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四百年后的那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样,林靖文要彻底废弃女直习俗,彻底摧毁原本就没多少的女直文明,让女直人彻底汉化。你要保留本族传统可以,你去死,想活命就得学汉字说汉语着汉服。

耶律山奇儿再次挥起屠刀,南起混同江,北至室韦,东抵大海,各部女直都被如狼似虎的明军踢开大门,一句话:剃掉辫子,不从则死!阿里眉女直、东海女直、长白山部、鸭绿江部、屋惹人、鼻骨德人,所有女直人聚居的地方都有明军的身影,明军穷搜天下,务要让整个女直种族归于汉化。

吴煦在收到消息之后也带着一批传教士去了北方,于是明军又多了一条命令:凡女直人皆放弃萨满教,须改宗信奉新教,不从者死。

这场勒令女直人归化的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年有余,到秦元1348年下,白山黑水之间整整四千里山河,数十万生女直生还者仅十之二三而已,其余的要么跟金国沾上边,要么不想剃去辫子,要么不想改宗新教,这些人都倒在了明军的屠刀之下,还有一些不想归化又无力反抗的人遁入深山…………天知道,这个时代的东北可是不折不扣的苦寒之地。遁入深山,说是逃生,可没有粮食没有工具的话只能是等死,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明军血淋淋地屠刀让诸国震惊。古代是没有人权的时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些国家的皇帝都是动辄杀人之辈,他们自己下令杀的人绝对不少,但也没明军这么个杀法…………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人,一个种族,就这么几乎被灭绝了。

扶桑畏惧。日本国王亲自押送大批贡品进献给大明天子,叩首以示臣服,其国门更是大开,明人在日本工作、学习、从商、游玩…………几乎不受限制。比在大明本土还舒坦。

朝鲜大恐,国王李资谦不但送上大批贡品。还让太子入大明为质。这还不放心,最后还割了北方数十里土地以示恭敬,仁州也不是“租借”的了,朝鲜君臣一商议,仁州变成了大明朝的“合法领土”。

辽国震惊,耶律延禧也不再叫嚣什么收复兴中府之类的屁话,现在他开口闭口就是当年缔结地《唐、辽互不攻伐和约》,暗地里却是数十万辽军云集大定府。这才有了点安全感。

而宋朝相对就没什么过激反应。虽然那些狗屁儒生叫嚣着“明君嗜杀成性。是个暴君”之类的,但明、宋毕竟是姻亲之盟。赵佶还是很放心的,还约束中原地那些儒生:不要太放肆了,明君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你骂的凶了自己找死可别怪朝廷。

连边远的夏国都不远千里遣使修好。

顺化王三部女直更直接,三部首领不管是畏惧也好臣服也罢,纷纷上书请求内附…………就如同回跋部女直那样。

象回跋部那样是不可能地。“回跋部倾举族之力为大明征战四方,于国有大功勋。”所以,林靖文亲自下令:耶律山奇儿仍为回跋部首领,回跋部内政自理,而军权收归朝廷。为表彰回跋部的功绩,林靖文还在鸭渌府水草丰美地地方给划了三百里地。

一句话,回跋部对大明朝是有功地,而且是大功,你们三部女直凭什么跟他们一样?

林靖文接受了三部女直的内附,却将三部拆散,部民迁居辽东、辽西各州县与汉人混居,至于那三个首领则给了个爵位恩养起来。

这场战争是弓骑第一次作为独立兵种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中没有别的兵种参与,只有弓骑,这也是汉人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弓骑。

这场战争有效的验证了弓骑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千里奔袭,若是用步兵奔袭千里,别说“袭”了,光一个“奔”就能把人给奔死,一个日夜跑上不止一千里地,跑到后还马上发起战斗,换作其它任何一个兵种都不可能办到。步兵不用说了,甲骑想都别想,车兵倒是勉强可以做到,但大规模的车兵出动一次耗费太大,难以作为常规战术,而且光独立地车兵而没有步兵跟随地话是很危险的,不用考虑。其实还有骑马步兵也可以奔袭千里,但步兵就是步兵,虽然是骑了马地步兵,但毕竟于骑术上不专业,跑了一千里地之后即使是骑马步兵也难以维持,无法立刻参加战斗。

以前枢密院的参谋将军们总是听林靖文说弓骑如何如何的好,什么千里奔袭呀,大迂回呀,分进合击呀,种种战术光听着就很吸引人,这次却是实际操作了一次,大明的将军参谋们也真正认识到了弓骑是多么恐怖。一千里地一个日夜就跑完了,中间还隔了不少的城池,这样一算,即使有几千里的国土也不够弓骑几天跑的,那还有哪个地方算得上是后方?

这正是林靖文特意留给枢密院思考的问题,总有一天大明会出兵大漠,那里的蒙古人可都是天生的弓骑,大明迟早会面临着大规模弓骑的进攻,而且这一天就快要临近了。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十二章 联宋灭辽

战争结束了,金国是灭亡了,大明也足足增加了一倍还多的土地,可这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在是没几个人,往往走上几十上百里都不一定能看到人烟,用地广人稀都不足以形容。

人总是向往繁华的地方。大明本来就是人丁不旺,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只有不到千万的人口…………辽阳尹和辽东府还好一点,毕竟是大明朝的统治中心,人口多少稠密一些,而辽西府、鸭渌府、兴中府、安东府等府县除了一些大的城镇,别的地方根本见不到几个人………至于那些移民,他们肯定是往繁华的城市跑的。

不过虽然人丁稀少,虽然北方更苦寒一些,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朝廷新占领的土地的。大明百姓都是半耕半牧,甚至纯粹放牧的人都不少,反而是以纯粹耕作为生的人不多。放牧需要什么?最基本的,草场,放牧需要大片的草场,越大越好,虽然小场地也可以养马,但那样养出来的只能是驽马,用来拉车可以,做战马却是不够格。辽东辽西虽然地广人稀,但牧民们自然是希望自家的草场越大越好,北方新占领的土地那叫一个便宜啊,买上一千亩地也用不了几个钱,而且越是苦寒越是出良马啊!

于是乎,本来就人烟稀少的辽东辽西又往北迁徙了不少人。林靖文非常头疼,新占领的土地是需要人口去镇守,但大明本土也需要人啊,就这么千万人口,这里分一点那里分一点,结果每个地方都分没到多少。南方的夷州府和美岸州倒是有两三百万人,但那些人都是南方人。南人不耐苦寒,迁徙百万南人到滴水成冰的东北来,鬼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至少,在那些南人适应东北的苦寒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就不用指望他们能做什么事了。

他头疼,不过有人比他更头疼。

战后不到两个月,三更半夜的,王散紧急求见。这个一惯注重君臣之仪地家伙这次却只是匆匆一揖就道:“陛下,东厂派在大定府细作八百里加急传信,辽帝耶律延禧已经向大漠借兵了。”

“向大漠借兵?”林靖文差点没呛死。这可能吗?

要知道,大漠之上的那些达达人(元朝史官修《辽史》的时候避蒙古人的讳,称辽金时期的鞑靼人为阻卜人,《宋史》称达达)可不是什么善茬。自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的时候起那些野蛮人就没真正臣服过,这一百多年来对辽国是时降时叛。隔个几年双方就得打上一场。不过也幸亏达达人和东北的那些女直人跟契丹人不对头。让契丹难以全力南侵,不然宋朝很难说能撑到现在。

若是辽国面临灭国之危,唇亡齿寒之下,林靖文相信那些野蛮人会借点兵马给耶律延禧,就如历史上金灭辽的时候阴山阻卜就借了几千骑,但是现在?现在辽国虽然倾覆在即,但大定府可是云集了超过三十万大军呢,貌似强大啊。阻卜人会借兵给自己一惯看不顺眼地耶律延禧吗?

林靖文也坐不住了。若是真的,以达达人的战斗力。跟明军对上,结果还真地不好说,至少明军损失惨重那是肯定的。“详细说说。”

王散竹筒倒豆子般一口气说出来。

原来,耶律延禧实在是被明军弓骑给吓住了。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出身,他们对弓骑的了解远比其它国家的君主更为深刻。耶律延禧知道,就凭大明那三十万羽林弓骑,别看他地大定府也云集了三十万大军,但他自己心里明白,那不过是仗着人多图个心理安慰而已,真正打起来是一点都靠不住的,怎么办?百般思索之下,耶律延禧就想到了那些时反时降地阻卜人,再与诸文武一商议,一条祸水别引地计策就诞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