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巨宦-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外围的海商、海盗友军,其兵力也绝不可能控制整个马尼拉湾。当初连新加坡那样一座小岛葡萄牙人也没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控制,更别说比葡萄牙面积还大的吕宋岛了。对索萨来说,他能做到的就是进行战略点的突破,然后以一点来辐射全面,进而控制全岛——这也正是索萨的战略打算。

所以一入马尼拉湾,索萨就直扑哲河港口——相对于马尼拉湾内其它陌生的港湾,哲河这个目标无疑是明确的,而且它又是整个吕宋的首府以及大明在南洋最重要的据点,只要占据了哲河,中国人的在南洋的组织便将宣告瓦解!

如果索萨遇到的不是胡宗宪,那么他的这个战术也是很对头的。

胜利在向自己招手啊——索萨在抵达哲河之前这样想,可当他抵达之后他就整个人懵了!

哲河港不见了!

或者说。胡宗宪自己把哲河港封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土垒以半圆形圈住了沿岸地土地,于是哲河港原来的码头,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地方:一面靠大海,却已经丧失了靠岸的设施;三面向陆地,却被一道如同城墙般的土垒围了起来。葡萄牙人要是想上岸攻取哲河港的市中心的话,就要先用小船登岸。放弃他们的战船优势,然后靠步兵仰面去攻打那条有上万士兵守备着地土垒。

索萨又不是一个疯子。他当然不愿意这么做——码头之上、土垒之下的那个地方,根本就是一个陷阱嘛!

“这算什么!”索萨懵然地叫了起来,对于中国人地这种“愚蠢”,他是完全无法理解!

一般来说,像地中海沿岸的这些商业国家,其战争思维是很受商业利益指挥的,国家之间之所以要挑起战争。为的是商业利益,海上商业利益立足于商业航道,商业航道又必是由一个个的商业海港组成,所以战争是手段,而目的是夺取海港——这一点索萨心里是很明晰的!

可胡宗宪根本就不按理出牌嘛!现在仗都还没打呢,他居然就把大明在南洋最重要地海港给堵死了!

这不是还没打仗就先自立于已败之地吗?

可为什么索萨又觉得自己没有取得胜利呢?

这时候,胡宗宪正优哉游哉地躲在土垒后面,和张居正讨论茶和咖啡哪个更好的问题。

这道土垒的后面。有大明在吕宋最精锐的部队蓄势待发,也有着许多因为哲河封港而叫苦连天的商人,这些商人和索萨一样,难以理解胡宗宪的这种行为,但胡宗宪却不将这种“不理解”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作为有着更大的战略目地在支撑着——让开海派在庙堂斗争中取得胜利。这是第一位的;达成大明在南海地区的国家利益,这是第二位要考虑的事情;至于商人们的生计,社会一时的经济损失,胡宗宪认为为了国家地大局都是排在很后面的事情了,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叫党派为贵,社稷次之,小民为轻——像索萨这样的脑袋,怎么可能理解得了这么深奥的国略问题呢!

当初李彦直开发吕宋的策略,并非沿着马尼拉湾沿岸遍地开发商港,而是以哲河港为立足点。顺哲河水系而上。遍地开花地经营农村,所以这时吕宋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与手工业腹地。哲河的开放会为这个地区的经济注入活力,可哲河就算封个一年半载,胡宗宪他们也饿不死,只是会有许多商铺为国家利益而被征用、许多商人因此而破产“罢了”。

陆战部队就在胡宗宪身边,而海战船只则被收藏在马尼拉湾其它的几个天然港湾里。

马尼拉湾是大明的地盘,胡宗宪是主,索萨是客,所谓客随主便,胡宗宪这种关上大门在后院种地地“战略”看起来笨得离谱,但索萨偏偏就奈何不了他!索萨想邀胡宗宪到海上决战,可胡宗宪不干——尽管他手里其实有一支不弱地海军。

“番夷要马尼拉湾,那我就给他。”

将近两万五千人的舰队在马尼拉湾驰骋纵横,看起来威风八面,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其中地苦处——他们是威风,可是他们没有根!在马尼拉湾沿岸,他们找不到足够的补给,清水还可以解决,但粮食却必须依赖遥远的婆罗甚至新加坡。

还在婆罗时,索萨为自己能够率领人数这么多的军队而洋洋得意,现在一涉及到补给问题,他就恨不得他的部下只剩下几千人,让那两万多外围部队全部去死!

就这么在马尼拉湾游弋了七八天,还是没找到中国人的船队,这时索萨受不了了,他派遣部队试图登岸,土垒上面的中国军人望见,高兴得狂欢大笑:“哈哈!番鬼来送死了!”

“忍住啊,忍住!”百户叮嘱他的手下:“让他们再上来多一点啊!哎哟,这手都痒痒了多久了!”

葡萄牙人利用小船登岸。列了五个百人队列,等到他们要把火炮也运上来时,负责守卫这道土垒的指挥使下令了:“开炮!”

这道土垒圈住多少土地,土垒后面在什么地方安放火炮,那都是经过精心计算地,就是要刚刚好能打到上岸的部队!

“轰隆隆——”

血肉模糊,有如遍地开花。散架的大炮。被丢弃的鸟铳,就像一堆垃圾一样委顿在海滩上。也有一些冒险冲近了的步兵,他们躲过了大炮的轰炸,却躲不开第二轮的火枪扫射,最后几个幸运儿中地幸运儿,非常有幸地跑到土垒底下,然后他们就发现自己其实是最不幸的——城头地大明官兵正拿着倭刀,笑嘻嘻地等着他们呢。

爬上去。被倭刀砍死,跑回去,被鸟铳射死,或者侥幸跑到沙滩,但却要被大炮轰死。

怎么死是一个难以取决的问题,而肯定得死则不是一个问题!

索萨的第一次试探性攻击就这么有如阳痿般结束了,事后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愚蠢,然后他就修改了战术。要从这道土垒之外的地方登陆。

但事后证明,只要是涉及“陆”字,欧洲人就不该来和中国人较劲。这时大明迁徙到吕宋岛上的移民已有将近二十万人,加上已经归附的本地土着,人口已达四十多万,詹毅在吕宋实行的是改良过地保甲制度。胡宗宪除了能调动正规军之外,在战时可以调动几万人投入后勤和战斗辅助——中国型政治体制对民力进行强制性调动的能力,以及进行强制性调动所费成本之小,都非欧洲型政治体制所能想象。

在索萨到来之前,胡宗宪就已经发动民兵与土着,沿着马尼拉湾设立了两百四十五个了望点,每个了望点设置了二十到五十名了望手和守卫民兵,此外还有约三千人作为信息传递队伍。索萨在满剌加费尽了力气,才拉起一支不到一万人的队伍,而胡宗宪一声令下。就能发动上万人来作为他的耳目。无论索萨想从哪里登陆。都难以逃过这个人海监视网络。

索萨第二次的尝试性攻击,是派遣一支约两千人的步兵从离哲河三十里的地方登陆。可他们才上岸就被发现了。

这里离哲河已近,有一个因“坚壁清海”战略而废弃的村子,葡萄牙步兵在这里找到了一些清水和一点开始腐烂地食物,然后向东北挺进。

这座村子和哲河港城之间有一条泥沙铺成的马路——在这个时代的南洋,这算是很不错的基础设施了,马路的两边都还是丛林,而丛林里头又有由本地人踩出来的小路。人生地不熟地葡萄牙人到了这里,走小路是不敢的,他们能走的只有那条马路。而且为了防范袭击,他们前进的速度也很慢。

这群步兵都不是瞎子,但他们组成的这支军队却像一支盲军队,而拥有人海监视网络的胡宗宪,在纵观整个吕宋岛时,就像看着自己的手掌,葡萄牙步兵正在行进的那条马路,就像他的一条指纹。

“就在这个地方,”胡宗宪指着“指纹”的中段,对张居正和吕宋地地方行政长官詹毅说:“开打!”

“那为什么不在这个地方呢?”詹毅指地是佛郎机人登陆的地方。这时候张居正却没有说话,具体怎么指挥打仗并不是他擅长地事情,对他来说这样的事情也太小太具体了。

“呵呵,有道理。”胡宗宪说。

在他口中,这只是一句话,但他的话一落地,就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从小路迅速绕到葡萄牙步兵的后方,在那里,葡萄牙人只有二十名士兵留守,大明官军便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攻占。

“砰砰——”

正在行军的葡萄牙步兵听到背后枪响,马上停住了脚步。

哲河港城就在前面,前面肯定是有敌人的。

背后又有枪声,那么背后也有敌人!

腹背受敌啊!这时候该前进,还是后退?

胡宗宪没有给葡萄牙人考虑的时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