门打开。刚将城门打开不久,太史慈就见到张绣率着大队马蹄之上缠上布条以及将马嘴扎住的骑兵来到。

太史慈见到张绣,立即上前道:“禀报主公,慈幸不辱命。”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子义辛苦了,剩下的交给某和文远即可。”之后大声说道:“众将士,随某去活捉张任,杀!”说完一马当先冲入城中。

后面张辽闻言,亦发了一声喊,大叫道:“杀!”而后紧随张绣冲了进去。后面大队士卒跟随着两人冲进城中。

可能连日来疲惫,张任躺下之后直接就陷入熟睡之中,直到四更时分,却是听到外面一阵吵闹,武人的警觉令到熟睡之中的张任立即醒来,马上招来亲兵问道:“何事喧哗?”

亲兵答道:“将军,北门火起,并且有喊杀声传来,城中大乱啊,听说是张绣率军攻进城里了。”

张任听得,惊讶道:“什么?不可能,张绣是怎么进城的。”

亲兵答道:“听说是城中有奸细,将北城门打开,放张绣大军进来的。张绣万余大军进城,我军没有城墙为依托,根本挡不住,南郑城已经不保了,将军还是快跑吧。”

张任听得,失声道:“中计了,好一个张绣。”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道:“事已至此,走吧。”之后就率领着残余的士卒狼狈逃出南郑城。

这边张绣领兵在城中转了一圈也发现不了张任的隐迹,除却少数益州兵零星的抵抗之外,根本没有发现张任一行人。

正在此时,张辽来报道:“主公,发现原本被封死的南城门处有一个出口,只怕张任等人就是从这里逃跑的。”

张绣听得,一拍额头道:“大意了,某以为南城门被封死张任就不会从那里逃跑,故此没有去那边,怎知道张任亦留了一手,让他给跑了。”

张辽听得,劝道:“主公,张任虽然跑了,但我军已夺下南郑城,以张任的残兵无坚城依托,根本毫无作为,其亦只能回到西川。汉中郡已经是主公囊中之物了。”

张绣微笑着点头道:“还是多得众将士用命,还有军师妙计,等汉升他们回来了,再一并论功行赏。”

张辽听得,答道:“谢主公。”

第二百二十章 收得汉中

张绣夺下南郑城之后,取了汉中太守的印信,立即写了手令,让汉中郡各县开城门投降,守军不得反抗,接受张绣部队整编,之后加盖了汉中太守的大印。让太史慈领一万骑兵去接收汉中各县,若是遇到反抗直接攻破并将反抗者原地格杀。

汉中各县的城墙并不高,有些低矮的骑兵骑在马上也有城墙那么高了,面对一万精锐骑兵,各县根本不敢抵抗,况且又有汉中太守的印信在,各县都是乖乖地投降。

太史慈领这一万精锐到各县接受投降,更多的是耀武扬威的情况在里面,震慑一下各县,等张绣的政令下来之后不会遇到抗令的人。当然也有巡视各地,以防张任大军还留在汉中郡,给张绣造成麻烦。不过连日来太史慈奔走各县,都没有发现张任的踪迹,据斥候查探张任当时出了南郑城之后就进入蜀中群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太史慈的大军虽然都是骑兵,但分兵到各县也弄了五、六天才全部讲汉中郡各县走了一遍,连同北面的阳平关,汉中郡所有县城全数归入张绣的统治之下。

太史慈这边接收汉中郡各县,张绣则是忙于安抚南郑城的百姓,除却要修葺城门,恢复进出之外,还要不断监视,以防张任去而复来。

南郑城的百姓开始的时候对张绣的部队还是很恐惧的,毕竟在当时,西凉军代表的就是凶残,贪婪。什么抢掠百姓,随意杀害百姓这些都直接跟西凉军挂上钩。张绣乃是西凉军出身这事天下皆知,故此南郑城的百姓开始时几天都不敢出门,以防遭到不测。

不过对于这一切,张绣以及其部早有应对之策。直接采用了当初在宛城的那一套,让士卒边训练,顺便帮百姓干活,几天下来南郑城的百姓都开始接受了这支部队了。百姓都是善良的,几天下来都将这支部队当成了他们的儿子一般。

……

只见张绣、李儒、张辽、太史慈四人坐在南郑城中的太守府处,张绣坐在主位之上,其余三人坐在下首。厅前站着三人,观其衣衫破损且肮脏,脸上也沾了不少灰,显然是受过不少苦,再看三人服侍,明显就是囚犯的装束。

张绣在主位上开声说道:“公祺先生受苦了。”

站着这三人正是张鲁以及其弟张卫还有其军师阎圃,只听见张鲁向张绣拱手一礼道:“鲁多谢大司马救命之恩。”身后的张卫以及阎圃亦随着张鲁向张绣拱手一礼。

张绣双手虚托,说道:“公祺先生言重了。”之后几人又客气了一番。

此时性急的张卫却是问道:“大司马准备如何待家兄?”

张卫此话一出,张辽和太史慈同时对着张卫怒目而视,李儒则是暗笑道:“如今汉中在我主手中,你们张氏兄弟以为还可再执掌汉中郡吗?”

张绣见得却是摆了摆手,道:“公祺先生年纪甚大,且又受牢狱之苦,要好好歇息。汉中政事繁重,为免公祺先生受累,本将以为公祺先生当可到南阳郡,与本将岳父为友,整理当年东观以及兰台藏书。公祺先生家学渊源,正好将乃祖之所想编著成书,添进藏书当中,以为后世所传。”

张鲁听得,暗叹了一口气,如今他们乃是鱼肉,能保住性命已经甚好了。张鲁不敢违逆张绣的意思,拜谢道:“谢大司马。”

张绣点了点头,对张卫说道:“原来公祺先生的部将杨昂以及杨柏未归,本将命汝到剑阁将二人劝还。”

对待张卫,张绣可没有这么客气。张卫见得其兄已经降了,只得点头道:“诺。”

之后张绣又对阎圃说道:“先生熟悉汉中民政,可愿协助本将治理汉中。”

阎圃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辞尔。”

张绣笑道:“如此今夜本将设宴,为公祺先生压惊。”

……

第二日一早,张鲁就在太史慈以及一众士卒的“保护”之下乘小车前往南阳郡,张绣又写了一封书信,让赵云调一万精锐交给太史慈,让其领进汉中。另外又吩咐徐晃在上庸征兵一万,整训成功,汉中一战张绣损失亦是不少,新训练的步卒伤亡五千,精锐骑兵于剑阁之前伤亡八千。之后张绣又写了张调令,让张既火速来汉中,接手汉中政务。

而现在汉中的政务,则由张绣以及李儒安排,阎圃执行。由于汉中最大的世家杨家可谓被灭了,只剩下杨柏以及杨任这两人,汉中只剩余一些小世家,故此世家对张绣按照南阳郡那一套在汉中施政阻力不大。

而杨任则是在闻得家中惊变之后,决定不再从军,而是准备去重整杨家。张绣闻得之后,便发回了一些被张任抄出现在落入张绣手中的杨家家资,当然张绣是以被张任夺走为由只发还了一些够杨任生活用度。张绣却是不想这些大世家能够重振,威胁到他的统治,故此对杨家可谓尽力打压。

张卫则在张鲁走后,和张辽前往支援剑阁的五千大军同行。当到得剑阁之后,徐荣和黄忠一同出来接住,两人见到随行的张卫,黄忠却是将杨昂的情况说了出来,并带张卫到了剑阁附近山上立下的杨昂墓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